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康藥業實際控制人陳德康計劃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
文/每日資本論
控股股東質押近半股權。
這家總部位于平均海拔3700米的西南邊陲醫藥公司忽然升溫。
12月3日,靈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靈康藥業)股價高開上沖后飛快回落,并形成低位震蕩走勢,其量比一度排進A股前十,尾盤忽然快速拉升股價翻紅。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為9.15元,與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持平,總市值66.13億元。
上一個交易日,靈康藥業股價高開高走,并在開盤7分鐘就強勢漲停。這是16個月以來,靈康藥業收成的第一根漲停板。自2020年7月29日漲停后,靈康藥業股價就再也沒有涉及漲停板,直到現在。
從盤面上看,漲停板長陽穿透了所有均線壓制,讓股價回到了自2019年6月形成的低位震蕩箱體的中軌位置。復權看,靈康藥業的股價搭建了一個一年多的震蕩平臺形成了右肩走勢。技術面來講,未來,其股價或將上沖箱體上沿。
消息面,上個月底靈康藥業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5.25億元,擬用于海南靈康制藥美安消費基地建設項目(一期)。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的初始轉股價格為每股8.81元。該項目順利投產,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管線并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
更早的8月份,靈康藥業的全資子公司山南滿金擬與成都上錦南府醫院簽署《長期服務合同》。合同約定,山南滿金為成都上錦南府醫院藥品(特別藥品除外)、試劑、醫用耗材、辦公用品的采購、物流與配送等項目服務的提供商,期限三年,暫估合同總金額約9億元。
但公允地說,靈康藥業的基本面好像并不能支撐一場大行情。
公開資料顯示,靈康藥業前身為海南靈康制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2年10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8日,遷址至西藏山南地區,公司名稱變更為“西藏靈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12日,公司名稱變更為“靈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打產品涵蓋腸外營養、抗感染、消化系統領域,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氟馬西尼注射液等核心產品位列海內市場份額前三。其中,公司重點推廣的高毛利新品種,注射用石杉堿甲為海內獨家品種,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癥,市場空間超300億。
2015年5月28日。靈康藥業上市,每股發行價11.7元。靈康藥業實控人是陶靈萍,1970年出生,現居住西藏山南,現任靈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靈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20年10月20日,陶靈萍以35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1536位。
請注重,當年,靈康藥業的營收為5.51億元,凈利潤1.5億元。而2020年,其營收為10.01億元,凈利潤為1.6億元。今年三季度盈利不過7千多萬元,到年底,能否達到1.5億元都是個未知數。
換句話說,上市6年,靈康藥業盈利好像回到了起點。

假如看其扣非凈利潤情景好像更為糟糕一些。2015年靈康藥業扣非凈利潤1.31億元,之后除了2019年達到1.39億元外,其余均為超過2015年。2020年其扣非凈利潤僅為6704.44萬元。
進入2021年靈康藥業的情景仍未發生明顯好轉。一季度,營收2.74億元,同比增長5.5%,但凈利潤為3510.65萬元,同比跌46.82%,二季度持續下滑,營收同比微增0.88%,凈利潤同比跌9.84%;三季度全面下滑,營收同比下跌15.07%,凈利潤為7888.44萬元,同比下跌48.22%,扣非凈利潤同比下跌28.32%。
靈康藥業在財報中示意,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下降主要系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及收到產業發展扶持資金減少所致。
敲黑板!外界質疑靈康藥業盈利能力較弱的一個主要原因就來自其比較依靠政府補助。可以佐證的是,2017年和2018年是靈康藥業走上坡路的階段,分別完成凈利潤1.61億元和1.83億元,這兩年其分別收到政府補助為3429萬元、6506萬元。若去除這塊,其2017年和2018年分別完成凈利潤1.27億元和1.18億元,業績則同比下降了7.09%。
還有一個飽受詬病的是其銷售費用居高不下。2016年,靈康藥業的銷售費用為5438.63萬元,2017年飆升至5.39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達到12.15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125.48%,增幅超過一倍;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達72.80%。2019年后,其銷售費用開始回落。到2021年三季度,靈康藥業的銷售費用仍高達3.9億元。
銷售費用高通常是因為代理制入表的情景,其原因應是“兩票制”改革所推動,原來表外的收入和銷售費用入表,產生了收入高增,費用率較高的情景。而相關部門查賬目就是敲打藥企,以配合集采和集采擴圍。這也意味著,未來銷售費用虛高的公司經營壓力會逐漸加大。
不能不提的是,靈康藥業在2015年上市后,其控股股東靈康控股與成都桂溪地產簽訂協議,主要是靈康控股將投資南府醫院,約定由桂溪地產將南府醫院從非營利醫院變更為營利性醫院,并且將南府醫院運用的全部資產和南府醫院100%股權(出資權)、南府醫院資質及無形資產等全部注入四川華信惠康健康治理有限公司(以下稱“華信惠康”),再由靈康控股負責將華信惠康公司100%股權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增發上市,雙方享受同等華的證券條件。靈康公司為此受讓華信惠康60%的股權,受讓價格為6.3億元。
但這項本是你情我愿的合作最終演出成“武斗劇”。據媒體報道,2021年3月9日,靈康控股方面多人沖入工作地,搶奪了桂溪地產工作人員保管的南府醫院公章,在彼此拉扯之間,造成桂溪地產人員受傷,驚動了當地公安部門。此后不久,靈康控股方面拿著公章來到南府醫院要求進駐辦公和接手治理。
這樁奇葩的案件尚未最終結果,不過對于靈康藥業用5000萬定金收買營收10億醫院“蛇吞象”的故事,已有多家媒體報道,這里就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靈康藥業的募資次數與金額都不少,但部分項目“無疾而終”而被外界質疑。靈康藥業也對此進行了公告,并否認存在虛構資產、挪用資金等問題。
不過,靈康藥業在理財方面確實非常熱衷。比如,2016年7月18日其就公告稱,拿出部分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治理。此后,每年都在理財方面頻頻出手。2021年三季度,靈康藥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創了其歷史新高,達到了7.76億元,是2020年4倍以上。
難道,陶靈萍要將靈康藥業的未來盈利押寶在理財上?要明白,前三季度其凈利潤還不足8000萬元。
最后需要注重的是,截至三季度,控股股股東質押靈康藥業169,765,800股,占其持股比例的47.1%。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重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助點贊、轉發。十分感謝】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