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用地拍賣時,我們經常提到一個詞:樓面價。許多人不太懂樓面價,當我們提到樓面價很高時,會嗤之以鼻:一下子蓋二三十層,樓面價再高,攤到每層也就幾百塊錢每平米,有什么高的?這就是不懂樓面價鬧出的笑話。今天我們就談談什么是樓面價,樓面價怎么計算。
樓面價,是開發商拿地時,每平方米商品房的土地價格,也就是我們常說商品房的土地成本。
舉例:一個小區,開發商拿地花了15億,建造的可銷售的商品房的總建筑面積是15萬平方米,那么樓面價就是150000÷15=1萬元/平方米。
可是開發商拿地時,還沒有進行規劃設想,也沒有顯示可銷售的建筑面積,樓面價是怎么計算的呢?
我們先回顧一下一個名詞—容積率。容積率就是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確定,占地面積確定,地上建筑面積就確定了。而地上建筑面積,基本就是開發商的可銷售面積了。比如,一塊地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容積率是2,那么這塊地上建造的可銷售的房屋的建筑面積就是20*2=40萬平方米。可見,小區的可銷售的建筑面積,和小區內房屋的樓層數沒有關系。只不過樓層高,每棟樓的面積大,小區的樓棟數就少。反之,樓層低,每棟樓的面積小,樓棟數就多。按照上面舉的例子,小區每層建筑面積800平方米。蓋10層的房子,每棟8000平方米,需要400000÷8000=50棟樓;蓋25層的房子,每棟20000平方米,只需要400000÷20000=20棟樓。
所以懂得了容積率,那么計算樓面價就簡樸了。計算樓面價,先根據占地面積和容積率,計算出可銷售面積;再用總地價除以可銷售面積,就是樓面價了。

這里,有幾點說明一下:
1、 一般我們說的土地價格,是以畝為單位,比如每畝1500萬,換算關系是這樣的:1公頃=1萬平方米=15畝。每畝1500萬,換算成平方米就是1500×15=22500元/平方米。再除以容積率就是樓面價了。
2、 有些地方有些地塊,地價是限總價的:當達到限制總價以后,競爭配套安頓房或者人才公寓,建成以后無償提供應政府。這時分的樓面價是失真的,并不能完整反映開發商的土地成本。
3、 還有的地塊,特殊是商住地塊,會有肯定比例的商業,要求開發商自持,這時分的樓面價也是失真的,也不能完整反映開發商的土地成本。
總之,樓面價作為開發商拿地的成本,肯定程度能夠決定商品房的最終銷售價格,是我們猜測商品房售價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