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付天下pos機怎么樣?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支付行業不是一個暴利行業,也不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它是一個穩定的行業,只要不觸犯法律,就不會有人去破壞它。但是,假如你想從事這個行業,你必須具備肯定的專業知識,否則你很難勝利。因此,在挑選支付公司時,我們應當注重以下三點:首先,挑選正規的支付公司,不要相信所謂的“免費”。其次,挑選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這樣可以避免出現資金問題。
說起“支付第一股”、“愛給P2P做托管”,你會想到誰?在相稱長一段工夫內,匯付天下背著烙印在行走,而現在,是時分,拆解這兩個標簽,復盤匯付天下的業務架構和轉型路了。
“支付第一股”,在這個標簽背后,匯付天下自上市后,股價一路下挫,最新的表現較發行價幾乎腰斬,這也成了輿論直指新經濟軍團存在泡沫的論調基礎之一。
在“愛給P2P做托管”標簽背后,盡管匯付天下早已從賬戶系統直接輸出模式,轉向成為存管銀行提供技術的間接服務模式,但業界始終熱議其P2P存管業務的退出,畢竟對匯付天下的利潤影響多大、風險頻發下P2P存管是不是成立雞肋業務、目前匯付又在重點發展哪些新增值業務。
對此,券商中國記者實地走訪并采訪公司高管,提煉出相關要點,全面復盤匯付天下標簽背后的實在基本面。
線下POS收單萎縮,移動支付稱王
招股書顯示,匯付天下2017年處理交易規模在中國所有第三方支付中占2.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七。支付業務是匯付天下的主營業務,主要涵蓋POS、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和跨境支付四種。
該公司的招股書相關數據,也是對支付行業支付方式此消彼長的最好注解:
1.14萬億(截至2017年末)的總交易規模下,匯付天下線下POS交易量三年間下降了64.3%;互聯網支付增長了58.08%;移動支付則爆發式飆漲了750.4%至7577億。
匯付天下跨境支付業務的盤子還比較小,2017年交易規模只有49億元,但較前一年增長16倍。匯付天下對券商中國記者示意,今年前4個月,跨境支付已超過去年全年規模。
這樣的營收結構正如整個支付格局:線下POS收單萎縮,移動支付稱王。
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超70%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匯付天下2017年底未經調整后的營收為17.26億元,凈利潤為1.33億元。
各塊業務的貢獻度大致為:主營支付服務收入>金融科技服務(例如風控輸出)收入>備付金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如客戶實名驗證服務)。
其中,備付金收入頗為值得一提。從去年開始,央行便逐步上收支付機構的備付金,更在今年7月明確,到2019年1月14日完成100%集中交存。這對于支付行業無疑于投巨石入水。 備付金的上繳畢竟將如何影響支付公司收入?我們可從第三支付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中尋到端倪:
數據顯示,匯付天下備付金利息收入占比從2015年的734%劇降至40%,2015年時,匯付天下還處于虧損狀態,收入需刨除渠道傭金、銷售成本、向銀行銀聯支付的處理費、向第三方數據供給商支付的費用、支付終端采購和折舊成本,
備付金利息畢竟是不是肥肉,顯而易見。券商中國記者查閱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數據發現,支付機構交存至央行的客戶備付金,6月末的余額已經達到了5008.36億元,較今年初增長了304.65%。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損失的利息收入無疑正越來越大。

今年盈利會否延續穩健增速?匯付天下示意,若不考慮員工購股權計劃下購股權開支和一次性上市費用影響,預計集團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超70%。
兩條腿走路,小微和科技兩不誤
兌付風險頻發的眼下,匯付天下的P2P存管服務已經完全轉向——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示意,從直接提供賬戶系統,到向存管銀行輸出自己的支付技術和風控系統,間接開展這項業務。
“2013年時,我們不僅僅是做支付公司,還開始提供賬戶系統,包括充值、提現、分賬、記賬等功能,作為增值服務。這項業務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是很有價值的。到了2015年,我們動用了許多研發資源,針對網貸平臺的股東、實控人、底層資產等,利用爬蟲技術做數據風險預警。而現在,我們把這套系統輸出給了華夏銀行、上海銀行等,做科技輸出。”穆海潔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轉向的不僅僅只是網貸存管業務,匯付天下正在動流量變現的腦筋,開發新的盈利增長點——環繞小微收單商戶提供金融服務,同時做科技系統輸出。
也就是說,“小微”和“科技”,這兩個時下最主旋律的要害點,匯付天下也瞄準了。
首先是小微服務層面,匯付天下并沒有以自營資金做商戶授信,而是擔任導流商角色,設立了一個貸款超市平臺“SuPay”,向貸款機構推介小微商戶,并獲得傭金。截至2017年末,SuPay累計推介45000家小微商戶,幫忙發放小微商戶貸款2.69億元。同時,匯付天下也沒有放過小微商戶賬上的沉淀資金,為商戶提供了T+0的現金治理工具。
“我們是去年推出小微貸款導流服務的,以居間服務來提供,向貸款機構引流。我們的價值絕對不僅僅是渠道,我們在提供貸款分銷渠道的同時,還利用自己沉淀的龐大的商戶數據,完善了小微商戶的畫像。這對于貸款機構也是很有價值的。”穆海潔告訴記者。
科技輸出層面,穆海潔示意,匯付天下正式輸出的、有實際使用場景的包括風控信息查詢平臺(反欺詐)、聚合鑒權、數字化治理門戶三大類,這些都與匯付天下依托主營業務沉淀的商戶行為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等,有直接關系,也是現在各類型金融科技服務商爭奪的重點領域。
“作為獨立支付公司,匯付天下要做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我們在2017年投入了1.3億元在科技上,今年也不會少于這個數字。”穆海潔介紹到,匯付天下在加大科研投入。截至去年末,匯付天下員工數1000人,科技背景50%,科研人員37%,金融背景 31%。
目前,匯付天下已將生物辨認、行為畫像辨認等自主研發的技術,使用到了風控和反洗錢環節。尤其是在后者,意在提升在客戶辨認方面的效率和偵測能力。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有一種幸福習慣,叫做閱后點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