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點半前集合競價來看,開盤后會有脈沖動能,脈沖完畢將繼承下探,或者先下探,其后拉起,出現急殺時,空倉或者輕倉的可以低吸手中個股或者看好的個股,上方關注3344~3350,下方關注3323~3317
大小資金的博弈是永恒的話題,廣大投資者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好像股價的運動是有“靈性”的,我們一買就縮著不動,以至下跌,而一旦賣了就會“嗖嗖嗖”上漲。盡管這是心理作用更強一些。賣掉的股票總會忍不住回頭去看看,繼承跌就美滋滋,看吧,我賣得對,萬一不斷上漲只能捶胸頓足。而買入的股票也是恨鐵不成鋼,期待總是買在起漲點,輕微多磨蹭兩天就急不可耐。但現實上,大資金和小資金自然是不一樣的,大資金不僅擁有對股價更大的影響力,要害消息等輔助信息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而小資金最大的優勢在于船小好調頭,可以快進快出,沒有流淌性的問題。而大資金的進出需要一個過程,買貨時需要緩緩買,不然股價直接拉上去了對于建倉成本是很大的壓力,而出貨也需要拉高,并在成交量火爆的時分出,否則可能會白忙活一場。
因而小資金必須利用最大的優勢,通過看見大資金進出不可避免造成的圖表信息,靈活進出,在大資金尚未出貨實現時先行落袋為安。
資金會造成許多波形和量峰的變化,之前我們說過了試盤波、震倉波等等,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脈沖波。
上圖為某股票的日K線走勢圖,圖中的均線分別為5日、10日、30日以及60日均線,其中紅色的為60日均線,也是我們對于中期走勢的重要參考。

上例中翻看歷史的分時圖,我們會發現期間有試盤波,震倉波等反映主力資金動向的波形。整體上股價先是順著60日均線不斷下跌,但下跌的動能逐漸減少,下跌減緩而成交量也較為冷清。
60日均線仍舊在股價的走勢起著壓制的作用,每次涉及也會較快回落,但經過多次博弈,股價也逐漸站上60日均線。
盡管好像波瀾不驚,但資金的變化卻悄然發生的改變。一個股票能不能上漲,其大多數籌碼在誰手中異常重要,底是害怕的籌碼瘋狂地甩賣出來的。
上面三個分時圖形是其上漲前經常出現的圖形,仔細的投資者會發現,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有許多單根的量峰,成交量忽然變大,而大多數時分成交清淡。這就是脈沖波。當股價的底部整理時,若脈沖波頻繁出現,而大多數工夫成交量較為冷清,一種很大的可能性便是:主力的控盤度已經不低了。
而后的走勢也驗證了我們的猜想,股價在整理后直接連續漲停。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在資金量和消息面不占優勢的情景下,圖表便是最好的幫手,而波形和量峰的觀測則是我們馳騁股市的利器。股市也猶如其他專業的工作,必須不斷學習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