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的投資者經常說,要投資成功,就要克服人性,很多人把人性理解為貪嗔癡慢疑,也就是佛家說的五毒。其實,要克服這幾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能完全克服這五毒,基本上就成佛了。那么,人性到底是克服哪些方面呢?人性的特點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這才是需要克服的人性,也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行為。
?
在職場和社會中,我們會發現:每年收益一次的是老板、高管,每月都有收益的是普通員工,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做小買賣的,干完活就有收益的是臨時工。機會和收益的大小與它們的數量成反比,與結算周期成正比。每天都出現的機會,它的收益一定很小。遍地都是的機會基本上是留給收破爛的;而越是大的機會、超高的收益,可能要幾年才能等到一回。
?
同理,當股市眼花繚亂,貌似到處都是機會之時,市場上也同時充斥著喧嘩與騷動,而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浹背的身影,基本上都是散戶。他們爭先恐后搶著入市撿錢,最終可能被人給“撿走”了。
?
市場越到高處,越是熱鬧,留給小資金的機會貌似越多(今天買明天就賺錢了),而此時,大資金差不多已經在結算;越是在市場底部,越是低迷,小資金越找不到機會,因為沒有買完第二天就有進賬的,不是套牢,就是“橫死你”。但恰恰在這個時候,才是大資金的機會,他們的收益日在未來很遠的地方。
?
窮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區別是,窮人每天都在找機會,一天沒有收益他就會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有收益——即所謂的細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機會其實并不多。所以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準備和等待。
?
要想有富人的心態,首先要改變內心的結算周期,不要為每天都有的小收益沾沾自喜,也不要為找不到小收益惴惴不安。
?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小錢來的很快。因為總是能夠很快地來點小錢,所以總是沒有大錢。窮人眼尖手快,所以經常表現出小聰明;富人動作遲緩,經常顯得笨拙,但事后才知道那是大智若愚。窮人不吃小虧,經常占些小便宜;富人經常吃些小虧,占的卻都是大便宜。
?
有英國人做了一個社會學實驗并得出結論:決定一個人成就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遞延享受。”
?
這個實驗很簡單:叫來一堆小朋友,來來來,有糖吃,給你們兩個選擇,可以現在立刻得到一塊糖,或者等上一個小時拿兩塊糖。小孩子選完后,按照選擇的結果分成兩組,進行長達幾十年的對照觀察。
?
幾十年后發現:選擇等上一會兒拿兩顆糖的人,成就明顯高于那些立刻拿一塊糖的人。
?
因為這些人能遞延自己的享受。
?
能忍住立刻吃糖的欲望,就能忍得下性子念書,就能熬得住時間做事,來換取未來更大的成就。
?
記得“中興事件”里刷屏的那篇文章嗎?——“芯片不是由一群窮人發明的……”
?
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遞延自己的享受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
但這種等待畢竟是痛苦的,是反人類天性的,
?
人性的特點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
?
可惜能做到的人總是那么一小部分,
?
所以這世上的成功者永遠是少數。
來源:818期貨學習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