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我們交了五險一金。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占工資的5%-12%之間。一般個人和企業各承擔一半。五險是指社會保障的醫療、生育、工傷、失業、養老保險。這幾年出現的六險,就是比五險多一個補充醫療保險。各地名稱略有不同,但有很多地方叫長期護理險。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六險一金的各種險種:
目前,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累計工齡滿10年即可退休。從事高空高溫等特殊行業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工作滿10年的,可以退休。
退休后,我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就是我們在工作時繳納的養老保險。
以上海為例,單位繳納12%,個人繳納2%。然后每年4月1日,醫療資金會從個人的醫保卡里打進來。進來的錢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個人繳納的2%,一部分是公司繳納的12%。然而,并不是所有由公司支付的部分都將記入個人的醫療保險卡。按照個人年齡和上海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率繳納。34歲以下者,費率為0.0%。35-44歲,比例為1%,45歲至退休,比例為1.5%。
所以我們每一個上班的人,基本上都是醫保卡里有錢,平日里可以用來門診急診,去外面藥店買藥。如果生病住院,這筆錢也可以用來支付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
此外,退休人員的醫保卡也每年資助,具體如下:
退休至74周歲的,按上年度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計發;
75周歲以上的,按照上年度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5%計發。
但是退休后要享受醫保,需要交20年醫保,和養老保險不一樣。
從這里可以看出,年齡越大,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從醫保卡里能拿到的錢越多。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下降,疾病會增多,相應的醫療費用也會更多。
當然,如果你去昂貴的私立醫院,或者主動要求其他特別貴的服務,是不在報銷范圍內的。
除了報銷生孩子的費用,還可以申請生育津貼,計算方法為: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30產假天數。
從這個公式來看,生育津貼的高低不是由自己的工資水平決定的,而是由整個公司的平均工資水平決定的。公式中的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
當然,生育津貼是有上下限的,不能高于本市職工月工資的3倍,也不能低于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也就是說,生育津貼最高可以拿到本市平均工資的3倍,最低可以拿到本市平均工資的60%。
但事實上,工傷無處不在。除了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發生的工傷,在工作時間前后與準備或收尾有關的工傷,外出工作發生的工傷,甚至上下班途中發生的工傷也算工傷。當然,職業病更是工傷。
工傷認定需要寫申請表,提供首診診斷證明。所以醫生在初診時詢問受傷原因時,一定要如實告知時間、地點、發生了什么等等。
一旦鑒定成功,可以獲得醫藥費報銷(一般是工傷全部報銷,不同于醫保部分報銷),以及一定的經濟補償(停工期間的工資、傷殘補助等)。).
這是否意味著在支付社交se之后
「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列舉了幾種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解除時,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或者辭退,用人單位違法或者違反勞動合同,導致勞動者辭職。因上述情況造成失業的,職工有權申請失業保險。
所以,要想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滿足以上條件。那么,我們一般能收到多少呢?和這個個人繳納社保的年限有關。以青島為例:
累計繳費1年,領取3個月;2年的,可以領取6個月;繳費3年,領9個月;交4年,拿一年;繳費滿5年不滿10年,領取1年半;繳費10年以上,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2年。
至于一個月能領到多少,不同城市不一樣,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區縣能領到的數額也不一樣。比如青島市南、市北等七個區一個月1337元,平度、萊西等三個區一個月1211元。
上海全城都一樣。區別是領取失業的月份。1-12月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標準為1895元,3-4月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標準為1516元。如果是長時間收到,也就1240元。
先說殘疾:
是指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身體或精神傷害,導致喪失生活或社會能力。
按照國際標準,吃飯、喝水、穿衣、排便、洗澡、上下床、走路等六項指標中的一項或兩項做不到就算輕度殘疾,三項或四項做不到就算中度殘疾,五項或六項做不到就算重度殘疾。
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無論是請人在家照顧,還是留在療養院讓機構提供照顧,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長期護理保險就派上用場了。
它和前面提到的醫保有什么區別?醫療保險是治病吃藥,長期護理保險是護理,比如請保姆、住療養院的費用等。但是和醫保一樣,也是報銷性質的,有一定的報銷額度,并不是全部報銷。比例一般在70%-90%。
p>長期護理保險具體怎么扣,個人多少,單位多少,是否是強制繳納,每個城市都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查詢自己城市當地的情況了解下。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相比于社保,公積金有點像存款,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部分,都會一起進入個人的公積金賬戶里。個人可以用來還房貸、付房租,公積金貸款的利息也遠低于商業貸款。
以前,公積金的提取難度較大,許多不想在工作地買房的人,就覺得這個錢放著不能動有點浪費,現在提取方式很簡單,很多城市線上就能操作,所以確實可以把它當存款看待了。
總之,無論是五險一金還是六險一金,都是企業應該給員工繳納的,且員工就算在試用期,也是要繳納的,不能因為各種理由拒絕給員工繳納。
作為個人,入職之后,一定要去社保和公積金平臺查看一下自己的繳納情況,如果單位沒給上社保和公積金,可以督促企業盡快辦理。
如果看到社保和公積金繳納基數不符合要求,比如說遠低于自己的工資水平,也是可以找企業反應,要求按照實際工資水平繳納,不然,老了以后的退休金、以及現在的公積金都會低很多,非常吃虧的,職場不易,大家多留個心眼吧。
相關問答:六險一金是指什么?
是滴,通常而言,六險一金相對于五險一金多出一險——補充醫療很多小伙伴可能對補充醫療比較陌生,不過這也無須在意,細心的小伙伴在網上求職時,經常會看到某些公司招聘福利待遇欄目標注有“六險一金”,在面談時有的公司HR在介紹企業福利時有時也會提到六險一金。so 既然補充醫療是企業福利,why很多職場朋友都不知道呢?由于補充醫療不同于基本醫療保險,是不通過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而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的。是在單位和職工參加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后,由單位或個人根據需求和可能原則,適當增加醫療保險項目,來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的一種補充性保險。大家都知道基本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障是非常有限的,醫保報銷中報銷比例也不是很高,相對于目前動輒幾千上萬的醫藥費,著實讓很多人頭痛,特別是在治療過程中涉及到一些進口藥或者其它的費用,基本醫療保險是沒法報銷的,因此補充醫療保險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漏洞。
這些年來,我們交了五險一金。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占工資的5%-12%之間。一般個人和企業各承擔一半。五險是指社會保障的醫療、生育、工傷、失業、養老保險。這幾年出現的六險,就是比五險多一個補充醫療保險。各地名稱略有不同,但有很多地方叫長期護理險。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六險一金的各種險種:
目前,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累計工齡滿10年即可退休。從事高空高溫等特殊行業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工作滿10年的,可以退休。
退休后,我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就是我們在工作時繳納的養老保險。
以上海為例,單位繳納12%,個人繳納2%。然后每年4月1日,醫療資金會從個人的醫保卡里打進來。進來的錢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個人繳納的2%,一部分是公司繳納的12%。然而,并不是所有由公司支付的部分都將記入個人的醫療保險卡。按照個人年齡和上海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率繳納。34歲以下者,費率為0.0%。35-44歲,比例為1%,45歲至退休,比例為1.5%。
所以我們每一個上班的人,基本上都是醫保卡里有錢,平日里可以用來門診急診,去外面藥店買藥。如果生病住院,這筆錢也可以用來支付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
此外,退休人員的醫保卡也每年資助,具體如下:
退休至74周歲的,按上年度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計發;
75周歲以上的,按照上年度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5%計發。
但是退休后要享受醫保,需要交20年醫保,和養老保險不一樣。
從這里可以看出,年齡越大,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從醫保卡里能拿到的錢越多。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下降,疾病會增多,相應的醫療費用也會更多。
當然,如果你去昂貴的私立醫院,或者主動要求其他特別貴的服務,是不在報銷范圍內的。
除了報銷生孩子的費用,還可以申請生育津貼,計算方法為: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30產假天數。
從這個公式來看,生育津貼的高低不是由自己的工資水平決定的,而是由整個公司的平均工資水平決定的。公式中的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
當然,生育津貼是有上下限的,不能高于本市職工月工資的3倍,也不能低于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也就是說,生育津貼最高可以拿到本市平均工資的3倍,最低可以拿到本市平均工資的60%。
但事實上,工傷無處不在。除了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發生的工傷,在工作時間前后與準備或收尾有關的工傷,外出工作發生的工傷,甚至上下班途中發生的工傷也算工傷。當然,職業病更是工傷。
工傷認定需要寫申請表,提供首診診斷證明。所以醫生在初診時詢問受傷原因時,一定要如實告知時間、地點、發生了什么等等。
一旦鑒定成功,可以獲得醫藥費報銷(一般是工傷全部報銷,不同于醫保部分報銷),以及一定的經濟補償(停工期間的工資、傷殘補助等)。).
這是否意味著在支付社交se之后
「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列舉了幾種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解除時,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或者辭退,用人單位違法或者違反勞動合同,導致勞動者辭職。因上述情況造成失業的,職工有權申請失業保險。
所以,要想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滿足以上條件。那么,我們一般能收到多少呢?和這個個人繳納社保的年限有關。以青島為例:
累計繳費1年,領取3個月;2年的,可以領取6個月;繳費3年,領9個月;交4年,拿一年;繳費滿5年不滿10年,領取1年半;繳費10年以上,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2年。
至于一個月能領到多少,不同城市不一樣,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區縣能領到的數額也不一樣。比如青島市南、市北等七個區一個月1337元,平度、萊西等三個區一個月1211元。
上海全城都一樣。區別是領取失業的月份。1-12月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標準為1895元,3-4月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標準為1516元。如果是長時間收到,也就1240元。
先說殘疾:
是指因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身體或精神傷害,導致喪失生活或社會能力。
按照國際標準,吃飯、喝水、穿衣、排便、洗澡、上下床、走路等六項指標中的一項或兩項做不到就算輕度殘疾,三項或四項做不到就算中度殘疾,五項或六項做不到就算重度殘疾。
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無論是請人在家照顧,還是留在療養院讓機構提供照顧,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長期護理保險就派上用場了。
它和前面提到的醫保有什么區別?醫療保險是治病吃藥,長期護理保險是護理,比如請保姆、住療養院的費用等。但是和醫保一樣,也是報銷性質的,有一定的報銷額度,并不是全部報銷。比例一般在70%-90%。
p>長期護理保險具體怎么扣,個人多少,單位多少,是否是強制繳納,每個城市都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查詢自己城市當地的情況了解下。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相比于社保,公積金有點像存款,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部分,都會一起進入個人的公積金賬戶里。個人可以用來還房貸、付房租,公積金貸款的利息也遠低于商業貸款。
以前,公積金的提取難度較大,許多不想在工作地買房的人,就覺得這個錢放著不能動有點浪費,現在提取方式很簡單,很多城市線上就能操作,所以確實可以把它當存款看待了。
總之,無論是五險一金還是六險一金,都是企業應該給員工繳納的,且員工就算在試用期,也是要繳納的,不能因為各種理由拒絕給員工繳納。
作為個人,入職之后,一定要去社保和公積金平臺查看一下自己的繳納情況,如果單位沒給上社保和公積金,可以督促企業盡快辦理。
如果看到社保和公積金繳納基數不符合要求,比如說遠低于自己的工資水平,也是可以找企業反應,要求按照實際工資水平繳納,不然,老了以后的退休金、以及現在的公積金都會低很多,非常吃虧的,職場不易,大家多留個心眼吧。
相關問答:六險一金是指什么?
是滴,通常而言,六險一金相對于五險一金多出一險——補充醫療很多小伙伴可能對補充醫療比較陌生,不過這也無須在意,細心的小伙伴在網上求職時,經常會看到某些公司招聘福利待遇欄目標注有“六險一金”,在面談時有的公司HR在介紹企業福利時有時也會提到六險一金。so 既然補充醫療是企業福利,why很多職場朋友都不知道呢?由于補充醫療不同于基本醫療保險,是不通過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而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的。是在單位和職工參加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后,由單位或個人根據需求和可能原則,適當增加醫療保險項目,來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的一種補充性保險。大家都知道基本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障是非常有限的,醫保報銷中報銷比例也不是很高,相對于目前動輒幾千上萬的醫藥費,著實讓很多人頭痛,特別是在治療過程中涉及到一些進口藥或者其它的費用,基本醫療保險是沒法報銷的,因此補充醫療保險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漏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