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宏觀經濟運行
貨幣政策主動應對
會議指出,關于宏觀經濟運行,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會議釋放出高層高度重視一季度經濟的信號,說明穩增長仍是當前的政策重心,貨幣政策需要主動作為。”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預計,貨幣政策有望適度發力,推動信貸適度擴張。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貨幣政策發力的三個方向:總量增長、結構優化、降低融資成本,對量的要求意味著商業銀行應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從前兩個月的金融數據看,新增信貸處于歷年來的較高水平,總體在往這一方向推動。
過去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助力“穩增長”,“靠前發力”姿態明顯。除了去年下半年接連落地的兩次全面降準,今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和中期借貸便利(MLF)兩大政策利率同步降低,2022年首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再迎下調。
“貨幣政策應繼續發力。”唐建偉表示,當前市場信心不夠穩定,前兩個月的宏觀數據超預期,但3月份開始國內疫情出現反復,可能會使得宏觀數據有所回落。而且,寬信用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顯現。政策的發力需保持持續性與連續性,要“以我為主”穩定國內需求和微觀主體的信心。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存在進一步降準降息的空間。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此次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具有未雨綢繆的重要意義。強調貨幣政策主動應對,是從國際、國內兩個維度審視的需要。一方面,從內部看,貨幣政策需要保持流動性充足,穩健發力,維持相對有利的內部貨幣環境,應對“三重壓力”下的穩增長需要;另一方面,從外部看,貨幣政策需要保持審慎適度,留有余力,有效應對美聯儲加息的外溢性影響。
關于平臺經濟治理
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會議指出,關于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表示,本次會議對于平臺經濟,資本無序擴張管理再次強調依據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指導方針,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體現出政策呵護態度。
華興資本集團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本次會議強調“關于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與此前表述相比增加了“國際化”一詞,未來,進一步加強與完善和市場、投資者的溝通與交流可期。
關于中概股
中美雙方保持良好溝通
會議指出,關于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相反,如果美國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和交易所任由美國‘部分人士’以各種理由迫使中概股從美國退市,并限制美國資金投資中國股票,對美國股票市場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表現都會構成一定的壓力。美國投資者也會失去分享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新經濟成分公司增長增值的難得機會。”包凡說。
關于香港金融市場穩定

內地與香港監管加強溝通協作
會議指出,關于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問題,內地與香港兩地監管機構要加強溝通協作。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表示,香港市場承擔的角色是幫助內地投資者在當前外匯管理模式下,更好參與到全球財富管理與投資當中,分享中國創新紅利。與此同時,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全方位、多層次的互聯互通合作將進一步加深,也有利于內地居民進行全球資產配置;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紐帶、“前哨”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并將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國際資本的服務能力和吸引力。
關于政策“一盤棋”
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
“近期一系列國際、國內的重要變化對市場信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程實表示,在恐慌心理形成的背景下,境內外市場對政策變化極為敏感,此時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需要更加注重細節、注重預期引導,這是讓市場預期保持穩定和一致性的關鍵。
唐建偉表示,近期A股、港股及中概股出現調整,除了外部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其他一些市場“傳言”對市場相關板塊形成壓力、打擊市場人氣。金融委的發聲有利于及時穩定市場信心。由于內外部環境不穩定,市場最需要的就是信心。為了穩預期、穩信心,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甚至是超預期發力,同時也要避免出現搖擺性政策。
唐建偉說,從政策制定角度,國家應該是“一盤棋”,在政策出臺前充分征求市場意見,讓國家統籌安排金融相關的重要政策。尤其在今年的環境下更應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
關于房地產企業
及時研究和提出
房企化解風險應對方案
會議提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同日,銀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提出要積極推動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
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房地產行業目前處于優勝劣汰的洗牌期,旭輝也非常愿意為推動行業良性循環發展盡一份力。旭輝目前已經簽約了50億元的并購貸,公司正在積極推動并購項目的落地。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金融委會議對房地產行業發展有提振作用,特別是對部分出險房企的風險化解以及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更加值得期待。
市場分析人士對會議傳遞的信號作出積極評價。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表示,房地產是當前宏觀經濟影響權重較大的重點產業部門,尤其是在2月住戶中長期貸款表現偏弱背景下,需要采取有效手段防范化解風險,為穩增長提供支撐。
房地產行業資深評論員劉策認為,過去兩年,行業在去杠桿,部分開發商在銷售回款、融資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導致出現現金流問題,這與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提出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促進行業的良性循環。另外,房地產業需要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如果讓房企去做運營,恐怕不少房企會面臨算不過賬來的局面,因此需要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