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估值畢竟要殺多少?
好多價值投資者將60倍市盈率作為不投資的上限鐵律,即無論任何公司動態市盈率超過60倍,果斷不投資。
然而事實中一些處于景氣周期下的一些成長股,動態市盈率卻很難低于60倍,殘酷的現實是,好多新上市的優質成長股,60倍市盈率起步持續高企,一路市值增長,而直到你等到它有一天變成25倍市盈率其實周期已結束,彼時的25倍市盈率買入,遠不如開始階段的60倍市盈率買入。
當然,堅守上面原則,可以減少投資風險,增加安全邊際,但也經常適得其反,比如地產和銀行股,14倍市盈率降到7倍也是腰斬,7倍還會降到3.5倍,又腰斬。
以上便是投資中估值的藝術體現。
說白了也輕易理解。因為總市值c=a*b
市值的增長c由兩個變量a和b構成,因此看估值(市盈率)c對市值的影響時,也肯定離不開歸母凈利潤b的變化,只有在b基本不變的情景下,才談得上c的高和低的絕對值變化是否有效。
假如a和b一起增長,就是我們聽說的戴維斯雙擊;
假如a和b一起升高,就是我們聽說的戴維斯雙殺;
假如a基本不變或增長確定且符合預期,那么b會如何變化,這是本文成文的初衷。
當然a不變或有肯定預期,肯定是有限的工夫內呈現,因為假如工夫跨度拉長,誰也無法猜測a的變化。
正好從2021年2月中到2022年10月末的這一段工夫,市場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探尋殺估值(市盈率)b能殺到多少的較理想市況,因為在短短的一年半工夫內,市場從極度熱潮走向極度低潮,且導致這個低潮的內外因素可謂是空前的,投資的內外環境也是艱難的,正好為我們考察殺估值的極限提供了參考。
還記得巴赫師在【巴菲特的衣缽繼續者】這篇文中曾提到:巴菲特對其繼續人的要求有三個標準:
第一,獨立思索;
第二,情緒穩定;
第三,對人性和機構的行為特點有敏銳的洞察力。
本文考察殺估值的“極限”旨在為上述第三點提供思索案例,看看在極端低迷的環境下,人性和機構行為對一些行業的個股殺估值到如何程度。
當然本文研究案例公司是有前提的,即在這一年半里:
公司的歸母凈利潤a基本不變或增長,但估值被殺;
都具備較長經濟發展前景的企業,看深遠前景和短期恐驚下的對沖結果。
一、醫療保健行業
首先來看醫療保健行業的幾家公司在這1.5年工夫內的估值變化。
考察期間里,醫藥股殺估值的時段基本小于市場的調整時段,其中美迪西、愛爾眼科、片仔癀和通策醫療沒有殺到50倍以下;藥明康德和智飛生物殺到了25倍以下。有五家公司高點時市盈率高達150倍+的,后視鏡看很具風險,而當時呢?
期間上述公司歸母凈利潤都在增長(通策醫療基本持平),參看文末完整表格。

二、白酒行業
再來看看高端白酒公司的期間估值變化。
有趣的是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高低點基本與整體市場同步(21/2/10或19到22/10/31)。很具玩味。
山西汾酒溢價最多,殺到37倍,茅臺殺到28倍,五糧液最弱殺到20倍。而期間凈利潤增幅都在25%+,洋河增幅最少25%,山西汾酒增幅最多51%,但看后面完整表格。
三、新能源賽道
再看看這期間適逢大時期景氣周期的光伏+鋰電賽道行業能殺多少?
考察新能源賽道投資者需要思索:在市場內外部環境低迷導致恐驚情緒占據主導地位時辰,那些行業景氣周期確定性很強,歸母凈利潤還能翻倍增長的公司估值如何表現,會被市場先生把市盈率殺到多少?
科技及TMT行業
該行業放在這里和以上三者不同,它們的凈利潤都是下降的。都是承受了戴維斯雙殺。反映在恒生科技指數連續兩年下跌三成多。
除了阿里提前見頂外,其他公司基本與指數高低點同步。
其中京東和美團由盈利變為虧損,市盈率不具參考性。騰訊期間歸母凈利潤的TTM值增長了7%,估值卻由39倍殺至9倍;阿里期間歸母凈利潤TTM由減少70%,估值從45倍殺至27倍。
騰訊此番調整歷時1.8年,市值下降79%,考慮TTM的時效,歸母凈利潤其實是由2021年末的2248億實際值降至預期2022年末的1141億,預計凈利潤降幅:49%,估值降幅77%,一個典型的戴維斯雙殺。
投資機會探討
投資者可以參照表格內公司,或者參看你手中的自選公司在這1.5年期間里的凈利潤增長情景和市盈率變化情景,看看哪些公司在極端低迷環境下市盈率殺不到50或60倍下方,哪些公司能殺到25倍下方,哪些以至殺到個位數。
思索它們背后的商業模式、商業周期、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長情景,從而對機構行為予以各行業公司的溢價程度有所定性認知,在下一次熱潮以及調整周期中有所經驗累積。
附表:上述表格的完整部分,包括高低點的歸母凈利潤和ROE。
當然殺估值是否已經結束還屬未知,但高低點的市盈率數值值得投資者思索,后視鏡看也有利于培養遠離貪婪與恐驚的心理能力。
值得戰略思索的要點:
高市盈率值更輕易出現戴維斯雙殺,低市盈率值不見得就會輕易出現戴維斯雙擊。低市盈率值且凈利潤大超預期的公司較輕易出現戴維斯雙擊。
市值中小規模,成長性確定性較高,且凈利潤基數還尚小的優質公司,市盈率難以殺跌到50倍以下。(當然這個公司的優質性研究有難度)
業績增長以及其確定性是抵御低迷市場的核心能力,沒有之一。
@今日話題
$我武生物(SZ300357)$$通策醫療(SH600763)$$隆基綠能(SH601012)$
來源:雪球-巴赫師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