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0日股價暴跌87%后,新力控股(02103.HK)已經短暫停牌超過20天,新力的債務問題正走入更加嚴峻的形勢中。
10月11日晚間,新力控股集團發布公告稱,此前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導致境外融資安排出現技術性違約,且目前沒有資源可以用于償還本月18日到期應付的2.5億美元債本金及利息,在補救措施上尚未制定任何具體方案,接下來將繼續短暫停牌。
這意味著新力將很快從公開市場中的技術性違約走向債務實質性違約。
此前,新力附屬公司境內債務利息逾期未償,原應于9月18日支付利息合共3874萬元,另外有債權人要求新力償還本金及利息合計7542萬美元,新力未能償付,債權人隨即采取強制行動,替換新力境外附屬公司的委任接管人。
以上因素,皆造成新力控股的其他境外融資安排出現技術性違約,境外債權人可以根據條款,要求新力加速清償,可以要求立即到期支付。

除了這筆美元債,新力的境外重大融資還包括一筆2022年到期的2.5億美元優先票據,票息8.5%;一筆在新交所上市的2022年到期的2.1億美元優先票據,票息10.5%。
一旦新力發生實質性違約,這些2022年到期的債券項有可能發生交叉違約,如果持有人選擇根據公募債券的條款及條件加速清償,則所有公募債券都可能立即到期。
新力稱,已經聘請法律顧問和財務顧問,評估資本結構及流動資金,探討可行的補救方案,將加快出售項目,但目前尚未制定任何具體解決方案。
新力正在尋求處置資產,但并不容易。近日,新力將旗下安徽新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予“弘陽系”的鄭州陽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目前,新力控股的總市值僅剩18億港元,9月20日一天蒸發掉123億港元。10月5日,標普再度下調新力控股評級,由“CCC ”降至“CC”。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