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匯交易中,人民幣兌美元是如何標價的呢?這要從國際通行的貨幣兌換標價法說起。在國際上,一國貨幣和另一國貨幣之間的標價,通行的標價辦法有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我國采用的是第一種,直接標價法。即人民幣兌換任何外國貨幣都是直接標價法,包括人民幣兌美元。
直接標價法,就是指以本國貨幣來示意肯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標價辦法。這里所說的“單位”,可以指單位“100”,也可以指單位“1”。例如:今天某一時點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6900,則示意:每100美元可兌換669元人民幣(單位為“100”),也可理解為每1美元可兌換6.69元人民幣(單位為“1”)。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運用直接標價法。只有少數國家采用第二種標價法,即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是以肯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示意對應的外國貨幣。例如:英鎊兌歐元。在歐元區常常運用這種辦法。
那么,人民幣的漲與跌在直接標價法下是如何體現的呢?在直接標價法下,人民幣貶值或者升值,與匯率的升降是反比例關系:以100美元為例: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景下,100美元能買到的人民幣就要少;反之,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景下,同樣的100美元,能夠買到的人民幣就多。即:人民幣貶值,匯率下降;人民幣升值,匯率上升。我們可以理解為:人民幣貶值時,人民幣就值錢,那想要買到相同金額的人民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元成本。例如: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6800,今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6900,也就是說,僅從這兩天的走勢看,人民幣升值。昨天用1美元能買到6.68元人民幣,今天同樣的1美元,就可以多買1分錢人民幣,即6.69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