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
2、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 Global Market)
3、納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
各層次的基本情景如圖1和表1所示:
不同層次的制度差異不同層次的制度差異目前主要體現在上市標準方面。
在演變過程中,納斯達克三個層次市場之間在交易信息透明度、信息披露和公司管理要求以及是否屬于“聯邦管轄的證券”等方面的差異現在已經消退。目前三個層次市場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上市標準方面,包括初次上市標準差異和持續上市標準差異。
初次上市標準方面,納斯達克通過對不同指標進行搭配,為不同層次市場制訂了差異化的初次上市標準,以吸引不同規模和風險特征的企業,其中:
1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目前有四套上市標準,是三個層次中上市門檻最高的,主要用來吸引大盤藍籌企業和其它兩個層次中已經發展起來的企業;
2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目前有三套初次上市標準,是三個層次中上市門檻最低的,主要用來吸引規模較小、風險較高的企業;
3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有四套初次上市標準,上市門檻介于全球精選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以吸引中等規模的企業。
在持續上市標準方面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和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一致,綜合來講要低于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初次上市標準;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持續上市標準也低于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初次上市標準。
納斯達克不同層次之間轉移機制
在納斯達克三個內部層次市場之間,只要滿意相應的規定,向其它層次轉移(transfer)手續較為靈活和便捷。
轉移的方式包括:
主動申請轉移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和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假如能夠滿意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首次上市標準,可以隨時申請轉移到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假如能夠滿意納斯達克全球市場首次上市標準,可以隨時申請轉移到納斯達克全球市場。
自動轉移公司申請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假如滿意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的首次上市標準,該公司應當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另外,2014年以前,納斯達克上市部每年11月、12月會檢查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的每家公司的情景(數據截止到當年10月31日),篩選出滿意全球精選市場的初次上市標準的公司,并于次年1月份被自動轉移到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2014年8月,納斯達克取消了這條規則。
另外,假如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和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的上市公司不能滿意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持續上市標準(最長可以有180天的整改期),但是滿意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持續上市標準,可以申請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
(上市流程)
資本市場的上市預備
以股東權益為基礎多元化標準(2007年~至今)
2007年,納斯達克再次修改了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上市標準,形成了目前以股東權益為基礎的標準多元化階段。詳細為在“市值”標準和“凈利潤”標準中增加了股東權益的要求,即:市值達到5000萬美元,同時股東權益達到400萬美元;或者凈利潤達到75萬美元,同時股東權益達到400萬美元。

全球市場的上市標準
新增“市值”標準和“總資產+總收入”標準(1997年~至今)
1997年納斯達克再次修改了全國市場的上市標準,即在原來兩套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市值”標準和“總資產+總收入”標準。自此之后,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上市標準沒有進行過大幅修改。其中,2001年進行過小幅修改,即將資產類指標“凈有形資產”修改為“權益資產”,并再次上調了門檻值。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2006年才成立,成立時其基本上是照搬了紐交所當時的上市標準,即“稅前利潤”標準、“市值+收入+現金流”標準和“市值+收入”標準,但是門檻值略高于紐交所。2008年紐交所增加了“市值+總資產+股東權益”的標準,2010年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也增加了相同的標準,同樣設置了略高的門檻值。
對我國交易所市場發展的啟示
納斯達克常常調整上市標準以順應經濟發展、上市資源特征和競爭等方面的變化。20世紀末,美國經濟環境和產業發展發生了顯著變化,包括:
?美國第五次并購浪潮開始真正進入高潮,并購成為當時企業快速成長主要方式,但是由于美國當時會計相關規定,并購產生的商譽不屬于凈有形資產的,導致許多企業難以達到凈有形資產13的門檻值。
?1996年美國頒布了電信改革法案,長期以來處于嚴格管制下的電信業開始自由競爭,并進入一段高速增長期,融資需求高漲。據Thomson Financial統計,當時電信公司的銀行貸款和債務發行規模居各行業之首。但是資產負債率高、高折舊等特點導致電信類公司難以滿意凈有形資產或凈利潤的門檻值。為順應形勢變化,納斯達克1997年推出了“市值標準”和“總資產/收入標準”。另外,紐交所也在同期放松了盈利要求,1995年推出“現金流/市值/收入標準”,1999年推出了“市值/收入標準”。
經過優化和調整后的上市標準對于吸引新的上市資源施展了重要的作用。
以2009~2011年IPO企業為例,“市值標準”或“總資產/收入標準”為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吸引的企業數占比約37%,而“非盈利標準”為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吸引的企業數占比約45%。而且從對樣本企業上市后的表現分析結果來看,是否盈利與企業上市后表現并無必然關系。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