編者按:
前段時間,筆者團隊受邀為陜西省小額貸款公司進行了民法典線上培訓。培訓結束后,與一些小貸公司進行了實地面對面的交流,更加充分了解了目前小貸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
結合近期重新梳理的小貸公司管理辦法、指導意見、財政稅收政策等,歸納了小貸公司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困擾,結合過往服務小貸公司客戶的經驗。律途團隊撰寫了《小額貸款行業風險防控與商業模式創新白皮書》(本文內容節選于該手冊中),特此分享出來,以期為小貸行業從業者提供不同視角思路。
一、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現狀如何?
小額貸款公司憑借分散、快捷、靈活等優勢快速發展,在解決城鄉低收入群體、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融資困難問題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然而,由于宏觀監管政策趨嚴、政策支持缺位、融資渠道受限、資金清收困難等因素,自2017年起,小額貸款公司數量與貸款余額逐年下降。
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已銳減至7797家,貸款余額降至9241億元。
2020 年初,疫情&34;再次重創消費金融行業,出現資金&34;。
據新浪財經發布的關于疫情對消費金融項目影 響數據顯示,相比以往正常時期,2020年春節期間D0(還款到期日) 逾期率最高增長5倍,平均3.4倍,而2019年同期,春節期間D0逾期率最高增長2.3倍,平均1.5倍,持續7天后即恢復正常。
消費金融的困境也正是整個金融行業面臨的難題,小額貸款公司也難逃此劫。
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遇到了什么困境?
小額貸款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憑借分散、快捷、靈活等優勢快速發展,在解決城鄉低收入群體、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融資困難問題上發揮著積極作用。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也遇到了許多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大方面:
1.宏觀監管趨嚴,行業體量銳減
由于法律性質界定不清、監管主體不統一、缺乏健全的法律監管體系等原因,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外部監管環境日趨險峻,加之小額貸款公司內部業務風控體系不健全,大量債權無法變現,容易陷入司法討債的泥潭,經營現狀日漸慘淡。
近期,河南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執行裁定書,法院認為,申請執行人某小額貸款公司違法從事發放貸款業務,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依法駁回該小額貸款公司的執行申請。
宏觀監管的高壓,市場經濟下行,抑制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導致行業體量不斷下降。
2.法律定位不清,政策支持缺位
根據銀保監會及人民銀行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并沒有納入金融機構,而是列為民間借貸單位,但要受到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監管,同時也無法享受金融機構優惠扶持。這意味著小額貸款公司無法獲得“金融機構”的名分,卻要適用銀行監管的監管標準。“非金融機構”讓小額貸款公司面臨三重政策缺位:
雖然從事貸款業務,卻無法享受金融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
雖然國家層面提出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但至今未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因此該政策并未貫徹落實;
由于不屬于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即使可從銀行獲得融資,仍不能享受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優惠。
3.融資渠道受限,資金獲得困難
事實上,絕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資金都來自股東出資,這就意味著必然會受到股東資本實力、投資意愿、持股比例變化、控制權改變、新老股東間合作等問題的影響。
債權融資方面,小額貸款公司一方面受“只能向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且融資金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的制度限制,融資難且融資成本高;
另一方面,受發債主體的成立時間、信用等級、發債額度等方面的限制,發債的成功率大大降低;此外,正如上文所述,小額貸款公司沒有取得金融機構的身份,無法參與銀行間同業拆借,同業拆借范圍通常被限定在同一區域的小額貸款公司之間,嚴重制約拆借效率。
作為小額貸款公司,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資金獲取十分困難。
4.項目良莠不齊,用資風險較大
作為小額貸款公司,資金能否投出,能否投入好的項目,都直接關系著資金安全。前者的風險是損失資金利息,而后者則可能損失整個本金。
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聚焦于個人貸款市場,少部分瞄準公司貸款市場,而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租賃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均在搶占個人貸款市場。
在激烈的競爭下,小額貸款公司不下一番功夫,很難遇到優質的客戶及優質項目,大多數只能獲取次級客戶,同時又需要用高利率來做風險補償,加之風控體系不健全,后期處置機制不完善,導致逾期率一路走高,資金運用的風險不容小覷。
5.財產線索隱藏,資金清收困難

小額貸款公司歷盡千辛萬苦取得法院的一紙勝訴判決,本以為債權清收在望,卻發現被執行人早在執行程序啟動前,就已經將資產轉移得一干二凈,如何查找到可供執行的財產,成為了實現清收的關鍵點。
近一兩年來,盡管法院不斷加強執行力度,但被執行人也在絞盡腦汁鉆各種法律空子,試圖隱匿財產線索,逃避履行責任。被執行人一旦采取轉移、隱匿財產等方式故意規避執行,法院也很難通過一般程序性的查詢手段發現被執行人財產,特別是被隱蔽的財產線索。
執行難,就難在“財產難找、人難尋、執行力量單薄”,各地執行法院面向社會重金懸賞征集老賴財產線索,也足以看出執行之難、債權人與法院之無奈。想辦法從公開、合法的途徑查找到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的重擔,最終還是落到了小額貸款公司自己的肩上。
6.司法清收周期長,難度大
項目逾期后,小額貸款公司進入清收階段。在使用電話催收、上門催收等非自力救濟手段清收無果后,小額貸款公司會通過訴訟執行的方式,在司法程序中完成清收,但司法清收也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清收效率低,周期長,通過司法程序進行清收至少要經過訴訟程序與執行程序,順利進入執行程序并將財產變現少則需要半年,多則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清收周期較長;
(2)瑕疵財產變現困難,債務人的財產通常會存在多道抵押或查封,在執行程序中快速變現的阻力較大;
(3)抵押財產價值貶損,執行過程中受市場因素等影響較大,經常會出現實際價值低于預估價值的情形,進而影響到小額貸款公司的利益。
三、小額貸款公司創新發展方案
如上文所述,小額貸款公司在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拓寬融資渠道,獲取更多資金投入,在融資困難的大背景下,誰率先獲得資金注入,誰就贏得了主動權。
1.小額貸款公司融資路徑
小額貸款公司股東或控股公司向授信銀行提供擔保,小額貸款公司取得授信額度后,授信銀行直接向客戶發放貸款,小額貸款公司提供融資服務。
應付款保函類似銀行承兌匯票,兼融資功能和結算功能的付款憑證。通過應付款保函,小額貸款公司將原本屬于表內信貸業務的額度,憑借自身信用轉到表外解決客戶融資問題。
小額貸款公司與投資者共同向銀行申請委托貸款,投資者委托銀行將貸款發放給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收益權產品為典型代表,指小額貸款公司將自身優質資產打包,依靠未來穩定的收入現金流,向投資者轉讓其收益權的一種資產證券化樣板模式,如小額貸款ABS產品。
2.小額貸款公司清收思路
傳統不良資產清收訴訟追償,存在著以下風險點:
借款人、擔保人惡意逃避債務,與他人惡意串通、制造假官司、假查封、假掛失等虛假訴訟拖延債權或轉移債權。懸空債權,利用破產否定優先權,使擔保債權淪為普通債權或隔離優良資產。
不當訴訟,未充分運用實現擔保物權和支付令等有效非訴手段,證據不足盲目起訴,證據不足或證據不完善。喪失首封處置權的風險,喪失抵押物優先處置權。
擔保人、擔保物脫保風險,擔保人不具備擔保資格或權限,擔保行為違法、擔保物為禁止流通物,擔保期間屆滿或發生免除保證責任事由。
訴訟時效時效內不行使權利,喪失訴訟時效,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催收環節存在違法催收風險,清收人員采用暴力、脅迫、恐嚇、辱罵等不當行為。催收記錄缺乏法律效力,催收通知書、催繳函的形式、內容、送達方式不符合規定。委托第三方催收的外包風險,第三方分包、轉包或變相轉包,觸發外包風險。
相比于傳統的清收方式,創新清收方式及主要優勢如下:
創新清收方式及主要優勢
作為滲透實體經濟的金融“毛細血管”,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牽動著各方神經。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小貸行業步入調整期,部分小貸公司面臨種種困難,小貸公司機構數量、貸款余額均出現“雙降”。
小額貸款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回歸商業本源,在產業和金融業結合、脫虛向實的政策背景下,充分發揮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及賦能作用,則有希望迅速成為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的不可缺失一環。
隨著現有參與者及新入局者逐漸滲透市場,互聯網、大數據科技的成熟,未來小貸行業在產融深度結合、供應鏈金融發展領域定將百花齊放!
四、結語
回顧十五年的小貸發展史,不難看出,即使在快速增長期,也會出現發展遲滯、步履艱難的企業;同樣,即使步入調整期,也會有小貸公司逆勢而上、快速發展。除了綜合管理水平和團隊因素外,最大的差別在于創新能力和發展意識。
創新是小貸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渠道創新等。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是以不變應萬變還是尋找突破和改變的機會,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于《小額貸款行業風險防控與商業模式創新白皮書》手冊,手冊內容涵蓋小貸公司實務中會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法律合規支持、創新商業模式、以及近年來小額貸款公司涉及訴訟問題的司法大數據報告,幫助大家快速厘清業務風險。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