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財富自由了,我就……”
?
省略號部分,請大家自行填充。我猜,你一定幻想過自己財富自由的那一天。
?
但財富自由哪有那么容易,如果沒有對財富自由的正確認知,你絕對不可能實現財富自由。
?
有一個現象,很多年輕人,90后甚至00后,居然能在短短幾年內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
這很恐怖,財富自由是很多人幻想了一輩子都沒做到的事,這些年輕人憑什么?
?
還有一個現象,以前那個能力與你相當,出身并不比你好,還沒你努力的同事,有一天突然年薪百萬了。
?
你一定滿腦子都是問號,為什么啊?
?
原因就在于,他們對財富自由有正確的認知,并付諸了行動,而你并沒有。
?
什么是財富自由?在眾多解釋中,我最認可李笑來老師對財富自由的定義:
?
所謂的財富自由,指的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
你可能會說,搞錯了吧,財富自由不是錢的自由,而是時間的自由?
?
這很可能顛覆你的認知,但你沒有看錯,上面這句話,就是對財富自由最本質的解釋。財富自由最重要的,不是財富,而是時間。
?
你去看所有實現了財富自由的人,他們是不是都把時間看得極為重要。
?
為什么?
?
因為時間是唯一的、每個人都相同、無法憑空創造的最稀缺的資源。
?
然而,大多數人每天的工作,都是拿著最稀缺的時間換取少得可憐的金錢。
?
明白了財富自由的定義,明白了時間的重要性,接下來才能談賺錢的4層境界,因為這4層境界,每一層都和時間有關。
?
當你考慮要不要換工作,當你思考未來的方向,當你幻想著財富自由,如果你理解了賺錢的4層境界,你就知道該怎么選擇了。
?
1
工作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的過程
?
你怕老板嗎?
?
你可能會說,這個問題還用問?當然怕,工資得老板發,老板是我的衣食父母。
?
怕老板是員工的基本心理狀態,這很正常。但有些人,并不怕老板,他們敢給老板提建議,敢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敢和老板吵架。
?
為什么?
?
因為他們并沒有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他們是用一種平等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和老板的關系,他們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知道這只是合作的關系而已。
?
你工作了這么多年,探究過工作的本質嗎?
?
所謂的工作,其實是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出售你的時間和能力,通過公司進行變現。
?
所以,你知道他們為什么不怕老板了吧,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
?
公司雇你,是因為公司需要你的能力,需要你的時間。而你,用時間和能力,換取金錢的回報。
?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算是進入了賺錢的第一層境界。
?
處于第一層境界的人,我稱為打工者,這也是絕大多數職場人士的身份。
?
所謂的打工者,其實就是單純的出售自己的時間,來換取老板的工資。他們的同一份時間只能出售一次。
?
典型的打工者思維是:我是給老板打工的,老板讓干嘛就干嘛,公司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出售自己的時間來換取工資。
?
他們更關心,老板給多少錢,錢什么時候到賬,年底獎金有多少,明年會不會加薪。
?
所以,處在第一層境界的打工者,會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單位時間所創造出的價值,以便換取更高的工資。
?
雖然提高自己單位時間所創造出的價值,線性的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想要財富自由,這還遠遠不夠。
?
所以,在第一層,我建議你不要待太久,否則會麻木,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工作多年,至今還停留在打工者這個層面,無法自拔。
?
2
你的成長才是你的第一目標
?
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
答案是,你的成長。
?
為什么你有10年經驗,卻成不了專家?
?
因為你陷入了低水平的重復,你用打工者思維,把1年經驗用了10年而已。
?
剛才說了,工作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的過程,所以打工者出力的程度是和老板給多少錢成正相關的。
?
他們只能被動的成長,不去碰新的事,不給自己招惹麻煩,在自己的舒適圈里呆著,每個月拿固定的工資就好。
?
但有些人卻恰恰相反,他們總是把很多有挑戰的事都攬在自己身上,主動尋求變化,做很多本職工作以外的事。
?
這類人通常會被人看成傻子,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老板就給那么些錢,你還要自己多干那么多的活兒,這不是傻又是什么?
?
TA真的傻嗎?當然不是,TA只是和打工者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比起每月的固定工資,TA更在意自己的成長。
?
打工者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被動的成長,而這類人,他們主動尋求成長,我把這類人稱為成長者。
?
兩者最大的不同,打工者給老板打工,成長者給自己打工。
?
所以,同一份工作,有的人卻能做到收入翻倍。
?
如何做?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兩次就好了:
?
一次出售給老板—— 因此獲得了工資;
?
一次出售給自己—— 因此獲得了成長。
?
成長者是賺錢的第二層境界——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兩次,一次出售給老板,一次出售給自己。
?
成長者所考慮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值錢,所以他們是給自己打工的,給老板打工只是順帶的事。
?
對成長者來說,工資并不是他們考慮的第一選項,他們更在意所做的工作,能不能給自己帶來知識、經驗、技能的積累,進而產生復利效應,在未來產生更大的收獲。
?
這其實就是投資思維,把一切都投資到自己的成長中。
?
投資的本質,是跨時期的收益最大化,以及風險最小化。
?
這個跨時期,包括現在,也包括未來。所以,投資你的成長,是在投資你的未來。
?
社交媒體上有一個著名的勵志公式:
?
你每天成長1%,一年后,你就成長了38倍;
你每天倒退1%,一年后,你就成了渣渣。
?
?
盡管這個復利公式是勵志公式,真實情況卻根本做不到。但是,這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方式,一切的成長都需要你時間的積累。
?
為什么做不到?
?
所謂的復利公式,其本質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循環。
?
?
你每天的進步不可能每次都能加強到明天的工作,所以肯定做不到。
?
雖然做不到,但卻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事值不值得做的判斷方法,可以從價值和復利這兩個層面來判斷。
?
價值,對應著當下,可以是心智、情感、身體和物質等層面,復利,對應著未來,指現在做的事對未來有沒有價值。可分為4個象限:
?
高價值、高復利:鍛煉身體;找到真愛;習得一種思維模型。
?
高價值、低復利:買當季流行衣服;玩手機游戲;看網絡小說。
?
低價值、高復利:學習寫作;讀哲學書;刻意練習一個技能。
?
低價值、低復利:漫無目的的刷微博;關注各種明星的離婚新聞;窺視陌生人隱私。
?
毫無疑問,你一定要選擇高復利的事做,不管現在的價值是高是低。
?
你要選擇一份工作,就可以用這4個象限來做判斷。
?
如果這份工作不能給你帶來高復利,那不管老板給再多的錢,我勸你都不要做,因為在工作中,成長,才是你該考慮的第一目標。工作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成長。
?
如果這份工作沒有成長,那你只是在廉價的出售自己的時間,是一個打工者。
?
所以我不會建議別人下了班后還去兼職開個滴滴,因為這不能給你帶來高復利。
?
就好像餐廳里的年輕服務生,端出來的是飯菜,端進去的是青春。
?
沒有任何歧視,這只是現實。現在很多所謂的白領其實也是一樣的,每月上著固定的班,領著固定的工資,本質上,和端菜的服務生,沒任何區別,都是打工者思維。
?
最近幾年流行一種叫做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指一個人做多份工作,來獲取多份收入。
?
很多年輕人都心向往之。
?
但你可別被表象給迷惑了,那些盲目跟從的人,根本沒有明白斜杠青年的本質是什么。
?
我要告訴你,斜杠青年不是目的,而是結果,是你能力到達了一定水平過后,發現好多事都可以做。
?
這只是你同一種能力的不同表現方式而已,但很多人,把斜杠青年理解成了兼職,去做了很多事,但這些事卻沒有內在聯系,并不能給你帶來成長。
?
切記,斜杠青年不等于兼職。
?
前段時間,甲骨文裁員900人。
?
為什么?
?
這就是打工者的命運,沒有投資思維,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跨時期的收益,因為沒有成長,就只有少的可憐的工資收入,而風險卻達到了最大。
?
所以并不是時代拋棄你,時代一直在進步,而且從來沒有停過,唯一的解釋,就是你自己拋棄了自己,放棄了成長。
?
3
賺錢的最正確姿勢是躺著
?
第一層境界——打工者:同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
第二層境界——成長者:同一份時間,出售兩次。
?
第三層境界,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就是把你的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我把達到第三層境界的人,稱為IP者。
?
如果說,打工者是給老板打工,成長者是一半給自己打工一半給老板打工,那IP者就完全是給自己打工了。
?
那如何做到把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呢?
?
舉幾個例子。
?
薛兆豐老師是北京大學的經濟學教師,以前在學校上課,但后來,他在得到APP開設了一門叫做《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的音頻課,至今已賣了40萬份。
?
從央視出來的樊登老師,創立了樊登讀書APP,每周通過視頻解讀一本書的精華知識點,至今已有1800萬用戶。
?
從新東方出來的李笑來老師,2005年寫了本書《TOEFL 核心詞匯21 天突破》,2007年寫了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這兩本書,至今依然暢銷。
?
不管是薛兆豐、樊登還是李笑來,他們所創造出的價值,都是一次創造、永久收益,只要創造完成,以后所花的時間,幾乎為0.
?
你可能會問,這些人都是頂級的大咖,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
那我再舉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到的例子。
?
PPT應該是每一個職場人士都必備的技能了,但你每天用這項技能都只是為了給客戶演示,給領導演示,你有沒有想過用它來賺錢?
?
有個人叫馮注龍,90后,通過制作PPT模板,連續3年獲得WPS年度最佳設計師稱號,光靠PPT模板就年入百萬了。
?
這還沒完,這哥們又跑去開了一門PPT的課程,教別人怎么成為PPT大師,現在他已經年入千萬了。
?
同樣一個技能,你只是停留在“用”這個層面,但有人的想法就不一樣,TA會把這項技能的核心提煉出來,然后出售給更多需要的人。
?
這就是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的例子,有人說30歲后,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追求“睡后收入”,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要創造完成,即使是躺著睡覺,也能把錢掙了。
?
你是不是也想達到這種境界,那該怎么做?
?
前提是,你得先成為一名成長者,成長不僅僅只是在公司的行為,每個人的業余時間,才是真正拉開差距的時候。
?
還是回到工作的本質,工作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的過程,你提供的價值,是真正被需要的,不僅被需要,而且還有很多人需要,你才能把它賣出去。
?
所以,要做到IP者,有三個步驟:
?
首先,你得創造獨特的價值,被人需要,而且是一次創造,終身受益;
?
其次,你得被很多人需要;
?
最后,你得找到需要你的人。
?
4
用錢買別人的時間是最劃算的買賣
?
第一層境界——打工者:同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
第二層境界——成長者:同一份時間,出售兩次。
?
第三層境界——IP者: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
?
到了第三層境界,你發現你自己的時間價值已經到頂了,同一份時間已經出售多次了,還能怎么提升?
?
這也就是賺錢的第四層境界——用錢買別人的時間,創造了價值,然后再賣出去。
?
我把這類人稱為資本者,有兩種典型的人群:老板和投資人。
?
老板買員工的時間,創造產品或服務,然后賣出去;而投資人買的是老板的時間。
?
所以說到底,還是時間的買賣,只是到了第四層境界,時間是別人的時間。
?
這個境界的人,經常用錢買時間。
?
你去觀察就會發現,為什么老板要請助理、要有司機、要坐頭等艙?
?
因為他們覺得值啊,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時間,所以他們考慮問題是從時間角度來考慮,而不是從錢的角度來考慮。
?
他們把瑣碎的事交給助理,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這事在他們眼里,是劃算的。
?
還有的人,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也請了代駕,為什么?因為他們可以在車上休息,或者處理一些更重要的事。
?
這些都是在用錢買別人的時間。
?
5
普通人在復利效應下會積累成奇跡
?
為什么現在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了?
?
原因是現在的成功案例太多了,大家都在宣揚成功,這并沒有錯,但是在看的人眼里,就會不自覺的和自己做比較。
?
越比較,就越有壓力。
?
適當的壓力其實是好事,但如果壓力變成了壓垮你的重物,那就太不劃算了。
?
別人的成功,其實是因為TA在成功之前,就已經找到了方法,并不斷的努力,所以你只看見了TA成功的結果,而沒有看見TA成功前的迷茫與焦慮。
?
就好像現在的朋友圈,所呈現的,都是美好的一面,都是一段時間內,某個精彩的瞬間,但那些不美好的一面,那些傷心難過,那些痛哭流涕,你是看不到的。
?
所以,你不要因為別人的結果,而打亂了自己的步伐,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的。
?
這篇文章,雖然說的是賺錢的4層境界,但我最想告訴你的,并不是賺錢,而是成長。
?
你只有成長了,你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被更多人需要,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
賺錢只是結果,成長才是原因。
?
所以,多一些耐心吧,現在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成長。
?
普通人,在沒有資源,沒有背景,靠知識、經驗、技能的積累,再有一些耐心,才是唯一的出路。
?
這其實就是復利效應。
?
復利效應被愛因斯坦稱為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跡,只要你有著復利思維,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復利曲線的拐點,很快就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中,而且,會比你預估的時間,還要快。
?
很多事情,都是堅持到了拐點,才會爆發出效果:
?
胡煒煒做了10年的汽車記者,才創辦了摩拜;
?
六神磊磊在新華社做了8年記者,才踏入自媒體行業;
?
papi醬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學生,在網上發布了幾千條視頻,才開始火起來;
?
連岳從2002年開始,就已經成為了全職寫作的作家。
?
所以,多一些耐心和堅持吧。
?
那些創業成功的人,都是創業了很久的老手了,只是以前的積累,你沒有看到而已,你看到的,只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
再說,那些失敗的案例,因為你看不到,所以無感,但是失敗的案例,比成功的,多到你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步。
?
很多人其實并不是沒有積累,只是在還沒有等到拐點的時候,就放棄了。
?
得不到任何反饋,這個時候,唯一的反饋只能是自己,你只能篤信自己。
?
在商業上,有一個著名的三級火箭戰略,這是從火箭的設計原理借鑒過來的,火箭是靠自己把自己給推起來的。
?
而在商業上,三級火箭具體如下:
?
第一級,搭建高頻頭部流量;
?
第二級,沉淀用戶的商業場景;
?
第三級,完成商業閉環。
?
我知道你沒看懂,舉個例子,360的第一級火箭是免費殺毒工具,第二級火箭是從免費殺毒工具變為安全網絡平臺,第三級火箭就是它最終承載的商業閉環,從安全瀏覽器和網址導航的廣告收入,獲得企業的經營利潤。
?
其實,賺錢的4層境界,也是符合三級火箭的原理,從打工者,到成長者,到IP者,最后到資本者,都是一級一級自己把自己給推起來的。
?
所以,現在在哪一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推自己。
?
我以前挺理想主義的,認為做事考慮錢,是一個很俗的事,但現在我不這么認為了,雖然現在我也挺理想主義,但對錢的認知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
?
賺錢,并不是為了享受虛榮,而只是不想被社會的慣性所控制。
?
錢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但能夠讓你擺脫很多痛苦。生在地球上,人是社會性動物,有些宿命,終究逃不掉,唯有正面面對。
?
舉個例子,在你沒錢的時候,如果你的家人生了重病,會是什么感覺?
?
所謂的自由,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社會的自由,一種是精神的自由,錢能給你帶來社會的自由。
?
雖然錢很重要,但你不能把你的目光盯在錢上面,而要把目光盯在創造價值上,還記得上面說的工作的本質嗎?
?
你越想靠近錢,錢反而會離你越遠。
?
你應該把目光放在成長上,放在創造價值上。還是那句話,賺錢,是結果,而不是目的。
?
火箭把自己推上天空,并不是飛得越高越好,而是為了把一顆星星掛在天空上。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