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目前我國粗鋼產能全球居首,中國每年粗鋼產量占同期全球總量超過50%,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河北省是我國粗鋼產量第一大省,河北每年粗鋼產量占我國總產量超25%。當前我國正由工業化后期向后工業化階段過渡,鋼材消費量進入峰值平臺區。
鋼鐵產業鏈,上游礦石采選、中游冶煉和加工、下游應用及消費。鋼鐵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鐵礦石原料、焦煤、電力等,中國鐵礦石原料主要以進口為主;中游是鋼鐵冶煉和加工行業,鐵礦石原料冶煉為生鐵,再轉爐冶煉為粗鋼,進一步加工為螺紋鋼、線材、板材、鋼鐵管材、特鋼等;鋼鐵產業鏈下游主要是房地產和基建,兩者用鋼占比在50%~55%左右,其次是機械(15%~20%)、汽車(超過5%)、能源(5%左右)、船舶、家電、集裝箱、其他等行業領域。
黑色金屬處于地產趨弱、減碳控產、煤炭保供相互交織的漩渦之中,2022年供需雙弱格局下存階段反彈機會。在地產及出口均處于下行周期、地方債務拖累基建高度的背景下,2022年粗鋼需求總體將承壓運行;能耗雙控疊加環保管控趨嚴,鋼鐵供給預期將持續收縮;供給將跟隨需求,預計2022年將呈現供需雙弱的格局,鋼價和原料重心將整體下移。從節奏來看,上半年地產信用趨于寬松,財政前置將使得需求階段性修復,黑色金屬存在階段性反彈的機會。
粗鋼供應結構將優化,電爐鋼占比將顯著提升。目前我國電爐鋼產能占粗鋼總產能的比例僅為10.4%,而美國、日本、全球電爐產能占粗鋼的比例分別為比69.7%、24.5%、27.9%,相比之下,中國粗鋼供應結構有較大優化空間。另外一個角度,高爐每生產1噸鋼排放1.5tCO2,而電爐每生產1噸鋼排放0.6tCO2,大力發展電爐煉鋼符合“雙碳”政策,是能源轉型趨勢下的必須選擇。碳中和政策的推進,不僅加速了落后高爐產能的退出,同時也為更適應高品質鋼材冶煉生產的電爐產能發展提供了良機。

粗鋼需求結構將優化,建筑用鋼需求下滑,機械、能源、航天軍工用鋼需求具備較大增長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鋼鐵消費必然進入平臺期,以基建、房地產為主的螺紋鋼消費占比將逐步下降。建筑用鋼需求增速將在2022年見頂,此后不斷下滑,到2024年開始出現負增長。粗鋼需求將由之前的房地產拉動轉向制造業拉動,需求的重點鋼鐵品種也將由普碳鋼逐步轉向高端特鋼為主,這種需求結構的改變是和我國邁向高端制造大國的步伐相一致的。預計我國鋼鐵消費未來將以裝配式建筑消費的結構鋼,機械設備、汽車消費的板材為主,精密儀器、新基建、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消費的特種鋼材也成為鋼鐵消費的重要力量。
A股鋼鐵細分行業及所屬股票。A股鋼鐵行業共有44只股票,普鋼24只、特鋼13只、冶鋼原料7只。普鋼分為板材、長材、管材,分別是18只、3只、3只股票;冶鋼原料分為鐵礦石和冶鋼輔料,分別是有4只、3只股票。鋼鐵細分行業及股票如下:
重點個股方面:(1)受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加速,產能集中度和區域集中度提高的普鋼標的:寶鋼股份(600019.SH)、三鋼閩光(002110.SZ)、新鋼股份(600782.SH)、華菱鋼鐵(000932.SZ)。 (2)特鋼領域市占份額較大,并形成一定規模優勢的優質標的中信特鋼(000708.SZ)、方大特鋼(600507.SH),300 系寬幅不銹鋼行業龍頭,受益于產能高速增長,業績兌現確定的不銹鋼標的甬金股份(603995.SH)。 (3)受益于能源需求高增速和核電景氣需求的高端不銹鋼標的久立特材(002318.SZ)。 (4)受益于航天軍工景氣需求的高溫合金標的撫順特鋼(600399.SH)、圖南股份(300855.SZ)、鋼研高納(300034.SZ)。
行業指數走勢分析:① 鋼鐵行業指數在2019年5月初~2020年11月初,構筑了長達一年半的大底部; ② 在2020年11月初~2021年9月中旬是上漲階段,大幅上漲至2015年6月的高點,自低點至高點最大漲幅超160%; ③ 在2021年9月中旬上漲至1522點位,觸碰到2015年6月高量高位的大壓力位,行業指數直接牛轉熊,反轉下跌,2個月下跌35%; ④ 2021年11月中旬至今為橫盤震蕩走勢,壓力位1180點(短線)、1340點(中線)、1522點(長線),支撐位990點(短線)、950點(中線)、850點(長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