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資管相關當事人作出回應后,項樂宏再次表態將把“昨天的經過寫出來”。
拋開是非曲折不談,在今年樂歌股份股價大幅上漲前,公司的確未能進入包括基金在內的主流視野。此次買方與公司間的摩擦,由此也引發了資本與產業間的討論。
反觀樂歌股份,自身收入規模、利潤增幅雖然有限,但是在過往5年時間里該公司利潤始終為正,可并未擋住公司在今年2月初總市值跌到不足20億元。
那么,在二級市場所遺忘的角落里,還有哪些公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據統計,截至8月28日,在剔除ST板塊及個別年份出現虧損的公司后,A股市場仍然有67家上市公司當前市值低于20億元,同時凈利潤連續5年為正。
而與樂歌股份一樣,上述公司多數屬于冷門或者極為細分的行業。
同樣地處浙江的威星智能,其主要產品為城市燃氣行業智能燃氣表,遠傳燃氣表、IC卡智能燃氣表、電子式燃氣表三項產品合計營收占比超過97%。
再如三超新材,其主營產品金剛石砂輪和金剛石線,天鵝股份則是棉花軋花設備和剝絨設備的提供商,產品包括軋花機、籽棉清理機等。
這類公司有一個共性,就是行業規模不大、擁有穩定客源,只要上市公司經營上不出大問題,業績都會比較平穩。
表現在具體數據上,上述公司近5年均未出現虧損,但是利潤規模都不大,如2019年僅有錦泓集團一家凈利潤超過1億元。

相比之下,錦泓集團由于主營女裝產品,與戶外品牌上市公司牧高笛一樣,市場認知度還要稍強于威星智能等上市公司。
回到陷入熱議的樂歌股份身上,今年該公司股價的大幅上漲還有一個明顯特征,即上半年經營業績出現爆發,中報凈利潤已經超越了2019年全年水平。
若從該角度進一步細分,則可以從上述67家上市公司中再篩選出18家企業。
其中,利潤增長幅度較為明顯的幾家公司分別為理工光科、三超新材、天鵝股份和上海亞虹,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均超過了2019年全年。
但問題同樣存在,即2019年利潤基數較低,即便利潤有所增長,整體規模也只有幾千萬元,上海亞虹的3135萬元凈利潤在其中已經算較高水平。
業績增長的原因,是該公司上半年獲得了鋒安道拓汽車座椅、延鋒偉世通汽車電子等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新項目訂單。
只是,這類公司與樂歌股份一樣,同樣不受機構投資者待見,上海亞虹今年6月末僅有匯添富、中加基金兩家買方持股,數量也不過5.31萬股。
至于此次樂歌股份吐槽事件過后,上述公司股價能否迎來一些轉機,仍是未知。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