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有關ema均線指標和實戰方法,下面將從理論到特性,到實戰做一個全面解析,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1、什么是EMA?
線都是由點連成的,均線也不例外。以60日均線為例子,把最近的60個交易日的k線收盤價加在一起,除以60,得到一個平均價,這個平均價就是一個點。時間往前推進,每天都會有一個新的平均價,把所有的均價連到一起,就變成了一條線,這條線就均線。
這樣的均線就是MA(Moving Average),全名是移動平均線,也被稱為SMA(簡單移動平均線)。而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全名是指數移動平均值,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MA是用每天的收盤價來計算簡單的平均值,而EMA是需要給每天的最高最低等價位數值做一個權重處理后,再平均計算,EMA更具有平均價值一些。
2、EMA有什么特點?
EMA最大特點也是由于它的計算方式導致的,因為后期的k線價格在計算均價時,比重更大,所以相同參數EMA比MA更加貼近行情,更加平滑,產生的變盤信號、交易信號也更加激進。
大家看一下示意圖

在圖中藍色的均線是EMA120,紅色的均線是SMA120。在下降的走勢中,藍色均線EMA處于紅色均線SMA的下方,而到了上漲的趨勢中,藍色EMA的又在紅色的SMA上方。都是120的參數,EMA更貼近行情。
EMA和MA該怎么選擇呢?
因為EMA更加平滑,更加貼近行情的特征,所以實戰中產生的變盤信號和交易信號也更加激進。在采用完全相同的方法交易,使用EMA會更加激進地入場,也會更加激進地出場,甚至產生的交易信號也更多。如果你是一個偏激進的交易者,EMA更加適合你,如果你在交易中更偏向于保守,就選擇MA。
3、EMA該怎么使用?
因為EMA也是MA的一種,所以使用的方法同MA是完全一樣的。下面我簡單跟大家講2種。
(1)使用EMA作為支撐和壓力位進行交易。
均線是有支撐和壓力作用的,尤其是在趨勢行情中,k線會回撤,均線獲得支撐之后,再次走出趨勢。
大家看下示意圖

圖中是EMA50均線。圖中左邊下跌趨勢中,行情不斷地向上回踩均線,獲得壓力后繼續下跌,圖中右側行情是多頭的上漲趨勢,行情回踩均線,獲得支撐后上漲。
注意點:
A:確認趨勢以后再使用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
B:均線參數不宜使用太小的,30以內的均線都很貼近行情,變盤比較快,實戰中交易頻率偏高,不利于執行。
(2)使用EMA的金叉和死叉做為進場信號。
金叉和死叉是均線最經常用到的交易方法。在趨勢明確的時候之后,可以在均線金叉后做多,均線死叉后做空。
大家看示意圖。

圖中左側是4小時級別的歐元兌美元k線圖,價格經過大幅下跌之后,向上回調并形成二次探底的走勢,二次探底回落黃金分割61.8%的支撐位。回落到位后,切換到15分鐘的級別,形成金叉之后多單進場。
注意:因為是作為進場信號使用,均線的參數不能太大,以EMA30以內的均線參數為宜,否則信號會嚴重滯后,錯過盈利。
來源:百家號-八位數花園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