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過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改善、政策密集落地、多地復工加快、暑期檔的悄然打開,上半年“遇冷”的國內電影市場也正迎來“重生”。
2022年以來行業相關政策
一方面,今年3月以來,央地相繼出臺政策,扶持電影業發展;另一方面,全國影院已超過八成復工。根據燈塔專業版,從6月24日開始到7月16日,全國營業影院總數也已連續23天破萬,營業率一直保持在8成以上。這為暑期檔的有序展開提供了先決條件。
基于一致復蘇的預期及持續的事實驗證,伴隨市場整體大反攻,一些上市頭部影企也逐步活躍起來,帶動影視板塊也迎來一輪持續的情緒上揚,并于近期呈加速勢頭。
已經打開的暑期檔,作為國內電影行業下半年的開局之戰,決定著今年的行業走向與行業信心能否重振,能否重燃希望?
實際上,今年暑期檔的熱度正隨著新片的陸續上映漸漸升溫。據燈塔專業版統計顯示,截至7月17日,2022年暑期檔累計票房已突破3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雖然不敵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但這一成績卻已基本追平去年同期。
不同的是,去年頭部新片缺位,今年暑期檔卻是潛在爆款不少。其中,走溫情路線的低成本國產劇情片《人生大事》成首部爆款。上映25天,連續20天霸榜單日票房冠軍,現累計票房已突破14億元,成為春節檔后首部破10億的影片,暫列全年影片票房榜第3名。
當前,單日票房緊隨其后的是由英皇出品,韋家輝執導,劉青云、蔡卓妍、林峰主演的香港犯罪懸疑片《神探大戰》,上映至今僅11天,累計票房已接近4億元,累計觀影人次達1043.5萬。
另外一部是由萬達電影出品、陳思誠執導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已定檔于7月15日上映,作為萬達“外太空三部曲”中的首部新作,其集結了黃渤、榮梓杉和范偉、姚晨等實力陣容,而奇幻喜劇的題材也將填補當下喜劇類電影的空白。
目前,電影市場正持續回暖,且多部優質影片也即將上線,今年暑期檔依然后勁十足,行業逐步走向復蘇有望,影企業績也將隨之改善,尤其是那些頻頻出現在高潛爆款影片背后的上市影企。

2022年暑期檔影片(含待映)
從目前已知的9部暑期檔作品來看,中影參與出品2部,光線參與出品2部,阿里影業及旗下淘票票影視、小宇宙影視共參與出品4部。
從影片的票房成績和市場想看期待來看,中國電影和阿里影業或成為今年暑期檔的主要受益者。中影出品的《人生大事》目前票房已經突破14億,另一部待映的《獨行月球》更被視為今年暑期檔的“王炸”,行業預測票房將超30億元。
阿里影業更是多點布局,喜劇方面主出品了《獨行月球》和《外太空的莫扎特》,可謂雙保險加身;近幾年重大檔期表現尤為突出的動畫賽道也沒落下,旗下浙江東陽小宇宙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上海追光影業打造了《新神榜:楊戩》,目前該片淘票票想看27.5萬,僅次于《獨行月球》的約47萬想看;劇情/家庭題材方面,作為聯合出品方,淘票票影視也是投中了《人生大事》。可見,阿里影業對于優質內容的捕捉早已熟稔。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阿里影業幾乎就沒有缺席過任何重要檔期的頭部影片,外界將這歸功于公司戰略抉擇得當以及內容發展有“術”。今年暑期檔,阿里影業依然活躍在諸多優秀影片背后,這不僅是對今年全年業績的一次有力的加持,也是其優質內容策略的再一次正面價值印證。
盡管持續近三年的疫情給影視業帶來空前嚴峻的挑戰,但阿里影業憑借戰略定力,聚焦“內容+科技”,并依托集團生態資源,逐漸走出行業困境,且已實現了自我“造血”,提振了行業與市場的信心。根據阿里影業公布的2021/22財年業績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收36.52億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1.54億元,實現首度扭虧。
經過戰略調整之后,阿里影業現已形成覆蓋內容、科技和IP衍生及商業化多元化的業務格局,其中內容作為其核心板塊,已涵蓋影劇綜全品類,尤其在電影方面,對熱點題材的把握和爆款的打造已游刃有余,展現出其對行業的話語權。另外,得益于多元化的業務格局,也令阿里影業的業績抗周期性能力變得更強。
在多部優質影片的加持下,今年暑期檔的預期表現應該不會差,大概率將為全年表現奠定有利的基調,并提振行業信心。而像中影、阿里影業這類對優質內容有一定把控力的穩健型上市企業,也有望獲得更為積極的業績表現,并對市場情緒持續修復形成支撐。
盡管宏觀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行業長期發展趨勢及方向仍不改,而疫情反倒會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洗牌、推動行業格局趨于集中,像阿里影業這樣的互聯網影企,憑借多元化和輕資產的布局,也將更具比較優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