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小伙伴滿腔熱血,或者是技術宅男,擁有滿級的專利,又或者有超級的思維,能夠在各種資源中游刃有余,但是,99%的創業者撐不過5年,死掉的原因占比最大的是“資金鏈斷裂”。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資金鏈怎么就會斷呢?這當然跟老板的財務知識匱乏有關,就像每次跟人聊天,問到利潤率,都要問問他們是怎么計算利潤率的,大家別笑,很多老板做了幾十年生意,都不見得會算利潤率。這里我不講利潤率,來個稍微高級點的,但是很容易理解的跟大家普及普及。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指標》:一、償債能力分析;二、營運能力分析;三、盈利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這篇先說說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知道這一點我想資金鏈也就沒那么容易斷了。
短期償債能力示例
【速讀】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A、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應大于2:1。反映企業短期內可以用來轉變成現金的這些流動資產有多少,它與短期內必須要還的負債的比值是多少。值越大,說明短時間內公司能夠拿出更多的現金用來還到期的負債。
B、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應大于1。流動資產包括了存貨,如果流動資產中存貨太多,短時間內是無法變現的,所以把存貨去掉,我們定義為“速動資產”,就是很快可以直接變現的資產,用它來償還負債就更加靠譜一些。
C、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在速動比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直接看看企業還有多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一部分是立即可以變現的,越多當然償債能力越強。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企業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實力;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有無足夠的能力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和利息。
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指標主要有: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即: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老板看不懂報表的,直接讓會計把這兩項數據報給你】
流動比率是衡量債務清償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風險的指標。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應維持在2:1左右,因此也稱為2:1比率。過高的流動比率,說明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的運用,如出現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等,資金周轉可能減慢,從而影響其盈利能力。有時,盡管企業現金流量出現紅字,但是企業可能仍然擁有一個較高的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即: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看不懂報表的老板,直接讓會計告訴你數據】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于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后的金額,包括貨幣資產、短期投資、應收賬款等。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差的一種,其變現不僅要經過銷貨和收賬兩道手續,而且存貨中還會發生一些損失。因此,在分析中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減去,可以更好的表示一個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應維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說明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作為保證。如果速動比率大于1,說明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短期債務,但同時也說明企業擁有過多的不能獲利的現款和應收賬款;如果速動比率小于1,企業將會依賴出售存貨或舉借新債來償還到期債務,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貨帶來的削價損失或者舉借新債形成的利息支出。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這項比率可顯示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即: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以上就是本篇的內容。
老板們只需要讓財務把《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發給你,上面的“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現金”、“存貨”等都標識的清清楚楚,自己把這幾個數據挑出來按照公式算一算就清楚。
下篇將說“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