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之際,基金清盤再掀起了小高潮。
2021年12月至今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清盤基金的數量達到34只,業績表現不佳、規模過小是主因。
進一步拉長時間看,在基金數量突破9000只的龐大體量下,基金產品創新和迭代的速度同樣也在不斷加快,清盤則是促進優勝劣汰的有效方式。
Wind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至今,全市場共有64只基金清盤。其中,自2021年12月以來的一個來月里,清盤基金數量達到34只,超過2021年11月和10月清盤基金總和(30只)。
具體看,34只清盤基金中,有26只為主動債基或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有16只基金產品不及業績比較基準,占比為61.54%。例如,1月5日,前海聯合基金發布公告稱,新疆前海聯合泓旭純債1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了關于終止該基金合同的議案。該基金成為2022年以來首只清盤基金。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基金數量快速增加,清盤速度也在提升。
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這三年間,清盤基金數量逐年上升,分別為132只、173只、249只。以2021年情況來看,權益類基金清盤數量有130只(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清盤數量分別為38只和92只),占比達到了52.21%;債券型基金清盤的有110只,占比44.18%。
2019年-2021年基金清盤一覽表
從清盤原因看,249只基金中,有131只基金因資產規模原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被清盤,其余118只基金則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而清盤。根據相關規定,開放式基金若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或“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
李高認為,迷你基金的長期存在,是對基金公司投研資源的無謂損耗。對基金公司而言,清盤長期業績不佳的迷你基金,是優化投研資源的必要手段。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