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曾這樣寫道,“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投資者通常都能打敗大部分專業的基金經理”,并且他推薦了不下10次指數型基金。
2007年底巴菲特以50萬美元為賭資在longBets網絡上發布“十年賭約”,內容是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工夫,假如對業績的衡量不包含手續費、成本和費用,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將超過對沖基金的基金搭配表現,職業投資經理人泰德·西德斯回應了挑戰。
十年期滿時,數據顯示,泰德·西德斯選取的5只基金在十年中有九年業績輸給了標普500指數,標普500指數十年累計上漲125.8%,而參與賭約的5只基金中表現最好的累計收益只有87.7%。
巴菲特推薦的指數基金到底是什么呢?我們首先從什么是指數聊起吧。
一、指數簡介
1、什么是指數?
指數,其實就是一個選股規則,它按照某個規則選擇出一籃子股票,由專業機構通過復雜的計算,得出一個代表這籃子股票的平均價格,然后用來反映市場上,這一類股票的價格水平。
我們把這個平均價格稱為“指數點位”,把放在籃子里的這些股票,稱為這只指數的成分股。
像我們常常看到說大盤3500點了,這里是指上證50指數的點數。指數能夠幫我們明白股市整體比昨天漲了多少。指數的誕生最早是為了衡量股市的價格變化。
2、如何理解指數
舉個例子:學校選取好學生有三個標準:語文90分以上,數學90分以上,英語90分以上。
小A(語文92,數學93,英語94)
小B(語文93,數學95,英語92)
小C (語文91,數學93,英語95)
他們3個的成績都符合三好學生的標準,因此就入選了。
而有一天小B由于玩游戲,期末考試成績下降,就沒有得獎了。而小D經過刻苦,學習成績符合標準,他就獲得了三好學生稱號。只要有了這個標準,就會不斷有符合的學生入選三好學生。而假如把他們的分數再加權平均一下,變成一個三好學生指數。這個指數可以反映出優秀學生整體成績的變化。就像空氣指數一樣,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指數明白最近一段工夫內空氣質量的變化。
另外我們可以以此來假設有ABC三家公司,在創建指數的時分總市值100億,以這個時分作為指數的起始點,那么設定點位數是100。過三年后這3家公司的總市值變為200億,那么以這3家公司編制的指數的點位數就是200。
3、指數是如何編制的?
以上證紅利指數為例進行說明:
(1)確認指數樣本空間
從上海證券市場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180只股票中篩選滿意以下條件的股票組成:
股息率:過去兩年連續現金分紅且每年的稅后現金股息率均大于 0;
年日均總市值: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在前 80%;
年日均成交額: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在前 80%。
(2)選樣辦法及指數計算
對這180個樣本空間的股票,按照過去兩年的平均稅后現金股息率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 50 名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
(3)定期調整
樣本調整工夫:每年 12 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個交易日。每年只調整一次。特別情景會臨時調整,如樣本退市的時分,會將其從指數中剔除。
4、如何查詢指數編制規則
可以通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網,輸入指數名稱。然后找到左邊的資料下載,點擊編制方案。可以依次找到樣本空間,選樣辦法和加權方式。
5、指數的作用
第一,實在地反映市場走勢情景。當投資者想了解股市的漲跌情景時,通過單獨的股票很難得出一個相對正確的結論,但假如有了股票指數,則完全不一樣。投資者查看股票指數的漲跌情景,就可以明白整個市場或板塊的漲跌情景。
第二,作為一種追蹤投資工具而存在。當市場上的投資者越來越熟悉到股票指數的作用,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按照指數的構成購買股票,這些基金的凈值走勢就會與股票指數保持一致。
二、指數基金簡介?
1、什么是指數基金?
指數反映的是一籃子股票的平均價格,這一籃子股票是按肯定規則或標準選出來的。比如滬深300指數,它對應的一籃子股票就是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上300只市值大、流淌性好的股票。
指數基金就是100%照著指數菜譜選公司,菜譜上說買誰就買誰,菜譜說買多少就買多少。相比其他類型的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更為被動,因而也稱為被動型基金。也就是說,指數基金是模仿指數建倉的基金。
股票指數是不能交易的,持有相似股票的指數基金卻是可以交易的。所以,當看上某一指數的走勢時,可以通過投資對應的指數基金來完成。
簡樸說就是我們在投資的時分,先去看哪個選擇股票的辦法比較好,就按照這個辦法去挑選一組股票去投資。那么這個選擇股票的辦法就是指數的編制規則。我們按照這個規則去投資了一組股票,就可以說是按照這個規則投資的一個基金,而規則就是指數編制的規則,所以就叫做指數基金。按照什么規則編制的基金,就叫做什么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等。

2、指數基金的特點
(1)費用低廉
像我們投資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中歐醫療健康都屬于主動型基金,都需要基金經理自己去考察公司,然后進行篩選投資。而指數型基金則不需要基金經理來去選擇公司,只需要按照指數里面篩選出的股票進行購買即可。所以一般來說指數型基金會比主動型基金每年少約1%的治理費。假如是投資10萬元,那么每年能少1000元的費用。
(2)業績透明度高
投資者看到滬深300漲了1%,那么自己投資的滬深300指數也能漲1%左右。而假如投資的是主動型基金,則漲了多少,只有在當天收盤后,通過基金公司給到的數據才明白漲跌數額。指數基金的業績透明度會更高。
(3)操作簡樸
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辦法簡樸,只要根據每一種股票在指數中所占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即可。合適剛入門,花費工夫精力較少的投資者。
(4)分散和防范風險
指數基金投資的股票比較分散,所跟蹤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在肯定程度上風險是可以猜測的。這就便于我們可以挑選在低估值的時分去購買指數基金,能有更好的利潤。
3、投資指數基金可能的風險
第一,指數基金屬于股票基金,熊市時可能遭遇較大的虧損。
第二,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誤差,會造成收益程度的誤差。
第三,指數基金規模的大小、工夫長短,也會影響它的收益水平。
三 、為什么可以投資指數基金?
1、市場總體向上
我們都明白,公司是有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假如我們買入公司股票,公司倒閉后,那么我們也會損失慘重。但是,假如我們買入的是指數基金,那么即便其中有幾家公司倒閉了,仍舊會有其他新的符合條件的公司補充進來。這就是指數,它只有標準,不斷地將不符合的公司踢出去,將符合條件的公司納入進來。
伴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股市必然會隨之整體上行,作為股市中各類股票運行參照標的的指數,也會不斷走高。短期看,指數可能會伴著牛熊行情波動,長期看好國運發展,那么我國各類公司也會發展壯大,指數就能上漲。
2、股價難以猜測
投資單個或者數個股票,他的波動會比較大。對于短線交易需要投資者具有強盛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交易經驗,而這又是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并不具備的。你不會明白一只股票的底在哪里,而指數的底則相對明顯,且從長期來看,指數是穩定上漲的。
3、主動基金戰勝被動指數難度較大
相比主動型的股票基金,指數型基金的操作相對簡樸很多。指數型基金的走勢基本上是與市場保持一致的。今年以來許多行業性指數基金跌幅超過30%,遠遠大于滬深300指數的跌幅。
四、指數基金分類
1、按復制方式分類
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它的使命僅僅是牢牢跟緊指數,在最大程度上跟蹤目標指數,最大限度地減少跟蹤誤差。較為保守,其表現好壞的衡量標準是對于目標指數的跟蹤誤差,最終的收益率并非主要的考核標準。
增強型指數基金:它的名字一般都是“**指數增強”。增強型指數基金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答應基金經理根據股市行情做一些主動操作,以提高投資回報,所以增強型指數基金對指數的跟蹤偏離度比較大。
2、按選樣方式分類
常見的選樣辦法有:市值選樣、股息率選樣、基本面選樣和波動率選樣等
(1)市值選樣
市值選樣就是把樣本空間里的所有股票,按照市值從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據自己需要的數量要求挑選排名靠前的股票,如滬深300,選樣條件就是將整個A股市場上按照市值大小排名選出前300只股票。
(2)股息率選樣
股息率是指上市公司分紅時,每股的分紅金額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股息率選樣其實是將樣本空間的股票按照過去的股息率由高到低進行排名,根據自己的數量要求挑選排名靠前的股票。
例如,紅利指數中的50只成分股,就是按照過去2年股息率的平均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后選出的前50只股票。
(3)基本面選樣
就是對公司的財務報表、所在行業、產品和市場、公司文化和治理層素質等情景做全面分析,最后得出的綜合評價。
根據基本面價值從高到低排名,根據自己需要的數量挑選排名靠前的股票。例如基本面50,就是將A股所有上市公司按照4個基本面指標綜合評估,并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前50名納入指數。
(4)波動率選樣
波動率是指股票價格的波動程度。波動率越高,股價波動越劇烈,收益的不確定性就越強;波動率越低,股價波動越平緩,收益的確定性就越強。
波動率選樣就是將樣本空間的股票根據波動率大小從低到高排名,挑選排名靠前的部分股票。
例如,上證180波動率加權指數,就是從上證180指數樣本股中,選取歷史波動率最小的100只股票組成的成分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