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總結的四類原因是:質料因(matter)、形式因(form)、動力因(agent)和目的因(end)。
1、所謂質料因,就是是構成事物的材質或者基本元素。
2、形式因決定了一個事物的實質屬性,決定了一個事物畢竟是什么。
3、動力因,就是讓一件事情發生的動力。
4、目的因,就是一個事物所追求的目標。
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其實是從兩個維度解釋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
第一個維度是從事物內在的性質和外在的性質來看,質料因示意了內在的性質,形式因則代表了外在最終成為的形式。比如在就業和創業這個問題上,許多人的內在性質,也就是質料因,更合適為別人工作,而不是創業。一些創業的失利,就是搞錯了自己的形式因,放棄用打工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價值,盲目創業。
第二個維度是從目的和手段來看,動力因代表了手段,目的因代表了目的。比如,生存的目的是歡樂,而不是錢,錢只是完成目的的手段,假如為了獲得錢失去了健康和歡樂,反而得不償失。
接下來談談四因對我詳細做事情的啟發,比如讀書。

第一、我喜歡讀書嗎?能夠順應長工夫對著書本學習嗎?這是質料因,從身邊人的情景來看,大部分人其實都不順應用讀書這種方式來學習。
第二、讀書是一種學習方式,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除了這種方式以外,還有更常見的跟人學,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方式學習,避免讀成書呆子的情景。這是形式因的挑選。
第三、讀書的動力因。要想在浩瀚的書海中找到那一點價值本身就難,讀書要成為習慣,需要形成正反饋,讓讀書的動力持續下去,看序言目錄、聽書介紹、刷書技巧、以至是好的讀書裝備對增強讀書的動力都有幫忙。要堅持下去,需要找到自己的動力源。
第四、讀書的目的因。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改變這個世界,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通過自己的消化思索輸出,才能為自己所用。
總結,亞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論應用范圍還是很廣,當自己碰到長工夫解決不了的困難的時分,或者自己的生存和工作很久都沒有變化和進步的時分,我們可以用這“四因”來審閱自己。
祝進步!
20210324于索縣!
來源:雪球-新青年53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