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疫苗概念很火爆,十分多投資者都對這個概念有投資,其中有疫苗概念的沃森生物,目前就有很不錯的發展潛力,緊接著就由我來闡述下沃森生物是否值得投資。在初次分析沃森生物前,我給大家分享一份整理好的生物制品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就能夠領取:
粗略的說明了沃森生物的情景后,下面將從亮點分析沃森生物值不值得投資。
【免費】測一測沃森生物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一:300142沃森生物股吧
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1年,是海內專業從事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藥品研發、消費、銷售的現代生物制藥企業,為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央。公司于2010年11月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上市。
二:沃森生物股份股吧
【機構追蹤】沃森生物獲63家機構、4大私募聯合調研 多個生物藥進入臨床實驗
第一財經財商APP機構追蹤欄目從機構調研和機構持股兩個角度對股票信息進行甄選,主要
因第一財經財商APP機構追蹤欄目是收費欄目,為保證付費用戶權益,一財網更新該欄目內容都不為當天及時消息,請投資者注重更新文章原發布工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更多出色內容可搜索
機構去哪兒?跟著機構調研的步伐,讓機構幫您選股。
5月18日起,《機構追蹤》每周一至周五將在天天上午9:00及時發送機構調研最新數據,將機構最新動態呈獻給投資者。
6月26日共有21家公司公告了機構調研信息。
其中,雙星新材(002585,股吧)(002585.SZ)在6月24日機構調研當天錄得漲停。
此外,沃森生物(300142,股吧)(300142.SZ)在6月24日獲得東方港灣、景林資本、從容投資、星石投資等63家機構抱團考察。
重點公司
沃森生物(300142.SZ):獲63家機構、4大私募聯合調研
調研機構明細:
Sinovo Growth Capital、愛港投資、北京宏道投資、博鴻投資、博時基金、承周資產、東北證券(000686,股吧)資管、東方港灣、東海資管、東吳基金、敦和資產、方略資本、富國基金(博客,微博)、光大資管、滾石投資、國海富蘭克林、國聯安基金、海通資管、合懿投資、弘尚資產、華安基金、華富基金、匯利資產、慧網基金、金元惠理、景林資本、巨杉資產、陸寶投資、洛博邁、農銀匯理基金、璞盈投資、浦銀安盛、普爾投資、齊魯證券資產治理、啟明創投、清華金控金信、廈門普爾投資、上海從容投資、上海大威德投資、上海里成、上海萬豐友方投資治理有限公司、上海湘禾投資、蘇州智銀、泰康資產、天風證券資管、天弘基金、通金投資、新天域資本、信誠基金(博客,微博)、星石投資、興業全球(340006,基金吧)基金、陽光保險資管、銀河證券、育迅投資、域秀資本、原點資產、長安信托、招商局資本、招商昆侖、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浙商基金、中國健康產業基金、中信建投、中信證券
調研干貨:
1、機構:赫賽汀等生物類似藥的臨床進展,未來的報批進度怎樣?
沃森生物:
最快的GB221赫賽汀生物類似藥目前處于臨床II期,計劃2015年底進入III期,已實現澳大利亞頭對頭I期健康人臨床實驗。
GB242 類克生物類似藥產品,上周已經獲得倫理批件。
GB232修美樂生物類似藥產品在韓國申請臨床,已于4月27日在韓國開始臨床I期研究。
2、機構:也有其他公司在做生物類似藥,嘉和與其他公司的差異化在哪?
嘉和競爭優勢在產品線、團隊、成本3方面。產品線:嘉和先做bio-similar,再做bio-better,再往下是創新藥,并布局多條產品搭配線,相對來講,嘉和的產品布局十分完整。
團隊:2010年之后海外專家團隊開始陸續回國。但嘉和生物從2008年就開始從海外引進專家團隊,在工夫上較早,做生物藥企業的團隊、產品和技術都需要工夫的積累,嘉和很早就形成了海外專家團隊,具有優勢。

成本:海內研發公司與國外公司不一樣,成本具有十分大的差異,最突出的一點與產品線有關,產品越多,平攤的研發成本就越低,嘉和具有產品搭配的優勢。另外,消費成本方面,消費技術越先進,則得率越高,嘉和的工藝和質量都比較先進,成本較低。
3、機構:嘉和未來上市后的生物類似藥,如腫瘤藥、類風濕藥等產品的未來市場定價怎樣?
首先,Bio-similar生物類似藥會比原研藥便宜,一般50-70%的定價比例是一個大概和合理的比例,而且伴著越來越多產品的上市,總量上升,市場量增價低的過程是一個大的趨勢,伴著國家越來越考慮民生,未來5-10年單抗有望納入醫保。
創新藥方面,每個產品詳細不一樣,具有肯定的差異化。
4、機構:嘉和對于注冊報批在仿制藥和新藥方面的考慮,需要購買新藥進行頭對頭比較有哪些方面的考慮?
沃森生物:
2015年2月28日試用版的《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點原則(試行)》討論有3年工夫,從嘉和第一個產品開始申報時,嘉和所有的臨床設想已經將指點原則考慮進去了,如已將歐盟的指點原則和美國的框架性草稿指點原則考慮進來,保證了無縫聯結,新的指點原則未出來之前,嘉和申報走新藥之路,新的指點原則發布后可按照新指點原則進行;嘉和第二個產品類克類似藥恰好趕在指點原則出來之時,可以按照新的類似藥指點原則執行,但在國家的新藥和類似藥的類別上,沒有將生物類似藥詳細分類,在臨床期間到消費批文期間,嘉和也會與海內同行推進國家的生物類似藥指點原則。
嘉和從GB221項目Herceptin生物類似藥開始即做頭對頭多對照,而不采用安慰劑,傾向于按照生物類似藥的指點原則做。
5、機構:資金對嘉和仿制藥頭對頭實驗(購買原研藥)的影響?
嘉和之所以先做前4個生物類似藥,已經為嘉和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之后是累加式的推進,再做Best-class創新藥,再之后做新靶點的藥物。
6、機構:II期到III期的臨床需要多長工夫?研發成本如何?
產品研發的幾個基本原則,一個是對照,另一個是漸進,再是與藥監部門的溝通。關于漸進,假如在藥學部分有十分好的數據支持,在臨床前有良好的相似性,臨床可簡化。臨床綜合來看,要入組多少病人,要走多長工夫,相似性的支持,實際上在臨床已經不是標準的I、II、III期,而是分為早期和晚期,并不是設對照肯定會增加成本,而是一個平衡點。
7、機構:嘉和在工藝方面的優勢在哪?
工藝連著消費,消費連著成本,在質量不變的情景下,嘉和追求消費的靈活性、可控性和產率。工藝的先進性詳細表現在,單抗的產出是14-15g/L,200L一個罐。抗PD1抗體從目前情景看,未來計劃也是14-15 g/L。III期臨床的產品要求最差為5 g/L,最好在10 g/L以上。嘉和下游大約回收產率在70%以上。整體來講,創新是單抗產品的要害和主要生命力。
8、機構:嘉和生物類似藥產品的II期到消費的工夫表怎樣?
現在的生物仿制藥,主要分早期和晚期,嘉和的Herceptin生物類似藥的臨床實驗最早,澳大利亞健康人臨床實驗的相似性已有數據。該產品目前處于臨床II期,計劃年底開始臨床III期,目前進展比較順利。
風險提示:本文對市場的分析意見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第一財經《財商》八大選股邏輯
第一財經《財商》是第一財經旗下專業投資者資訊服務團隊,穿越A股八年牛熊,關于投資邏輯最新思索濃縮升華為“八維立體選股體系”:財務選股、技術選股、賣方選股、買方選股(即機構跟蹤)、量化選股、事件驅動選股、牛散選股、大數據選股等八個維度的選股體系。
通過第一財經財商APP為投資者量身打造了一套投資學習進階體系:
股市實戰每天看;
機構動向周周追;
深度內參半月讀;
牛散布局季季跟。
假如您熱衷投資,請搜索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