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被深交所狠批過的上市公司,連帶著董事長、董秘、財務負責人一起遭批。“騙局”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除,銀河生物竟又要收購云南漢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麻生產產業鏈。銀河生物想借助大麻二酚的醫藥應用,重點打造出生物醫藥產業,以此來助力業績大幅度增幅。So amazing!”
銀河生物作為一家多元化經營的上市公司,自2014年起,公司決定以生物技術為核心,進而轉型醫療服務業,75億定增案正是為此準備的。2015年11月18日,銀河生物首度發布2015年度非公開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5.51億元。此后,該定增方案歷經董事會4次審議修改。今年2月24日,銀河生物發布公告,擬將之前的定增計劃募資規模下調至18.61億元,較之前縮水超過7成。
這樣的答案自然不能說服投資者,一時間“銀河生物是騙子公司”的言論甚囂塵上。坊間一直說是股東們想靠超高股價從而靠定增賺的盆滿缽盈。這種傳說不知是真是假,可是銀河生物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風險指數高卻是真的。
2016年營業收入雖然從8.32億攀升到12.05億,但是毛利潤卻增加無幾,只增加了不到0.9億元。歸屬凈利潤更是從2015年的1.03億元萎縮到1287萬元,減少了近90%。資產收益率更是從6.03%跌到0.64%。每股收益從2015年的0.1025跌到0.0117,同比減少88.595。如此巨大的跌幅,不由得為股東們捏了一把汗。
原先以器械生產為主的銀河生物,2017年的年報顯示,輸配電級控制設備制造2016年營收為8.19億元,同比增長90.93%,且毛利率只為18.43%。而醫藥生物產品2016年營收雖只有7293萬元,但是同比增長147.06%,毛利率為35.62%,超越主營業務的增長速度。從2016年報數據不難看出,銀河生物的生物醫療業務確實增長很快。
大跌的年報數據以及逆增長的醫藥生物,逼得公司管理層不該也得改,也許就在那時堅定了銀河生物走向醫藥生物的征程。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15日公司名稱就由“北海銀河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海銀河生物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并通過投資設立或投資等方式取得了多家生物醫藥類的子公司,以此提升在生物醫藥行業的業務能力。歷經了近20天的停牌后,銀河生物5月9日復牌。

銀河生物5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擬通過股權受讓和增資方式,實現對漢麻集團全資子公司漢素生物的投資。漢麻集團承諾,漢素生物2017-2019年凈利分別不低于5000萬、6250萬、7800萬,漢素生物90%股權轉讓對價暫定9億元。銀河生物股票5月9日復牌。
漢素生物為何公司?漢素生物擁有中國內資目前唯一一張從大麻中提取“CBD(大麻二酚)”牌照,已建成國內首個GMP標準的工業大麻生物萃取分離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CBD萃取工廠。該公司正與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解放軍某部聯合進行國家1.1類鎮痛軍特藥的臨床前研究。也就是說,它是個大麻產業鏈集團。工業大麻現在已成為現代生物制藥的中藥產業方向,在醫療、能源、環保、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漢素生物的制藥方向也是軍民融合的典范,比如炮火恐慌癥、大麻蛋白代血漿等科技成果都將提升我國國防水平和能力。
潛伏已久的銀河生物,終于決定玩一票大的。且不說法律上對于上市公司經營大麻萃取管不管制,單單這么一個猛料,就足以讓銀河生物上天。5月9日,銀河生物復牌,除了剛開始股價跳水,其后股價一直上漲,直到午后銀河生物成功封到了漲停板。墻頭草,兩邊倒。之前說銀河生物是騙局,現在銀河生物剛剛漲停又連連說它的價值嚴重被低估。
銀河生物真的是被玩壞了的股票。這一次想徹底逆襲,改變2017年的財報收益。銀河生物還透露,公司將與漢義生物成立合資公司,集中雙方資源加快研發和生產 CBD(大麻二酚)抗抑郁藥物、CBD 癌癥鎮痛藥物及工業大麻花葉提取物日化系列產品。想要把大麻來治療抑郁癥,這真的十分新奇。且不說,最后這個想法能不能真正落地,但是這個理念會真的吸引到一票人。
此次增發,銀河生物正是希望通過合作,推動工業大麻生物萃取分離技術的發展,加快公司在工業大麻的醫療健康等領域應用的研發、生產進程,拓寬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并拯救這個公司日漸難看的財務報表。不知膽大的銀河生物,是否真的能成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