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無力償還網貸跳樓,28名同學受牽連
“這些網貸監管措施,如早些出臺,同學的悲劇也許不會出現。”昨天上午,在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飼料與動物營養專業系學生王兵(化名),看著手機上四部委發布的網貸中介機構業務管理辦法大發感慨。今年3月9日晚上,和王兵同專業的大二學生鄭某,因迷戀足彩,輸光生活費后,開始通過網絡借貸買彩,繼而冒用同學之名借貸,最終欠下60多萬元巨債,無力償還后從青島市一賓館8樓跳下死亡。此前鄭某因還貸壓力,曾先后4次自殺,其中兩次跳湖,一次撞車,一次吞食了200片安眠藥。
經與網貸方協商,28名同學終被免責

鄭某的借款大都是以同學名義借的。鄭某用王兵的名義借貸11萬元。2015年10月,王兵第一次收到催款短信,去年12月中旬,很多同學都收到類似短信。替鄭某借貸的同學開始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為何校園貸款平臺,不考慮學生的償還能力,就輕易給學生放貸?鄭某的28名同學提出異議,不愿承擔還款責任,并決定通過訴訟解決糾紛。
校園貸無序進校園,無收入學生高消費藏隱憂
高校建預警機制,銀監會用五字方針嚴管校園貸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