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正規期貨開戶 | 手續費只+1分

                    90%交易者的手續費都被加收超1倍,一起看看最新的交易所手續費一覽表吧!

                    股價大跌六成,股權質押瀕危:聯建光電并購夢碎

                    大股東轉讓股份、讓出控制權,二股東也賣空所持全部股份。愈演愈烈的股權質押危機,讓更多的裸泳者開始浮出水面。

                    聯建光電

                    2017年11月中旬至今,聯建光電股價已經下跌60%以上。截至目前,劉虎軍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股份中,已有約84.7%處于質押狀態, 約81.3%的股份6月14日已跌破平倉線。而何吉倫所持股份,質押率已經達98.38%。

                    股權質押面臨平倉而賣殼的背后,是聯建光電無法繼續的并購故事。大股東、二股東轉身離去后,留給聯建光電一地雞毛。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聯建光電斥資超過50億元,直接、間接收購了13家公司,但其中絕大多數的業績承諾均未完成,其中就包括何吉倫曾經控股的公司。

                    股權質押出險賣殼

                    該公司已與某國有大型文化傳媒企業的戰略投資者進行接觸,各方已就股權轉讓事項達成初步意向。

                    根據聯建光電公告披露,接盤方擬受讓的股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其二股東何吉倫持有的7699萬股、占12.5532%的股份;同時,其實際控制人劉虎軍為了化解平倉風險,也計劃出讓不超過8%股份。

                    公開數據顯示,聯建光電實際控制人劉虎軍及一致行動人熊瑾玉,共持有146856897股,合計持股比例約為23.95%,何吉倫轉讓的股份比例為12.5532%。轉讓后,劉虎軍夫妻持股將降至15.95%左右,而受讓方持股比例則超過20.5%,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

                    劉虎軍、熊瑾玉、何吉倫所持股份,絕大多數已經質押。其中,劉虎軍、熊瑾玉已質押股份為1.24億股,占比84.7356%,目前僅剩約2200萬股尚未質押。何吉倫已質押股份7575萬股,占比98.3889%。聯建光電稱,此次轉讓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平倉風險將得到有效化解。

                    6月14日,劉虎軍、熊瑾玉已通知上市公司,其質押的股份已觸及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截至當日,聯建光電收盤價為7.35元/股,劉虎軍、熊瑾玉跌破平倉線的質押股份,合計已達11934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1.2628%。

                    劉虎軍、熊瑾玉此前的質押比例并不算太高。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兩人已質押的股份合計8002萬股。從當年12月份開始,劉虎軍等人不得不持續補充質押,半年左右便新增質押約4400萬股。

                    出現這種情況,與聯建光電股價斷崖式下跌有關。2017年12月7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披違規違法, 該公司被立案調查。此后,聯建光電開啟狂跌模式,目前累計跌幅超過60%。

                    為了自救,聯建光電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2017 年 12 月 8 日,劉虎軍及部分子公司原股東倡議員工增持,并承諾指定期間內因增持產生損失,將以個人資金補償。當年12月11日至22日,聯建光電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90人,共計增持98.6萬股,成交金額1295萬元,成交均價13.13元/股。此外,劉虎軍還在2018 年 3 月 7 日、8 日,動用1996萬元資金,集中競價增持176萬股。

                    但這仍然無法阻擋下跌。從2017年11月中旬開始,聯建光電股價從19.5元的高峰,一路下跌至今年6月14日的7.35元左右,其間下跌超過12.1億元,累計跌幅超過60%,超過75億元市值化為烏有。

                    而在2017年三季度以前,聯建光電股價基本處于在20元以上。在此情況下,劉虎軍等人只能補充質押。其中,劉虎軍、熊瑾玉在2017年12月分別向華泰資管1199萬股、325萬股,2018年1月分別補充質押 403萬股、279萬股,今年5月、6月,則合計補充質押了1923萬股。

                    二股東金蟬脫殼,留下一地雞毛

                    相較于劉虎軍、熊瑾玉二人,身為二股東的何吉倫,從股權質押數量來看,情況顯得更為危急。

                    股價大跌六成,股權質押瀕危:聯建光電并購夢碎

                    根據聯建光電披露,何吉倫共持有該公司76992400股,占比12.5532%,累計已質押75751988 股,占比98.3889%,目前僅剩約124萬股沒有質押。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何吉倫已經沒有多少股票可用于補倉。

                    目前,聯建光電并未披露何吉倫股權價格、已經觸及平倉線數量等風險情況。2017年三季報顯示,何吉倫質押的股票數量為6189萬股。據此測算,其質押時聯建光電股價可能也處在較高位置,目前面臨一定風險。

                    不過,與劉虎軍等兩人不同,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質押危機,卻為何吉倫提供了清倉減持的絕佳時機。此次轉讓的7699萬股,是其在聯建光電的全部股份。轉讓完成后,何吉倫將不再持有該公司股份,從而實現“金蟬脫殼”。

                    何吉倫持有的股份,來自于2014年的一樁收購。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聯建光電作價8.6億元,定增3907萬股,收購了四川分時傳媒100%股權。作為第一大股東,何吉倫2735萬股聯建光電股份作為對價。此外,何吉倫還認購了募集配置金的344萬股,共計持有聯建光電3079萬股。

                    根據收購時的業績承諾, 2013 年至2017年,分時傳媒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700萬元、1億元、1.13億元、1.22億元、1.28億元,累計承諾利潤數為5.5億元,但實際完成率只有78.74%。

                    根據聯建光電5月18日披露,進行重述后,分時傳媒只有2013年完成承諾,實際完成情況比承諾數高出331.58萬元,而2014年至2016年分別低于承諾數420.98萬元、3791.7萬元、2295.21萬元,累計差額6176.31萬元。

                    2017年的實際利潤與承諾數差距更大。公開披露數據顯示,2017年,分時廣告凈利潤為7282萬元,與承諾的1.28億元相差5517萬元,實現率僅為56.89%,以上累計實現凈利潤4.33億元,低于承諾數1.17億元。

                    根據當時約定,承諾期內,若實現凈利潤小于承諾凈利潤,補償義務人應以股份或現金,或股份與現金混合補償。聯建光電在5月18日的公告中稱,因2013 年至 2017 年未實現業績承諾,分時傳媒原股東合計應補償約1.83億元。如今,業績補償尚未完成,何吉倫已先行甩賣股份。

                    無法繼續的并購故事

                    盡管何吉倫計劃套現離場, 但他曾經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分時傳媒,對聯建光電的影響卻并未因此結束。

                    聯建光電股價跌跌不休,除了立案調查,與業績大幅下滑有關。2月28日發布的業績快報中,該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4.05億元,但實際上卻只有1.0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9.67%。兩者之間存在3億元的巨額差異,差異幅度達 74.22%。

                    預報業績與實際業績的巨大差額,與分時傳媒有很大關系。4月28日,聯建光電就此致歉,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2014-2016年間,子公司分時傳媒等部分收入和成本確認不準確,對其前期業績進行追溯調整,并導致對應的商譽出現減值。由于上述原因,相關子公司原股東需進行業績補償,補償金額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5月15日,瑞華會計所出具的《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專項說明的審核報告》(下稱《審核報告》)顯示,分時傳媒2014-2016年部分銷售合同執行憑據缺失,或執行憑據與合同約定不匹配、內部管理不規范等情形,造成部分合同收入確認不準確,收入真實性存疑。相應調減三個年度的凈利潤681.51萬元、3621.43萬元、2092.45萬元。

                    分時傳媒業績問題的背后,是聯建光電講了多年,如今已無法繼續的并購故事。2014年以來,包含收購而來的子公司,以及經過子公司之手,該公司共計收購了13家公司,累計動用資金超過50億元,但其中的絕大多數效果不佳,未能實現業績承諾。

                    除了分時傳媒,2016年收購的北京遠洋林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遠洋傳媒”)也存在類似情況。數據顯示,聯建光電以3億元的價格,發行5609萬股,收購了遠洋傳媒100%股權。原股東承諾,遠洋傳媒 2015 年至2019 年的凈利潤不低于2000 萬元、2400 萬元、2880 萬元、3456 萬元和 4147 萬元。但除了2015年業績超額完成,2016年、2017年的完成率只有 46.13%、52.15%。

                    此外,斥資2.7億元收購的深圳市精準分眾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精準分眾”),2016年、2017年的業績承諾完成率,也分別只有82.81% 、81.76%。

                    上述《審核報告》顯示,傳媒還將2016年的1062.47萬元已支付成本記掛于預付賬款,導致被調減凈利潤1062.47萬元。此外, 精準分眾也因2016年部分業務合同缺少業務系統數據支撐,確認收入依據不足,被調減營業收入707.63萬元,凈利潤707.63萬元。

                    本文名稱:《股價大跌六成,股權質押瀕危:聯建光電并購夢碎》
                    本文鏈接:http://www.bjhqmc.com/baike/227290.html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站內容均由用戶自發貢獻,或整編自互聯網,或AI編輯完成,因此對于內容真實性不能作任何類型的保證!請自行判斷內容真假!但是如您發現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疑似詐騙、虛假不良等內容,請通過底部“聯系&建議”通道,及時與本站聯系,本站始終秉持積極配合態度處理各類問題,因此在收到郵件后,必會刪除相應內容!另外,如需做其他配合工作,如:設置相關詞匯屏蔽等,均可配合完成,以防止后續出現此類內容。生活不易,還請手下留情!由衷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我要說說 搶沙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成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