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賺錢手機不是華為、小米等知名品牌,而是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推薦閱讀>>>銷量超過華為、蘋果、小米,OPPO和vivo怎么就突然逆襲了?)
據IDC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OPPO、vivo兩兄弟在全球的累計出貨量甚至超過了蘋果,成為全球手機行業的又一巨頭!
出貨量大,利潤也高的驚人。有數據顯示,OV兄弟僅2015年一年就狂賣了2千多億,凈利潤超過200億!今年,累積銷量更是有可能達到1.5億部,而2017年,有可能兩者之和達到2億部,終端零售額超過3000億!
而這兩個手機品牌,同屬一個派系——步步高派系,也都有同一位創始人,他就是——段永平。
甩手掌柜
段永平,30歲出頭,打造了小霸王學習機、游戲機,將一家虧損200萬的小廠變成了年產10億的公司,成為了中國商業史上的傳奇。
隨后,段永平創立自己的公司,步步高。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開始了新的征程,也掀起了中國一個黑馬軍團的開始,成為復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的中國市場第一。后又在手機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選擇進入,創辦OPPO、vivo,成為行業巨頭。
但段永平卻在40歲壯年時期,選擇退居幕后,做起甩手掌柜,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后,決定殺進股市,做一名投資者。
結果,這順便做的投資比他通過實業掙的錢還多。(人生贏家.....)
段永平說,從做實業到做投資,他都是有運氣在的。但這只是因為幸運么?今天哥跟你聊聊,他是靠著什么批量打造超級公司,他還有著怎樣的投資智慧。
OPPO、vivo的幕后大佬
①后發制人!等別人趟雷后,再集中優勢兵力搶市場
他親手打造了“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等一個又一個品牌神話。他退隱前最后的杰作:OPPO和 vivo如今已是國產品牌中最賺錢的手機了。
55歲的段永平其實早已退居幕后,嫡系弟子們卻仍在跟小米、華為拼殺。
段永平轉型時,既不是最早進入,也不是市場最好時進入。甚至選擇在行業競爭激烈,強手如云時(智能手機),或是行業低谷,行業冷門候(步步高)時進入。每次的知難而進,從游戲機、VCD、到今天智能手機,他的成功永遠都信奉“后發制人”之道,他總說“欲速則不達”。
童年的“小霸王”
他說:“作為開路先鋒有時固然可以占得先機,但有時卻要承受巨大的阻力,當市場成熟起來,再尋找突破口。”集中兵力,從自己最具優勢的方面快速切入,再逐漸蠶食對手,這就是段永平的制勝之道。
②瘋狂砸錢做廣告,他是最具品牌戰略的企業家
20年前,段永平就是最清楚品牌價值的企業家。“小霸王”、“步步高”多次花重金買央視廣告,讓央視為其品牌背書。主打年輕人試產的OPPO、vivo不惜重金攻占各大衛視,聘請當紅辣子雞做代言。在品牌推廣上,段永平系運用媒體傳播堪稱典范。
1991年,段永平花了40萬在央視為小霸王打出第一條有獎銷售活動廣告。
1996年,段永平為步步高砸了8000萬天價,拿下了央視新聞聯播5秒廣告。
1999年、2000年,步步高連續兩年成為央視《天氣預報》的“標王”。
“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
精準的代言人與經典的廣告:成龍、李連杰,都曾被段永平情來代言。OPPP、vivo的代言人更是包攬了楊冪、李易峰、楊洋、TFboys、宋仲基等當紅大咖。
名人代言,找到最適合目標顧客的KOL,把廣告做到顧客眼前,才能產生最大效果。廣告的積累能讓品牌溢價,能讓市場、營銷事半功倍。
③42歲退休,他借錢給員工買自己股份
1995年,段永平在東莞創立步步高。最原始的創始團隊有6人,陳明永、沈煒、黃一禾等都是跟隨他離開怡華集團的元老。
2001年,步步高拆分股權,成立了三家相對獨立的公司。在董事長段永平的牽頭下,出資3000萬成立了OPPO品牌,陳明永成了OPPO的CEO。vivo則是步步高通信負責人沈煒2011年成立的品牌,這兩家公司既有共同的基因,又是競爭關系。
段永平拆分公司是為了“退休”做準備。2002年,他移居美國開始了“垂簾聽政”的生活。步步高草創時期,幾乎所有中高層都入了股。許多人沒有錢,段永平身子借錢給下屬來買股份。
他這種“杯酒送兵權”的做法甚至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老板不占太多股權,中高層和員工大量持股。他這種企業傳承的精神也傳遞給了OPPO、vivo。OV兄弟也很好的繼承了段永平企業管理的基因,逐漸進化成中國最賺錢的手機。
段永平最開始在步步高持股高達70%,不斷減持現在只有17%左右。他只占OPPO的不到10%的股權,持有vivo不到20%的股權。
OPPO和Vvivo的實際管理者陳明永和沈煒也只占自己公司股權的10%左右。
退休后,段永平不管經營,僅僅掛著董事長的名頭,扮演著“精神領袖”的角色。在美國過上優先日子的段永平,又不甘寂寞,成就了另一段神話。
段永平的投資智慧
?投資你真懂的公司

“不做不懂的東西” 一直是段永平的投資準則,這一點在他投資網易時就可以看出來。
在互聯網股災,網易年虧損近3000萬美元,股價跌至0.8美元,并且有可能被摘牌。壓力之下,丁磊找到段永平救急。
段永平回憶稱,當時的丁磊說網易要集中精力進軍網絡游戲。游戲產業是段永平的老本行啊,他深知這個市場的廣闊前景,在仔細考察后,決定出手。
把手里的200萬美金一水投了進去,隨后網易開始強勁反彈伴隨著業績的大幅增長,一路飆升,復權以后近100美元。但100多倍的利潤,段永平依然選擇繼續持有,帶來了1億美元的巨額收益。
在他看來:
無論何時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千萬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做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子,就是你只懂你懂的東西。
不懂不做風險就小,不懂就不碰。有很多東西不懂,好像沒什么辦法,但好像也不妨礙出成績。
很多的失敗經驗都是因為只看到了公司的表面,沒有真正了解就投了,然后就失敗了。
?集中投資、不要投機
段永平的投資非常集中,基本認定一個公司,就把手里的錢都投進去。這與大眾的觀點不打吻合,但他也有自己的解釋:
投資用的就應該是閑錢,這樣就不會擔心如果都賠了怎么才能再翻盤的問題。
所以,當投資的對象價值大于價格時,你出手,這不叫大膽,而是理性。
投資就是找到一個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錢投入進去。既然你認為最好,不把錢投到這樣的公司里,而把錢投到不好的公司里,在邏輯上就是錯亂的。
沒目標時錢在手里好過亂投虧錢。如果一有錢就亂投的話,早晚都會碰上個虧大錢的目標的。有合適的股票就買,沒有就閑著。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因此,在段永平選股時也是看中公司的價值,而不是投機著去投。
投機和投資很大區別就是:你是在動用大筆錢還是小筆錢;其二,當股價下跌時,投機和投資的態度正好相反,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往往很開心,因為還有機會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東西,而投機者想的是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趕緊走人。
而價值投資者追求的應是價值,與其是否熱門無關。所有真正好公司都有熱門的那一天。最關鍵是平常心去看一家公司到底價值何在,不要理市場的冷熱。
?什么樣的人適合投資?
段永平一直認為,投資沒有什么學歷、經歷的限制,只要明白自己買的是什么,就可以去做投資:
統計大概80-90%進入股市的人都是賠錢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話,賠錢的比例還要高些。這可能源于,許多人很想做投資的原因可能是認為投資的錢比較好賺,或來的比較快。以我個人的觀點,其實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資,只要你明白自己買的是什么,價值在哪里。
一個人是否了解一個公司能否賺錢,和他的學歷并沒有必然的關系。雖然學歷高的人一般學習的能力會強些,但學校并不教如何投資,因為真正懂投資的都很難在學校任教,不然投資大師就該是些教授了。
無論學歷高低,一個人總會懂些什么,而你懂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讓你發現機會。我自己抓住的機會也好像和學歷沒什么必然的聯系。
我說的“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投資”的意思是,我認為并沒有一個“只有‘某種人’才可以投資”的定義。
但適合投資的人的比例應該是很小的。可能是因為投資的原則太簡單,而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難的吧。
?怎么選擇一家公司?
1、企業文化
好的價值觀是好公司的必要條件。團隊是重要的,還要看你這個公司有沒有很好的文化,一個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文化。
2、如果有足夠多的錢的話是否會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買股票其實就是買企業,當你投資一家公司的時候,就要思考如果有足夠多的錢的話是否會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不過,段永平至今對中國內地股市投資還很謹慎。
在他眼里,中國股市的投資環境和運作機制還不夠完善,透明度還不夠高。段永平目前只在國內買了萬科,但是持有的股票也還是不到萬科總股本的1%。
做企業高調,做人低調。沒有人知道段永平賺了多少錢。在被詢問有多少財富時,段永平模糊給了個答案:我投資賺的錢比我做實業10年賺的錢要多。除了運作這些成功的品牌,段永平還是位出色慈善家。他先后給母校浙大和人大各捐款3000萬美元,創下了當時中國大學校友最大單筆捐贈紀錄。
用股權贏得員工的心,用產品贏得用戶的心,做投資被稱為“中國巴菲特”……作為OPPO和vivo的幕后老板,OV兄弟全面超越蘋果、華為、小米,他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