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老百姓有多少存款呢?數據顯示,我國竟然有5.6億人的存款為0。這個其實并不難理解,一方面是生活成本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部分人的收入本來就不高,其中有6億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
那么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呢?就拿小孩上學費用來說吧,雖然我們國家有九年義務教育,省去了學雜費,但還是要交學雜費、校服費、書本費等各種費用,算下來每年需要2萬元左右,再加上高中和大學的費用,加起來一共至少需要50萬元,等到孩子長大之后,還要給他們買房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影響了存款,沒錯,就是房貸。根據《中國金融》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以全國3萬多個城鎮家庭為樣本的統計中,有超過75%的家庭都有房貸,甚至還出現了房貸是唯一負債的情況;也就是說在一個普通的城鎮家庭中,50萬房貸、10萬車貸已經算是很正常的情況了。
沒有房貸之前,每個月還能攢下4000元、5000元,算下來每年也有幾萬元了,可是等買完房之后,就真成“月光族”了,咱們按照總價150萬元計算,首付比例30%也就是45萬元,剩下的105萬元都需要貸款,房貸利率即便是按照沒有上調的4.65%計算,每個月的月供也會達到5400元,如果上調80個基點的話,月供也會增加到5928元。
每個月的月薪就算是10000元,除去房貸之后也就只剩下了4000多元,再除去伙食費1500元,交通費1000元,以及各種其他費用,例如停車費、物業費、采暖費等等,所以說即便是月薪達到了10000元,一旦有了房貸,每個月大概率會成為“月光族”。
根據統計,目前我國超過2億人身上有房貸,而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月光族”,可是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客觀情況下,怎么樣才能減少房貸壓力呢?于是,他們便把目光轉向了房貸利率,如果房貸利率能降低,那么月供自然就會減少,壓力自然也就減小了。
房貸利率要“下調”?新規下,從2021年起,有貸一族要開心了。
按照央行的規定,截止到2020年8月底,全國各大銀行要基本完成“固定利率”到“LPR利率”的轉變,現在已經到2020年1月下旬了,這項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了,而有貸一族卻要開心了,沒錯,LPR基準利率下調,意味著月供減少了。

2019年12月LPR基準利率為4.8%,而2020年12月LPR基準利率為4.65%,也就是說不論利率上調多少個基點,對于利率重定價日是每年1月1日的有貸一族來說,基準利率下調就意味著月供壓力減小。
那么下調15個基點,影響到底有多大呢?舉個例子,李女士通過貸款1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因為身上資金不足,所以就選擇等額本息方式,在2020年的時候,房貸利率是5%,每個月的月供就是5368元,等到了2021年初,因為降息,房貸利率下調到了4.85%,每個月的月供也隨之減少了92元。
當然,每個人的房貸本金是不同的、房貸利率也是不同的,月供減小的幅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貸款100萬元,如果此前的房貸利率是6.5%,那么每個月的月供就是6320元,因為降息就能減少100元。
可是如果房貸本金只有30萬元,即便是房貸利率同樣從6.5%減少0.15%,每個月的月供也只會減少30元;不過對于有貸一族來說,月供能減少總比不能減少要好,即便是每個月只能減少100元,算下來一年也有1200元,三十年就是36000元,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LPR本身就是浮動利率,也就是說會隨著市場情況而變動,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就認為:
未來LPR報價還有一定的下行空間,特別是在監管和資產收益的雙重壓力下,“緊貨幣”正在全面轉入“穩貨幣”階段,利率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基本關閉。
總的來說,相比較2019年的LPR來說,2020年LPR利率下調了基點,這也就意味著對于重定價日是每年1月1日的有貸一族來說,月供會減少,有貸一族開心也就能理解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