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濟鋼集團”)將由省屬國企控股子公司“變身”為濟南市屬國企。
新三板掛牌公司魯新新材(836596.NQ)7日晚披露,近日,該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濟鋼集團通知,山東省國資委批復了濟鋼集團股權劃轉事項,同意將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鋼集團”)持有的濟鋼集團100%股權劃轉給濟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治理委員會。該股權劃轉符合《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買治理方法》和《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治理方法》有關國有股權行政劃轉的規定。
山東財經報道了解到,2021年10月份,山鋼集團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擬將山鋼集團所持濟鋼集團100%股權劃轉至濟南市國資委,其中不含濟鋼集團持有的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30.26%股權、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5.05%股權。當時的信息顯示,該股權劃轉事宜及詳細方案需山東省國資委批準。
資料顯示,濟鋼始建于1958年,是共和國締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鋼鐵企業。濟鋼年產鋼最高時達1200多萬噸,躋身全國十大鋼鐵企業行列,曾是全國最大的中厚板消費基地、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的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2008年3月,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濟鋼成為山鋼集團的主要成員。2016年8月31日,山東省政府為深化供應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國家去產能政策,研究通過《濟鋼產能調整和山鋼轉型發展工作總體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濟鋼從2017年6月29日到7月31日,用短短的33天工夫,安全關停650萬噸產能、平穩分流近2萬名職工,創造了海內鋼鐵行業關停規模最大、安頓人數最多、安頓期最短的紀錄。

鋼鐵主業停產后,濟鋼牢固樹立“去產能不是去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要害”的理念,按照山鋼集團“二次創業、重塑濟鋼”的目標定位,牢牢抓住山東省施行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有利契機,積極試探“產城融合”的發展新模式,規劃施行十大轉型發展項目。
其中環保新材料產業園和“四新”產業園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出租車、綠色渣土運輸、多式聯運、創智谷孵化基地等項目相繼落地、健康運營;與中科院空天院、濟南市合作成立的濟鋼防務公司完成穩健快速發展,首年度即完成盈利。
據官網信息顯示,濟鋼集團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較上年增長59.49%,基本恢復至停產前一半的水平;實現利潤2.19億元,較上年增長407.64%。2019年完成營業收入225億元、凈利潤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06%、50.68%。2020年完成營業收入293億元、凈利潤3.67億元,體量基本恢復到停產前水平。
山東財經報道了解到,在此次股權劃轉前的2021年11月份,濟鋼集團持有的山東鋼鐵30.26%股權已無償劃轉至山鋼集團,持有的中泰證券5.05%股權已無償劃轉至萊鋼集團。
按照官網信息,未來,濟鋼集團將環繞“新材料、高端設備制造和城市服務”三大產業,堅持“橫向擴張+縱向提升”“高端引領+跨界融合”,著力構建以空天航天軍工技術為軸心、三大產業輻輳、產研學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圈,爭創省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