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香港富豪紛繁抄底英國。從房地產、通訊再到水務、電力等等職業都有我國本錢的影子,其間最重要的力氣便是來自香港的本錢。包含李嘉誠等香港老牌富豪紛繁在英國投入巨資。
英國現在處于一個嚴峻被輕視的時期,不過作為一個老牌的經濟強國,這些企業家都以為英國可以重振雄風。單單是李嘉誠一人就在英國投入了至少4千億的資金。
李嘉誠之后,又有一家香港企業開端張狂抄底英國了。這次的手筆更是震動了全球的金融界。香港的港交所方案用2600億人民幣并購英國的倫交所。香港是東方的金融中心,倫敦則是西方的金融中心。倫交所跟港交地點全球的買賣所中都有著無足輕重的位置。這次收買天然引起了全球的重視。假如兼并成功的話,將發明一家市值700億美元的金融帝國。
這個買賣的推動者其實不是一個香港人,而是一個東北人。他便是港交所現在的行政總裁李小加。李小加其實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在港交所的前史上前五任都是香港人,李小加則是第一個具有內地布景的掌門人。
李小加在不久之前忽然飛往歐洲約見了倫交所的領導。在見面的時分,李小加忽然提出了一個收買方案。假如這次收買成功,那么港交所將和倫交所成功兼并,構成一個足以跟紐交所比美的金融渠道。假如兼并成功,兩家買賣所上市的公司總市值超過了7萬億美元。
港交所現在的市值是2900多億港幣,這次李小加提出的收買價格是296億英鎊約合2600億人民幣。這比倫交所收盤的價格溢價了22%。現在倫交所的市值是276億英鎊。倫交所是歐洲最大的證券買賣所,影響力十分巨大。假如可以打通這兩大系統,影響力天然是十分深遠了。兩地的本錢跟公司就可以進一步地溝通協作,構成一個巨大的經濟效益。
其他2016年以來英鎊貶值了16%,也是促進這筆買賣的關鍵地點。李小加將以現金加股票的行為來收買倫交所。其間大約四分之一是現金,剩余的則是股票。在巨大的收買方案中,一般也都是如此。其實這次收買的含義是無需言表的,正常人都看得出來。其實這現已是港交所第2次測驗收買倫交所了。

其他李小加在幾年之前還從前收買了倫敦的貴金屬買賣所。這也給這次收買打下了杰出的根底。李小加雖然是一個東北人,可是他卻是港交所前史上最成功的變革家。香港是國際級其他金融中心,港交所則是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實曩昔幾年港交所的體現并不太好,特別是在2014年港交所錯過了阿里巴巴。終究阿里巴巴遠赴美國上市。這件工作進一步促進了李小加的變革。
2007年到2017年香港上市的新經濟占比才3%,這遠遠低于紐交所的44%。為了拯救這個局勢,李小加推動了許多的變革。現在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李小加就任9年,他現已推動了多項變革。就任之初,李小加就使用自己深沉的人脈關系,推動了滬港通跟深港通。這讓內地的本錢進一步進入香港股市。上一年李小加更是推出了同股不同權。當年正是由于這個問題,香港錯過了阿里巴巴。李小加的變革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贖。阿里巴巴行將回歸港交所。李小加現已表明現在僅僅時間問題了。阿里巴巴回歸港交所,再加上其他一家巨子騰訊,那么港交地點互聯板塊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加強。
上一年同股不同權推出之后,小米、美團等內地互聯公司紛繁在香港上市。乃至呈現了一天8家公司一起上市的狀況,那一天港交所的鑼都不夠用了。
假如這次可以兼并成功,李小加或許將成為莊世平之后,香港最成功的內地銀行家了。李小加也將在國際金融史上寫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假如這次收買成功,那么今后英國公司上市都得李小加說了算了。
許多人或許想不到李小加當年從前是石油的鉆井工人。李嘉誠后,這東北人花2600億抄底英國,今后英國公司上市他說了算,其實這次收買關于兩邊來說都是一次雙贏。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