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s)是指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并與收買、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實質上算是金融中介。需要說明的是,許多國際大型銀行金融機構也會擁有屬于它們的投行部門,而許多投行有時也會觸及其他非投行業務。
所以,投行排名的主要標準在于投行業務在該金融機構中的占比或者盈利是否在所有業務中排名首位。
本文數據來源于各大投行公開的報表、彭博匯編數據和投資百科。
10、匯豐控股(HSBC) 英國
匯豐于1865年在倫敦成立,在全球75個國家開展業務,擁有超過23.5萬名員工,服務的個人和機構客戶超過4000萬。
其最近5年的年均營業收入為53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3%。
9、瑞銀集團(UBS) 瑞士
瑞銀集團成立于1862年,總部位于瑞士第一大城市蘇黎世,擁有員工超過6.8萬人,其中美洲約占31%,瑞士占32%,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其他國家占19%,亞太區占18%。所以盡管其在全球50多個國家都設有分支機構,但其主要業務還是在美國和瑞士。
最近5年的瑞銀集團年均凈利潤為45.2億美元,大型機構客戶、高凈值和超高凈值個人客戶為其主要客戶類型,這些客戶的投行服務為其主要利潤來源。
8、瑞士信貸(DHY) 瑞士
瑞士信貸成立于1856年,總部同樣位于蘇黎世,是瑞銀集團的最主要競爭對手。有趣的是,它的分支機構設置區域和瑞銀集團十分相似,同樣在50多個國家/地區設置了辦事處。唯一有所區別的是,瑞信在歐洲地區的業務比例比瑞銀要高。
最近5年瑞士信貸的年均凈營收為209.2億美元,60%以上來自投行業務(包括結構性貸款),其他像稅收咨詢和房地產租賃也較為紅火。
7、花旗集團 美國
1812年成立,總部位于紐約,在全球160多個國家設置有分支機構,擁有員工超過21萬人,銀行和投行是該金融集團兩大業務支柱。
最近5年花旗集團平均營收為729億美元,其中投行業務平均占12%左右。當然,從2018年開始,花旗集團的投行業務盈利能力在陸續下降,和銀行業務逐漸拉開了差距。
6、?德意志銀行(DB)德國
瑞銀成立于1870年,總部位于法蘭克福,在全球71個國家/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員工將近10萬人,資產規模高達6500億美元以上。最近兩年德銀上熱搜不少,但沒什么好事,主要集中在盈利下降、裁員以及2020年的“幫忙犯罪組織、恐怖分子和毒販洗錢”事件。
最近5年平均營收在320億美元左右,有意思的是,作為傳統銀行出身,現在其投行業務占據的比例逐漸超過了銀行業務。
5、摩根士丹利(MS) 美國

大摩成立于1935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設置分支機構,擁有員工超過6萬名。2008年改為銀行控股性質之后,大摩增加了信用卡業務的市場投入,但并不削弱投行部門的力量。
最近5年摩根士丹利年均營收為401億美元,其中泛投行業務占據總營收的40%左右。
4、美國銀行(BAC) 美國
美國銀行前身是成立于1784年的馬薩諸塞州銀行,后來改名為美國美洲銀行,再后來又改為美國銀行,是美國第二古老銀行。該銀行擁有資產規模超過2.2萬億美元,員工數量維持在20萬人以上。
最近五年年均營業額為1127億美元,其中投行業務年均營收為281億美元。
3、巴克萊銀行(BCS) 英國
成立于1690年,總部位于英國倫敦,是英國最古老的銀行,也是全球第一個運用ATM機的銀行。2013年,這家銀行因為涉嫌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而被英國金融監管機構起訴,這使得當年該銀行出現了極大危機,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只剩不到4萬名員工,目前大約9萬名員工)。
最近5年年均營收345億美元,其中投行業務貢獻了159億美元。
2、?摩根大通(JPM) 美國
小摩成立于1799年,總部在美國紐約,總資產2.62萬億美元,總存款高達1.5萬億美元,占美國存款總額的25%,在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擁有分行6000多家,員工人數接近26萬名。
最近5年摩根大通年均營收為1389億美元,其中投行業務貢獻464億美元。
1、高盛集團(GS) 美國
高盛集團成立于1869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于紐約,并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擁有員工約3.7萬人。
最近5年高盛集團年均營業額大約528億美元,其中90%來自于投行業務,高盛在投行中的地位始終都是風向標般的存在。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歡迎點擊關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