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等不到的奇跡
快速瀏覽一下這些公司的退市原因:
*ST斯太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今年3月31日,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ST斯太2014年至2016年度報告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這也導致公司2015年至2019年任意連續4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觸及深交所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自2020年7月6日起暫停上市,且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后的首個年度報告,又觸及深交所規定的財務類終止上市情形。
天翔環境因恢復上市申請被拒絕:與前兩家公司不同,天翔環境因恢復上市申請不予受理觸發退市。
從經營情況看,天翔環境相對較好,法院已裁定批準了公司的重整計劃(草案),并終止重整程序。5月6日晚間,天翔環境披露更新后的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28.16萬元。根據2020年審計結果,公司初步判斷符合申請恢復上市的相關要求,并向深交所提交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申請材料。
但針對天翔環境的恢復上市申請,深交所認為天翔環境提交的恢復上市申請文件,不符合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深交所作出“不予受理”天翔環境恢復上市申請的決定。6月2日,深交所決定天翔環境股票終止上市。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已經累計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僅在5月25日晚間,A股退市公司就增加了4家,其中滬市3家(*ST鵬起、ST澄海、*ST信威),深市1家(ST歐浦)。此外,還有40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6家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02.韭菜的辛酸淚
這次退市的三家公司最終也沒有等到他們所期盼的奇跡,令人唏噓的是這3家公司共有10.08萬戶股東。
眾所周知,帶上了ST的帽子就等于貼上了“垃圾股”的標簽。就是這樣名言可見的垃圾股,怎么還會有十萬人栽在上面呢?
這么說吧,除了企業從二級市場大量買入的兼并行為以外。大部分陪伴ST游走在生死邊緣的股民都是抱著低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心態在做的。
低投入: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股價低,持股所需的資金要求自然就不高;
高風險:上市公司被戴ST帽,本質上是監管層要求上市公司整改的提示,整改成功或是重組或是被收購,股票業績有好轉就可能摘帽,股價就有回升的可能。但是還有可能就是公司被終止上市,就像我們上面看到的那三家公司一樣,而這10.08萬股民所面臨的就是:卡還在,錢沒了!
高收益:由于投入不高,所以持有的ST股一旦被摘帽,走上正軌,的確會有非常客觀的收益比率。說白了,更多股民在ST的世界里還是更多在祈禱有一天可以翻身農奴把歌唱。
到底ST股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呢?
03.退市新規了解一下
如果想玩轉一樣東西,尤其是金融產品。首先就需要對于這個游戲的規則爛熟于心,其次就是對你的標的做充分的了解。

能否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標的有的時候真的是需要一些運氣的。
但是游戲規則就擺在那里,讀懂它也會起到如有神助的功效!
滬深交易所2020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退市相關業務規則,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首先,需要拿本本記下來的就是一條硬性指標:退市新規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 “1 元退市” 指標,同時新增“連續 20 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人民幣 3 億元”的市值指標。
新規其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于企業資金造假等違法行為的容忍程度:
A.將財務造假考察年限從3年減少為2年,造假金額合計數由10億元降至5億元,造假比例從100%降至50%,并新增營業收入造假指標。
B.明確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均應當扣除。
C.對于扣非凈利潤前后孰低者為負值的公司,應當在年報中披露營業收入扣除情況及扣除后的營業收入金額,會計師應當對此出具專項核查意見,以明確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
D.完善交易類退市指標過渡期安排,明確股票收盤價在新規施行前后連續低于1元且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按照原規則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E.科創板同步完善退市指標和程序,深交所統一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公司的交易類退市標準。
F.明確觸及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公司的相關主體,自相關行政處罰決定事先告知書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并摘牌前,不得減持公司股份。
04.總結
我們不能說ST股就一定是垃圾股,但是在ST股的投資中,投資者還是需要非常明確以下幾點:
1),新手盡量繞開ST股。原因很簡單,監管部門還沒弄清楚的公司,作為一個新手韭菜那里來的自信不被割;
2),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人盡量繞開ST股,就像我們上面說的ST股充分表現了大起大落,人生無常的真諦;
3),不可聽信內部消息。首先,消息到了你這里已經不算事內部消息了,其次,許多ST股都抱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使用欺騙手段向市場投放假消息,如果你沒有能力辨別消息的真假,可以一致選擇忽略;
4),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嘗試ST股呢?首先,你對于標的股所屬的行業及標的本身有所了解,并且標的股所屬行業是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且企業自身具有翻身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量選擇支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