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家有沒有發現,跟液晶面板有關的板塊都紛紛大漲,后臺也有小伙伴問華叔,是否要把手上的TCL、京東方A、合力泰都拋出。遇事不慌,我們先了解上漲背后的邏輯。
大漲原因跟昨天文末,蘋果MicroLED信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臺wan砸百億元擴大投資,鎖定Mini LED 與 Micro LED 這兩大新世代顯示器技術,并與晶電、友達合作,未來將供應 iPhone、iPad 等設備上使用。
目前,蘋果在臺團攜手中國臺wan LED 磊晶龍頭晶電、面板大廠友達共同投入研發。Mini LED、Micro LED 較現有的 LCD 與 OLED 兩大顯示技術具有更省電、薄型化等優勢,成為蘋果積極開發的新技術。
蘋果首款集成MiniLED顯示屏產品將在明后兩年陸續推出,MiniLED將是蘋果未來5年內的關鍵技術。
預計在2021、2022年,蘋果MiniLED設備出貨量有300%、225%的同比快速增長,甚至覆蓋更多的蘋果設備。
由于這次回調,受到疫情影響,消費電子的液晶面板相關板塊下跌幅度較大,而且最近回漲的力度也很弱。相信在這次消息刺激下,會有一個小幅的回升,至于持續多久,需要根據不同標的情況區別分析,這里就不展開去聊了,可以在留言區和華叔交流。
今天,華叔想繼續聊聊半導體的企業——華潤微,這是2018年國內銷售額前10的半導體公司中,唯一一家IDM模式為主的企業,也是國內IDM模式龍頭,最全面的國內功率器件廠商,國內營收最大、技術最領先的MOSFET產商。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華潤微電子早在2004年就曾在港交所上市,2011年完成私有化退市。近7年多時間過去,華潤微電子“卷土重來”,上市地點改為科創板。
華潤微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華潤,同時,國務院國資委持有中國華潤100%的股權。
中國華潤旗下包括華潤電力、華潤置地、華潤水泥控股、華潤燃氣、華潤醫藥、華潤啤酒等6家港股上市公司,以及華潤三九、華潤雙鶴、東阿阿膠、江中藥業等4家A股上市公司。華潤微電子成為中國華潤旗下第5家A股上市公司。
說華潤微之前,先解釋一下什么是IDM——
IDM商業模式是國際整合元件制造商模式。即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 全流程均自主生產。
目前, 華潤微主營業務可分為產品與方案(IDM模式)、制造與服務(代工模式)兩大板塊。
產品與方案業務:聚焦于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
制造與服務業務:領先的晶圓制造服務能力,是國內前三的本土晶圓制造企業。
主要客戶:海爾、美的、TCL、博世、光寶、MPS、芯朋微、中穎電子、艾為電子等。
應用領域:消費電子、電源、工業、電動自行車等。
一、產品與方案業務
主要由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構成。憑借產品及技術優勢,積累了世界知名的國內外客戶群。
1、功率半導體
功率半導體占據華潤微近2年產品與方案業務收入的90%,可分為功率器件與功率IC兩大類產品。
其中,功率器件產品有MOSFET、IGBT、 SBD及FRD,功率IC產品主要有各系列電源管理芯片。是國內營業收入最大、少數能提供-100V至1500V范圍內低、 中、高壓全系列MOSFET的產品廠商。IGBT銷售額2019年同比+45%,目前銷售額已達6000萬元。
功率器件產品
華潤微MOSFET 產品市場份額為國內第3
功率IC產品應用于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
(只要去到華叔聊5G首頁回 5G 即可得到最近投資標的)
功率IC產品
2、智能傳感器
智能傳感器主要可分為MEMS傳感器、煙霧傳感器與光電傳感產品等。
智能傳感器產品
3、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產品可分為人機交互MCU、計量計算MCU、通用型MCU等。應用于人機交互、消費電子、工業控制、計量計算等領域,具有產品線豐富、進口替代性強等優勢。
(只要去到華叔聊5G首頁回 5G 即可得到最近投資標的)
智能控制產品

二、制造與服務業務
主要提供半導體開放式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服務。華潤微擁有國內領先的晶圓制造服務能力,國內前3的本土晶圓制造企業。
晶圓制造:主要服務于自家產品的制造,產品以功率半導體與模擬IC為產業基礎,面向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終端市場。提供6寸、8寸的代工服務,在本土晶圓制造企業排名前3。
封裝測試:華潤微已與PEPINNOVATION共同投資設立矽磐微電子,發展面板級封裝技術。
掩模制造:該業務銷售額約占國內光掩模版總額的27%,在內資企業中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是國內最大的本土掩模制造企業之一。
制造及服務業務從2016年接近70%,下降至55.86%,這樣制造及服務、產品與方案兩大業務的收入更為均衡。
雖然制造及服務帶來的收入更高,但產品與方案則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且還在不斷提升,而且2018年甚至增長了50%,2019年年初由于行業景氣度下滑,導致收入、利潤有所下降。
不過,隨著國產化、還有半導體業務景氣度回升,產品與方案業務將恢復高增長。
在產品與方案業務方面,拿了士蘭微、華微電子、揚杰科技3家企業的營收作對比,華潤微比另外3家企業超出不少。
(只要去到華叔聊5G首頁回 5G 即可得到最近投資標的)
除了2016年,華潤微對晶圓制造生產線的投入造成虧損外,接下來的3年利潤不斷提升,尤其在2018年利潤增長超513%。
2019年,華潤微也是有所有所回落,扣非凈利潤不如揚杰科技。
毛利率、凈利率方面,還是揚杰科技和華潤微較為領先,不過從走勢來看,揚杰科技在下降階段,而華潤微在上升期。
從存貨金額來看,華潤微是最高的,但與凈資產占比并不高,僅占比10.78%。
(只要去到華叔聊5G首頁回 5G 即可得到最近投資標的)
華潤微的應收賬款近幾年增幅不算多,不過相比華微電子和揚杰科技略高。
華潤微沒有短期借款,而流動負債不算高,2018年末新增15億元的長期借款,是用以置換發行人向華潤集團的借款。
不過,華潤微的流動資金在今年一季度暴增了3倍,公司流動資金非常充裕。
晶圓、封測目前營收占比56%,產品業務占比44%,華潤微未來會成為一體化的產品公司,有望成品業務提升到50%,甚至60%。
特高壓、5G的投資將帶動半導體的增長。預計2025年5G帶動投資5萬億元,特高壓帶動相關投資累計超1.2萬億元。
預計2020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有6%左右下滑,整個市場容量在150億美元左右。但如果疫情能夠及時控制,在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7億美元。
從華潤微在手訂單情況來看,4、5月份產能比較飽滿。6月份訂單有不確定性,主要是晶圓代工業務的訂單這一塊,目前成品的訂單能見度高,代工這一塊主要是fabLess公司下訂單較前期保守,主要是受需求端的影響。
華潤微在電動車大概有60%的國內市占率。目前,電動車周期比較長的,兩輪電動車受疫情沖擊不大。華潤微現在從兩輪車慢慢擴充到三輪電動車和四輪電動車。
國內IGBT起步較晚,未來進口替代空間巨大,目前在軌交領域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和全面的國產化。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IGBT是電控系統和直流充電樁的核心器件,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IGBT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
1、京東618首日Apple產品成交額破15億。Apple品牌接連創下銷售紀錄:僅5秒銷售額就突破1億;5分鐘后,iPhone銷量突破3萬臺;全天成交金額達到15億。Apple產品京東自營旗艦店iPhone 11直降900元至4599元,iPhone SE系列低至2899元。
2、安車檢測:股東華睿德銀等擬減持公司4.11%股份。公司目前持股4.11%的股東華睿德銀及其一致行動人華睿中科,計劃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796.3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4.11%。
3、江鈴汽車:5月份汽車銷量同比+31.76%。今年5月份汽車銷量為29008輛,同比+31.76%;1~5月份汽車累計銷量為102001輛,同比-9.84%。
4、北上資金凈流入19.29億 中國平安凈買入9.75億。中國平安、京東方A、信維通信、招商銀行凈買入居前,分別獲凈買入9.75億元、3.39億元、3.01億元、2.93億元。五糧液、貴州茅臺、格力電器凈賣出分別為6.96億元、1.68億元、1.36億元。
5、中汽協:5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同比+11.7%。5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213.6萬輛,環比+3.2%,同比+11.7%,1~5月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計完成789.6萬輛,同比-23.1%。
6、全球智能手機Q1銷量下跌20%,三星華為蘋果跌幅最大。iPhone手機銷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8.2%,蘋果本季度銷售4092萬部iPhone,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4457萬部下降370萬部,市場占有率為13.7%。此外,其它廠商的數據也不容樂觀。整個一季度,智能手機市場都處于低谷,同比銷量-20.2%。
7、臺積電:3nm工藝如期在2021年試產。關于3nm工藝延期兩個季度試產的傳聞,臺積電方面回復稱,“目前一切按照計劃進行,3nm工藝如期在2021年試產,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產。”
8、光迅科技:產能已創歷史新高,華為是公司重要客戶之一。公司已全面復工,產能已創歷史新高。華為是公司重要客戶之一,在光有源器件、無源器件領域均有合作。400G光模塊目前有少量訂單。目前公司25G光芯片部分規格可以自產,已交付內部產品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