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兩周的驚濤駭浪到本周的風平浪靜,似乎激情瞬間消失。各類資金在震蕩中逐漸形成了一些統一的認識,比如豬肉、醫藥、地產、互聯網。當前的四大熱點是前兩年的“棄兒”,2022年注定是困難逆轉的一年。
本周指數平靜。從上兩周的驚濤駭浪到本周的風平浪靜,似乎激情瞬間消失。200點反彈后,分歧隨之而來。場外資金猶豫等待缺口甚至前期低點再次考驗,場內資金堅守局部板塊,撐起看似疲軟的市場,等待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此時,多空雙方似乎都退了一步,但看似平靜的湖面下,其實暗流涌動。打破這種平衡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外力。局部熱點能否升溫,能否得到各路資金的認可,將是未來市場的核心。
從目前a股的資金結構來看,不可能展開全面的行情。但與前兩個月相比,隨著這波行情的開市和收盤,各路資金正在震蕩中逐漸形成一些統一的認識,2022年行情的脈絡也逐漸清晰。往下看,幾條主線已經漸漸浮出水面。首先是全球高通脹下農副產品和商品的重估。無論是農業、豬肉、黃金還是有色金屬,都是對抗當前高通脹的無奈之舉;二是疫情反復,醫學檢測和生物疫苗都在期待特效藥的盡快出現。與此同時,醫藥板塊在經過多年的密集收官后,似乎正面臨黎明的拐點。第三是房地產的復蘇。對宏觀穩定增長的渴望是房地產政策最明顯的落地。雖然市場對房地產有著頑固的“傲慢與偏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當前的經濟困境;第四是隔壁港股互聯網。騰訊的年報伴隨著股價的調整不斷被質疑,但仔細看,還是能感受到這個龐然大物的韌性。這時候讓我想起了2013年的茅臺。塑化劑事件后,茅臺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被很多人“唾罵”,但只有有心人才能看到它低頭時驕傲的表情。

豬肉、醫藥、房地產、互聯網,目前的四大熱點都是前兩年的“棄兒”。2022年注定是困境反轉的一年。放下“傲慢與偏見”。30年后,時來運轉,投資就是周期和理性。
(作者是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