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紡織原材料之一,其價格波動影響著整個紡織業鏈。今年7月,國內外棉花期貨行情出現大幅上漲,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局面?又將對紡織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本文將就此展開探討。
一、棉花期貨行情7月行情穩中上漲
7月份,我國現貨市場棉花平均價首次突破20,000元/噸大關,而期貨市場也跟隨上漲。截至7月28日,鄭州交易所主力合約CF2109收報14,300元/噸,較6月底上漲約10%;上海期貨交易所主力合約TF2110收報19,660元/噸,較6月底上漲超過15%。與此同時,美國紐約交易所的棉花期貨價格飆升至高峰,其中10月份交割的主力合約連續八個交易日都在75美分/磅以上。
二、背后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全球棉花價格的飆升呢?產業專家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全球棉花供應短缺。全球范圍內的天災、疫情等因素導致眾多產區的棉花產量大幅下降,進而引發市場供需失衡。
2.美國棉花遇“出口危機”。由于中美關系緊張,中國成為美國棉花出口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近期中國海關扣留美國棉花的數量明顯增加,導致美國棉花出口量大幅下降,造成行業內部短缺,價格水漲船高。
3.紡織品需求復蘇。隨著各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消費者對服裝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逐漸回升,進而帶動對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量增長。

三、影響分析
與棉花相關產業將面臨哪些影響呢?
1.紡織公司成本上漲。由于棉花作為紡織原材料的最主要來源之一,其價格上漲會直接導致成本提升。這或將進一步壓縮紡織公司的利潤空間。
2.棉花出口量將減少。受中美貿易爭端影響,我國對美國棉花的依賴度明顯下降,而且美國棉花出口量也在減少,這將對整個棉花市場產生波及效應。
3.新型材料或將受到青睞。在棉花價格上漲的背景下,尋求替代原材料或成為一個解決之道。例如,由塑料垃圾等生產的再生纖維、竹纖維柔性板等材料或將得到更多應用。
四、結語
總體來看,本輪棉花價格上漲的原因復雜,經濟全球化和地緣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雖然當前局勢看起來危機四伏,但行業內部也應認識到,遇強則強,積極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益才是長久之計。另外,在目前全球疫情形勢還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加大對相關行業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