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要發行流通就必然要有價格,股票定價的原理是什么?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一種可以領取利益的憑證,當投資者想要這份利益的時候就需要把股票買過來,交易的時候就需要股票具有價格,方便買賣。所以公司在發行股票上市之前需要把股票的價格定下來,這個時候就需要知道票面金額和發行價格,它們都是股票價值的不同表現形式。票面金額就是印刷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額,表示每一單位股份所代表的價格,所有股票票面金額的總和就是該公司注冊資本的總額。公司發行新股時,股票的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高于票面金額,但是不能以低于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
股票定價的一部分也是主要的一部分就是定發行價,股票的發行價需要考慮諸多因素,最后才能定出合適的價格。股票定價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要考慮供求關系,發行價低了,上市公司達不到融資目的,失去了上市的意義;發行價格高了,沒有人愿意買,同樣也融不到資。因此發行公司及承銷商必須要考慮盈利狀況,行業情形,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再定出合理的價格。總之就是,高了,投資者和承銷商覺得風險大利潤小,低了,發行公司籌不到錢,損害原股東的利益。股票定價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 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后利潤×發行市盈率。 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找一批投資者根據集體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交易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

股票定價要盡量避免投機,供求關系達到平衡,才能使得股票發行后,能夠穩定生存,投資者和發行公司也都能獲得各自相應的利益。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