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股價結束了連續4天的下跌,終于迎來了強勢反彈,股價大漲32%,市值增長了2000億港元,股價收于140港元/股。
過去的4天對美團來說也許是上市以來股價最為低迷的時候,這四天股價跌幅依次為2.9%、6.1%、16.8%、5.8%,股價從148港元/股跌至106港元/股,連續四個交易日股價跌去了28%,對于美團這種巨頭互聯網平臺來說這種跌勢是十分罕見的,更確切地說從美團上市以來這也是首次。
在上個月的17日,美團的股價還在221港元/股的位置,到了3月9日就跌到148港元/股,不到一個月時間股價跌去了33%。
沒錯,這兩個下跌的時間段是連續的,也就是說剛下跌了33%的情況下再繼續下跌28%,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你不要以為這就是最慘的了,美團的股價在跌到221港元/股之前已經經歷了將近一年的下跌,股價從最高點460港元的高位跌下來的,一年時間股價跌去了52%。
現在我們將美團的股價股市線連起來:用一年時間跌去了52%,然后再用將近1個月時間下跌33%,最后再在4個交易日的時間里繼續下跌28%。
從最高點算起,美團的股價從最高點下跌了78%,這算不算是一出悲劇?還是說這是一道數學題?

美團股價的下跌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標志性的事件,第一次用一年時間下跌52%的原因是兩個,首先是股價處于高位有泡沫,其次是對互聯網資本的約束和規范帶來的壓力,標志性事件是美團因壟斷被罰34億。
第二次下跌33%,是因為一個文件的下發,引導外賣平臺降傭讓利,這個文件是2月18日下發的,當日美團股價大跌近15%,同時,這個時間段俄烏沖突爆發引發了全球股市下跌。
第三次用4個交易日下跌28%,也就是最近這次,這是因為美國監管政策的變化,將5家在美上市企業加入了《外國公司問責法》的“臨時識別清單”,這意味著中概股在美退市的概率又大了一波。這次事件引發了整個中概股的暴跌,恒生科技指數下跌22%,衡量中概股的“金龍中國指數”下跌26%。
中概股的下跌引發了港股的下跌,進一步影響了A股的下跌,但是原因的根源在于中概股面臨《外國公司問責法》的監管政策問題。
所以,要止跌上漲,還是要圍繞這個問題去解決,今天高層表態: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美團股價過去一段時間是過度下跌了,昨天其市值近6500億港元,相當于4000億人民幣,而美團的營收2021年的營收有望超過1800億人民幣,其市銷率才2倍多,這個估值已經非常低了。如此之低的估值,反彈是時間問題,今天的表態就是一個唱響反彈的信號!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