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悟空問答上回答了一道關于工會的問題,評論里的同志各種擠兌我,意思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工會如何不作為,哪里比得上人家西方國家的工會。。。。巴拉巴拉一堆。總而言之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對此我只想呵呵。因為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的工會比歐美國家的更合理、更人性化。
拿美國舉例,最近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制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福耀玻璃曹德旺說“美國制造業的衰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歐美工會的原因,歐美工會其實變相保護了那些不努力工作的人,形成“大鍋飯”,美國的工會制度已經不適合制造業發展了”。而我們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如果我們貫徹美國工會那套,那我們的優勢產業制造業何去何從。那些一味的吹捧歐美國家工會,抨擊國內工會的鍵盤俠,是不是該想想呢?再說吐槽國內工會是“后娘”的、懟工會不作為的你們真的了解工會嗎?
在中國,工會是根據中國的國情而變化的,也盡可能的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廣大職工不能拿加入世貿時候的工會工作職責來怒懟現在的工會。時代在改變、工會也在進步改變。
我個人的體會就是我們的工會工作雖然做的不夠完美,但也不是不作為的。比如說”三重一大”事項雖然有職工代表參加,但是話語權沒有體現出來,這個是做的不夠好的,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說為職工在合理范圍內謀求福利還是做到了,就比如我所在的小單位,省直工會專門有個APP,里面有維權站,困難幫扶、鵲橋會、就業所、讀書廊等等十幾個板塊,方方面面的為職工服務。就比如鵲橋會這個板塊,每年舉行好幾次相親活動,成功解決了上百個職工單身問題。
至于大家怒懟的工會會費收取問題和工會福利待遇問題我也為大家梳理一下:
一、工會會費
有人說工會只會收取會費,其實我們的工會會費收取職工金額真的很少,工會會費的組成由職工基本工資的5‰、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2%和其他經營收入、上級工會補助等等組成,我舉例我本人,我的基本工資2K左右,每月收取的會費4塊錢。由此可見工會活動資金更多還是企業承擔。
二、支出
工會經費主要用于為職工服務和開展工會活動支出。包括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業務支出

1、職工活動支出主要是指職工教育培訓支出、文體活動支出、宣傳活動支出、職工集體福利支出等等
文體活動支出方面,比如去年為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舉辦了“”活動,我們為參加活動的工會職工購買的服裝、道具,表現優秀人員也發放了一定的慰問品。
維護女性職工的權益方面,我們保證女性職工按時休產假,”三八節”也特地安排她們去春游或者休息半天。
職工集體福利支出方面,我們職工的婚喪嫁娶,退休離崗、逢年過節、職工生日,也按相關規定給予職工發放慰問品。比如上周職工老母親過世,我們按規定發放了1000元的慰問金。且每一位新入職的職工,我們都會為他們辦理工會卡,類似于一張銀行卡(只是不能提現),我們會國家規定發放法定節假日和會員生日慰問金。同時工會卡在工會APP上貸款裝修、購買家具等一律享受8.5折。
其他活動支出方面,主要是先進模范和職工療養補貼支出,去年我們就安排獲得“先進工作者”的職工去青島療養一周。
2、維權支出
包括勞動關系協調費、勞動保護費、法律援助費、困難職工幫扶費、送溫暖費等等。每年的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等活動我們都是要做的。每年上門慰問困難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活動,發放勞保服等等。
3、業務支出
包括培訓費、會議費、專項業務費,其中的專業業務費為職工建立圖書館、閱覽室和職工書屋等等。
所以我承認工會堅持服務職工的原則沒有變,只是形式更加靈活了而已,工會勤儉節約得原則也沒有變,都是專款專用,工會民主管理原則也沒有變,每年的工會經費收支信息都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
那些吹捧歐美工會為職工利益能站在企業對立面的人,請去看看曹德旺先生的訪談,再看看美國的制造業吧。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