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明白,保險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是保險投資,而保險投資相對于其他投資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追求絕對收益。因為保險資金投資都是有絕對目標的,一般在5.5%左右(包括職場、員工工資、營銷費用等成本,加上保單權益等方面),也就是說,保險資產治理的投資收益要達到這個數值以上,才能夠賺到錢,否則,就是要虧錢。
可能5.5%在有些人眼里,并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值,但對保險資金來說,跨越5.5%的欄桿,也并不是一件輕易的事,也要跳起來摘蘋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保險資金的體量十分大,以平安資管為例,目前治理4萬億左右資金,其中3萬億左右來自平安體系,1萬億左右來自其他金融機構,4萬億*5.5%=2200億元,從絕對值上來看,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尤其是在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中國經濟增速進入中高速階段,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金融投資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化,細分市場出現了明顯分化。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在保險資金投資的組成中,其分量是越來越重了。
一般從廣義的層面來講,另類投資指的是有別于傳統的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及公募基金等的其他投資方式。其包含的主要投資方式有: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房地產、商品、珍藏品、對沖基金等方面。
過去,保險另類資產投資主要呈現為傳統基建、城投、地產、金融從下到上的金字塔結構,目前這樣的配置結構已經與經濟發展的大勢不相順應。
保險資管的另類投資,在產業布局結構上,有待進一步梳理和調整,以順應經濟發展的新邏輯。

比如,加大新一代基礎設施資產投資力度,增加半導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醫藥等新一代基礎設實施業的資產配置,助力經濟轉型,分享行業增長紅利。
比如,擴大底層資產的產品形態方面,重點包括夾層股權投資、私募REITs、產業鏈股權投資、戰略股權投資等。
從國際知名保險集團的實踐來看,夾層股權投資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抓手。例如,1996年,全球數一數二的保險集團AXA安盛集團成立了專屬的安盛股權投資公司(AXA Private Equity),公司下轄有私募、另類等各種投資平臺。2013年9月,私募投資平臺正式從該投資公司分離,成立了Ardian私募股權公司。
截止2013年底,Ardian所治理的私募股權基金規模達到470億美元,18年間平均復合增長率達18%。
Ardian發行的夾層基金,主要在杠桿收買、股東重組等領域開展投資。浸透最深的領域包括為生產品和服務、健康及生命科學和商業服務,退出方式包括轉為普通股后被收買、二級市場直接轉讓夾層頭寸、被高級債務再融資后替代、大股東回顧等。這些夾層基金的投資,為AXA帶來了極為豐厚的回報。
總之,保險資金另類投資的主要驅動力是:低利率環境迫使保險資金尋求高收益資產。為應對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長期低利率的預期,保險資產配置結構發生了變化,高收益、高風險資產受到了更多關注,夾層投資等另類投資成為保險資金使用的重要挑選。
目前,從海內的市場來看,中小保險公司的保險資金,有一部分通過委托給大型保險資管機構來開展夾層投資。對于夾層投資來說,由于單筆規模小、投資領域多元化,運用集中委托具有“規模經濟”。此外,夾層投資領域較為復雜和專業,中小保險公司內部投資部門無法滿意日常跟蹤的條件,依托大型保險資管平臺,能夠在戰略定力、決策聰明和創新方面獲得肯定的賦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