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來,某知名郵票交易平臺老紀特、文票、JT早期票,尤其老珍稀小型張的交易價格出現暴漲行情,尤其高分評級票,價格一天一個樣,廣大郵人眼花繚亂,多年來對郵市沒精打采之沉郁心境,好像一夜間得以釋懷。筆者郵齡數十載,親歷之前數度郵市大潮,歡笑淚水,愛恨交織,滋味自知,至今仍存有97年,2001年,2006年三次郵市行情時購入郵資票品,以其中跌得最慘的八運會小型張為例,購入價整盒1450元,現市價僅為300元,想要解套好像絕無可能,還有當初每盒1100元購入的五郵聯小型張,目前的市價五折都不到。當初它們的最高市場價超出購入價,種種原因沒有獲利了結,后來跌得深了久了,內心也就無所謂,隨它去了,保留至今二十多年。
每回郵市行情啟動有利好政策,行情結束有利差政策,前者有郵票銷毀,減少發行量,文交所等重大利好,后者有發行增量,政策打壓等。郵市是個政策市,但一項政策利好不肯定會引發郵市行情,需要各方面條件的配合,如近年來郵票發行量呈現縮減趨勢,但郵票打折現象并未消失,郵市不景氣并未改觀,年輕集郵興趣者隊伍每況愈下,郵市缺少賺錢效應背景下,郵市積重難返,單純靠減量刺激郵市并未觸發郵市行情,何況,目前減量發行并未達到供需平衡點。
三月“老精稀”郵票行情啟動的理由有哪些?一種說法是國家郵政總局發文郵政窗口不得拒絕生產者將自帶郵票作為資費,該重大利好政策觸動郵市敏感神經。郵票用于實寄造成存世郵票消耗,發行量左右郵票的“一級行情”,但最終決定郵票價值的是存世量,以目前市場價格昂貴的文字郵票為例,每套發行量達數千萬,無疑屬于天量,由于被大量用于郵寄運用,加上各種原因的損耗,即便是信銷舊票,目前的市場價格也很搞,新票更是價格昂貴,進入珍郵行列。
網絡通訊時期,人們交流不再依靠實寄信件,郵政信函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郵票的實際運用同樣可以忽略不計,更不用說在郵政限制運用郵票實寄的前提下。每年發行郵資票品沒有運用消耗,發行量即存世量,集郵人數只減不增,兩者惡性循環,郵市天然好不起來,連一向價格堅挺的郵市風向標生肖猴票價格也頂不住了,從萬元身價一路下滑至七八千元一枚,這是十分讓人憂慮的跡象。
郵票可用于實寄政策的發布,對郵市提振作用主要體現在郵人的心理層面,如今的郵政郵寄業務,即便郵政窗口敞開接受生產者自帶郵票實寄,對跨度三十年沉淀市場天量編年郵資票品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計。但它對于心理提振作用明顯,“垃圾”打折票究竟暢通了消化出口,無法解決的積弊得以解決。以往數次郵市行情啟動,郵資票品銷毀是導火索,雖對郵市向好立竿見影,由于觸及“國有資產流失“法律障礙,曾遭人詬病。郵票用于郵政實寄原屬郵票基本功能,不存在說三道四的異議空間。郵票用于實寄使得郵政企業現金收入減少,但郵市向好將傳導至郵票銷售環節,有利于減少郵票銷售折扣,郵票需求量增加,更會延伸至郵票發行部分,發行量可能會增加,從而增加郵政的收入,小賬有損,總賬有盈。
有一種觀點認為,生產者從郵票交易市場購入低于面值的打折票按票面金額交寄,損害了郵政企業的利益。該理由經不起推敲,打折票存在的根源在于郵票發行量供過于求,國家答應郵票交易,低于面值交易屬于市場正常行為。郵票是國家郵政發行的法定郵資,郵政部門無權拒絕運用,解決打折票應在郵票發行銷售環節解決,郵票珍藏者多了,郵票增值功能提升了,打折票現象天然會減少,以至消失。

此次郵票實寄政策對郵市作用畢竟會有多大,可能逆轉低迷多年、積弊叢生、人心渙散的郵市么?三月以來上漲的品種局限在老紀特、文革票,早年精品JT,主要為評級封裝高分郵票,裸票上漲幅度有限,其它郵票品種基本沒動,如編號郵票。不難發現,老珍稀評級票跳躍式上漲行情由場外資本推波助瀾,交易品種有限,未能出現以點帶面版塊輪動,參與人數有限,廣大郵人挑選觀望,能否維持市場熱度尚有待看見。郵市萎靡年久,市場信心嚴峻不足,郵市行情若想全面啟動,需場外資金綿綿不斷,且應吸引郵迷以外的廣大投資者介入,否則,炒作評級票行情只能是曇花一現。
郵票實寄重大利好政策若堅持落到實處,對郵市行情的全面啟動作用無可置疑,垃圾票價格在打折,將之用于郵政業務,有利于消耗存量,有些編年小型張市場價格僅是面值五折,以至更低,用來面值郵寄,對其市場交易價格提升頗有裨益。
郵票實寄確實是個大利好,但它對于目前郵市行情全面啟動機遇不佳,上海疫情嚴峻,盧工郵市暫停交易,京滬郵市左右著全國郵市行情,盧工熄火,對行情啟動發展不利。盡管網絡交易方便快捷,對評級票較為合適,但對主要交易途徑的裸票交易,買賣雙方還是會挑選現場交割,如果疫情無法在短工夫內控制,無法奢望出現郵市大行情,按郵市交易規律,六月后將進入傳統歇夏期,很難再有行情。
評級票郵市行情意義在于重燃郵人對郵票價值的希望,喚起郵人愛票買票藏票的信心,讓社會公眾認知郵票仍具有它的經濟價值,珍稀郵票更是洛陽紙貴,今日瞧不上,明天攀不起。
評級票火爆行情,曇花一現于少數品種,還是星火燎原全面爆發,目前勢態并不明朗,歷經郵市起伏,郵人理應保持理智,切莫盲目追高,每日一漲行情更多的或許只是炒作型行情,能走多遠,靜觀待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