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盤點完年內A股打新寶典(指路鏈接:2021年A股打新秘笈來了,最高紀錄1簽掙20萬,1日暴漲19倍),今天我們來聊聊大家關注的另一打新市場:港股的年內情景。
只一個詞可以形容:兇險!
初步統計,年內港股打新可能有一半是會“虧錢”的,考慮到港股打新對小散有“穩中1簽”的扶持措施。真的買錯了,是想不虧都難。
那么港股打新有沒有規律呢?
穩中1簽能賺超12萬港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港股共有74只新股上市。其中包括時期天使以及快手、攜程、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京東物流等備受矚目的“大咖”。
從收益來看,假設所有新股各中簽1手,在不計算手續費以及融資費的情景下,上市首日以收盤價賣出,投資者能盈利12.56萬港元。
整體來看,還是能盈利的。
不過,這里存在一些限制條件難以達到,比如不能保證每只票都能中簽。
想要穩中一手港股,逆天的運氣,或充足富有的資產,至少你得具備一樣。
比如諾輝健康-B,穩中一手需要5332萬港元;時期天使,穩中一手需要2595萬港元。
過半打新“倒貼錢”
盡管很難做到穩中1簽,但這也是看和誰比。
至少和A股相比,港股新股的中簽率還是很高的。超過20%是很正常的,有的新股中簽率以至達到100%。比如今年上新的東莞農商銀行。
當然,企圖天上100%掉餡餅是不切實際的。港股破發、以至是開盤首日就破發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不過中簽率高也不肯定等于好事。和港股高中簽率齊名的,是其新股破發率。破發、以至是開盤首日就破發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截至10月12日,年內上市的74只新股中,其有29只上市首日就破發。最慘一只新股名為盈匯企業控股,上市首日就下跌了41%。
此外,還有8只新股漲幅為0,另有2只新股若只中1簽,上市首日賣出盈利只有20港元。
換言之,要是算上打新的手續費,上市首日即賣出的話,年內過半新港股都是“倒貼錢”的存在。
不過賺大錢,有時分求的就是個刺激,破發的不少,賺錢的也不少。
最賺錢新股:時期天使
港股打新有一個重要規律就是要熱門行業。
不能是過去的熱門,必須是當下和未來熱門。
比如在醫美行業就誕生了一只港股“醫美茅臺”——時期天使。
時期天使是一家專注研發消費隱形矯治器的公司,有 “中國的隱適美”。由于“稀缺性”和成長空間,是年內最受推崇的一只港股新股。
它的上市創造了兩項港交所歷史記錄:
一是入場費34949港元,超越2020年9月28日二次上市的再鼎醫藥的32726港元,成為港交所有史以來入場費最貴的新股。
二是國配超額認購114.7倍,遠超諾輝健康IPO時國配超購64.16倍。

上市首日時期天使暴漲143.93%,報422港元,總市值為700.52億港元,對應的市盈率超過320倍,而市場同類可比公司的市盈率最高才185倍,讓大股東背后的高瓴資本狂賺300億。
而普通投資者只要中簽1手,在不計算手續費以及融資費的情景下,上市首日以收盤價賣出,能盈利4.56萬元。
▼附圖:2021年上市首日收益最多的十大新股
(注釋:在不計算手續費以及融資費的情景下,上市首日以收盤價賣出)
上市首日漲幅最高:森松國際
時期天使的暴漲是眾所預見的,但森松國際的異軍突起卻是許多人沒料到的。
今年的新股中,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是森松國際。
該股申購遇冷,一手中簽率高達80%,但上市當天最高漲幅超過300%,最終首日收漲258.87%。
這樣的首日股價表現,不僅讓其成為今年僅有的2只上市首日漲幅超200%的港股“肉簽”之一,也讓其成為港股近三年來首日漲幅最高的個股。
▼附圖:2021年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十大港股新股
森松國際是一家壓力裝備制造商及綜合壓力裝備解決方案供給商,提供傳統壓力裝備、模塊化壓力裝備及與壓力裝備相關的增值服務。
乍一看,可能看不懂。沒關系,來看看券商研報是怎么說的。
國金證券研報稱:“高端壓力裝備及綜合模塊研發定制消費下游需求廣闊,公司多賽道布局,成長空間大:與高端復雜工藝綁定,研發開發+精密制造,行業壁壘高、客戶粘性大,制藥、新能源、半導體等多個細分領域高端裝備及模塊全球需求旺盛,市場快速擴容。”
看到重點了嗎?制藥、新能源、半導體。
正是就算不站在風口,也能成為“歡樂蹭飛的豬”。
drama新股:快手
作為海內兩大知名短視頻APP之一,快手的回歸天經地義引發了大量的關注。
回港股之初,快手也確實曾有一波飆漲,市值一度破萬億。
但是,有多少人能想到,好學生也有成績“一落千丈”的時分。
自2月16日創下417.8港元高點后,快手股價便一路震蕩下行,直至破發。
截至10月13日,快手-W的股價為82.75港元/股,短短7個月的工夫,累計跌幅超80%。令人唏噓。
所以,打新還有一個重要規律,就是及時“出手”,不要戀戰。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