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團的故事,每次出現的時候,往往給人的感覺總是撲朔迷離,而每每出現新聞,都有點爆炸性的感覺,就比如說這次。外賣服務費降低,美團股價大跌1800億,餐飲實體店迎來春天?
先說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一個最新通知吧,近日,國家三部門聯合下發了一個文件,名為“關于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到若干政策》的通知”,此文件一出,美團的股價應聲大跌,跌幅高達14%,市值蒸發約為2214.96億港元(約1796.1億人民幣)。
這個通知到底是個什么意思,竟能導致美團遇到如此窘境?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這個通知的名稱,通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來個大概的端倪。《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很明顯,這是說服務業里面的“困難行業”,這是重點,下面要說的,就是這個“困難行業”里的餐飲業了。
接下來,在這個《通知》的相關條款中,具體提到的一條,那就是“國家將開始引導外賣平臺降低服務費收取標準”,說到這里,大家看明白了嗎?現如今,服務業里的“困難行業”是哪個行業?那就是餐飲業,而怎樣才能恢復和發展這個行業?那就要從“外賣”下手,如何從“外賣”下手?通知里說得很明確了,那就是“降低服務費”。
這整條思路和線索,大家仔細梳理一下,應該能看明白,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那就是:服務業里的餐飲業,現在已經舉步維艱了,很難了,而要想讓餐飲業繼續生存下來,怎么辦?那就要拿外賣開刀了,不然,餐飲業永無出頭之日。具體怎么辦?簡單,降低服務費。
說到服務費,這永遠都是美團不愿面對、卻始終無法回避的一塊遮羞布,為什么說是“遮羞布”?因為畢竟它還打著“服務費”這個所謂的名號,為什么還能當成一塊“布”?看起來好看罷了。實則呢,它的暴利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餐飲商家們的承受能力,這一塊的痛苦,這塊“布”,只有商家們自己明白。
我現實中有不少開餐館的朋友,對于這個服務費的事兒,我是太了解了,明明白白的,這里就大致敘說一下:
名為服務費,說白了就是商家賣餐,美團在里面抽點,最早的時候是6%-8%的抽成,這個時間堅持得還算長,最近幾年突飛猛進,有些新開的店鋪,已經到了30%的抽成,觸目驚心。

然而,外行人所不了解的是,這個30%的抽成,它可不是你飯店毛利潤的抽成,更不是純利潤的抽成,它是飯店營業額的抽成,這個就逆了天了。比如說,一盤炒肉絲,飯店賣給消費者是20元,別的你就別問了,你要先拿出來20元×30%=6元的服務費,先交到美團手里。
開飯店的人都知道,20元的菜,出去食材成本后的毛利,最多也就能剩10元,再除去人工、水電等等,也就還能剩個5、6塊錢,這個錢還不夠上面說的美團要求的6元的服務費,那商家還怎么再去生存了?不用多想,這是個1+1=2的問題。
最后的結果,只能有兩種:1,你要想干下去,只能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盡量用便宜的料理包,這樣可以生存下去,但敗壞了餐飲業的名聲;2,大不了不干了,我憑啥白白給美團打工?這樣的餐館,最終還是會被那些專做外賣的爛、破、小的餐館爭去很多訂單,舉步維艱。
這個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廣東餐飲協會下的聯合文件,都有記錄,我以前也專門寫過,見下圖。
第一種那樣的餐館我見過,后廚一片狼藉,口碑做臭了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第二種見過的更多,我很多朋友都是選擇遠離外賣平臺,當然,日子過得也是非常艱辛,但是,你沒有辦法。
現在兩大平臺,餓了么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未占先機,已經被對手撇去很遠。這就涉及到了一個話題,關于美團的這種光明正大的舉措,已既成事實。國家三部委聯合出手,這是在最恰當的節點,做了最合適的事。不然,餐飲行業該怎么辦?
關于這一塊,真不涉及線上還是線下的紛爭,普通消費者也是希望看到,有干凈衛生、能做出可口飯菜的傳統餐館,還在,同時也能享受到便捷、安全的外賣。花最少的錢,吃到最適合胃口的飯,傳統餐飲還要生存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