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問,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更確切的說,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相關基金,投哪一類更值得投資呢?這是一個有趣而又爭議很大的問題。
2015-2019這五年,滬深300指數收益大幅超過中證500指數收益。比如代表中證500指數的南方中證500指數基金,最近五年收益基本為零。而代表滬深300指數的華泰百瑞滬深300指數基金最近五年收益35%。是不是滬深300比中證500更值得投資呢? 但是如果拉長時間,2009-2019這十年,中證500指數從2200點到5000點,漲幅127%。 滬深300指數從1800到3900點,漲幅116%。
如果考慮滬深300分紅超過中證500,兩者基本漲幅相同。 滬深300指數從設立開始的2005年到2019年,約15年時間,指數從1000點到3900點左右,復合回報率9.5%。考慮分紅因素,大約在11%左右。
中證500指數從設立開始的2005年到2019年,約15年時間,指數從1000點到5000點左右,復合回報率11%。考慮分紅因素,大約在12%左右。
從收益率的角度看,雖然中證500指數收益更高,但是兩者的差距不是非常明顯,如果考慮到中證500的波動明顯超過滬深300指數,一方面投資的體驗更差。
一方面想象一下,投資者很容易在高點買入,可以說中證500指數的風險更大。這里還是指數。個股的波動和風險就更加夸張了。這也是筆者不太建議中小投資者參與中小股的原因。
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兩者最近五年收益率的差異那么大呢?
主要是因為2015年出現過一輪短暫牛市,中證500為代表的中小股被過度炒作,2016年以后一地雞毛,最近幾年都是指數都是在消化原來的泡沫。那個時候泡沫有多大?
2005-2019 中證500指數, 2014年6月的起漲點估值PE約26倍,2015年6月,牛市頂點估值PE約83倍,估值漲了3.19倍。理論上說,就是你投資一家公司要83年才能回本。很多人認為,用PE給公司估值并不合理。高成長股和高科技股應該擁有高估值。確實PE估值有很多缺陷,不過對類似中證500一類的指數,用PE估值,還是可以衡量指數目前是否明顯具有泡沫,比如2015年和2008年,PE高到80倍,甚至100倍。
事后都表現,無論是2008年或2015年,中證500指數之后都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消化過高估值。
滬深300指數2014年6月的起漲點PE約8.9倍,牛市最高PE約18.25倍,估值漲了2倍。所以相比于中證500以后四五年的調整幅度要小很多。
所以滬深300或中證500是不是有投資價值,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其估值處于什么樣的水平。明顯過高的估值,有巨大的估值調整的風險。明顯過低的估值,有很大的估值修復的機會。
指數估值的高低對于其后市的表現有重要影響。 目前估值水平怎么樣呢?
很明顯,無論是滬深300指數或者中證500指數,市盈率估值均處于歷史底部區域位置。我們不確定估值什么時候上行,上行的力度多大,但可以說,目前上行的空間和概率遠遠大于下行的空間和概率。這是比較兩個指數的第二個角度。 第三個角度,我們可以把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理解成兩只股票。通過這兩只股票的股東投資回報水平的高低,來判斷他們的投資價值。
凈資產回報率ROE是反應公司給予股東回報的最佳指標。滬深300指數長期ROE水平在10到15之間,目前在11左右。
而中證500指數長期ROE水平在5到10之間,目前不到7。也就是說,長期滬深300這只股票的給予股東回報是要超過中證500這只股票。 股東回報高固然重要,也就是說企業的質地好固然重要,但是我們買的時候的價格怎么樣,直接關系到實際回報的高低。 投資實際回報可以用ROE/市凈率來評估,這個數值越高,說明回報越高。數值越低,說明回報越低。假設股票ROE為15%,市場給予1倍市凈率的估值,那么年投資回報率就是15%。假設股票ROE為15%,市場給予2倍市凈率的估值,那么年投資回報率就是7.5%。
目前2019.12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的市凈率分別是1.33和1.77,所以持有滬深300指數的理論投資回報率是每年11.3/1.33=8.5%,持有中證500指數的理論回報率是6.66/1.77=3.8%。長期以來,中證500指數的實際回報超過10%,遠遠高于中證500指數的理論回報。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呢?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中國股市自成立以來到現在投機性還是非常強,一個證據就是資金量不足20%的散戶群體貢獻了超過80%市場交易量。機構的交易周轉率也非常高。
根據上海證券報2019年報道,我們偏股基金換手率加權平均自2011年以來基本維持在200-400%之間。
另外剛發行上市的股票市盈率就非常高。所以市場容易給予偏高的估值和定價。也就是說,中證500指數里面,投資者所賺年化11%,其中企業盈利回報是3.8%,其中市場估值是7.2%。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擴大以及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逐步占據主要地位,估值整體趨向下行。
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滬深300還是中證500指數的估值,從2005年以來到現在,估值中軸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
滬深300已經到達合理的區域。如果以上推斷合理的話,中證500指數估值從長周期看存在估值重心下移需求。 這樣看起來,滬深300指數長期投資回報并不遜色于中證500指數,波動的風險比中證500指數更低,長期投資回報確定性更強,是穩健投資者的首選。
不過考慮到中國證券市場仍處于發展階段,即便中證500指數估值長期仍有下行過程,這個過程可能也不是三五年就會完成。
可能要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目前中證500指數的估值處于歷史以來的最低水平,所以仍具備不錯的配置價值。投資者可以根據風險偏好在兩者之間進行搭配。穩健投資者可以高配滬深300指數相關基金,積極的可以多配一些中證500指數基金。
來源:十三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