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零元理財課(零基礎投資理財課)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零元理財課
《一個普通人怎樣早早賺到 100 萬,每個人都可以》
這篇文章在我初學理財時讀過,當時深深的震撼到了我,所以想拆讀給大家聽。
你們有些可能沒讀過會想問死胖子是誰,他又是怎樣的人。
其實,死胖子很普通,普通的家世,普通的學校,普通的工作,就像我們每一個人。
讓我們來看一下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富翁的~
他的第一步是設定目標
據我所知,死胖子心里一直有一個目標,畢業后10年賺夠100萬
不過相比這些問題,我更多的感覺是別說在那個學生時代,即便是工作后的幾年,也很少有人規劃自己的財務
并把財務的目標當成人生的階段目標去落實
死胖子這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大學時代就設定了這樣一個畢業后10 年內賺夠 100 萬的目標,可能他就會像大多數人一樣混下去,渾渾噩噩,沒心沒肺。
這時候可能有小伙伴會說了,我才 19 歲,還沒畢業呢~沒錢理財
看過小狗錢錢的一定知道,只有你想得到,才會擁有,但是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一點一滴的靠近。
他的第二步是儲蓄
死胖子家住在相對富裕的南方,每個月有2000生活費
他那個時候每個月限定給自己花1500并以此為樂,每月剩下500,攢一個學期是2000
著名的哈佛教條有一條,先把每月收入的 30%存起來,剩余的再消費
也許你覺得100 塊沒什么,但每個月100,一年就是1200,10年就是12000,
再小的雪球,那也是雪球~也是可以滾的~!如果加上投資,錢其實會累計的更快
每個月多花 200 和少花 200,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就像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可能也就是每天多吃了一口與少吃一口在日積月累下形成的差距。
兩種思維:一種是先存錢,然后花剩下的。另一種是先花錢,然后把剩下的存起來。

沒做過的人看似沒有區別,但真的那么做以后,區別真的很大。
儲蓄不僅僅只是表面的大錢小錢的問題,更深層次是人生的機會成本的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叫機會成本呢?
比如你今天很想吃炸雞+啤酒,但是又很想吃酸辣火鍋,可是你的食量就這么大,吃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就吃不下了。
如果你選擇了吃麻辣火鍋,那沒有吃的炸雞+啤酒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反之亦然。
其實,人生中的機會成本那可就不是吃炸雞還是吃酸辣火鍋這么簡單的了。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考慮去留學或者換工作,但是你身上卻羈絆著各種消費貸款,你會有底氣去做這些事嗎?
所以呢,很多時候在面臨這些人生選擇的時候你只能被動退縮,很可能你以前的一個沖動消費的就是你現在換工作的一個機會成本
所以,那一點看似不多的儲蓄帶來的不只是表面的金錢數字,重要的是它還可能是一次擺脫現狀的機會。
文章的最后死胖子和他的妻子雙雙辭職去追求他們的生活,他們積攢的機會成本發揮了價值。
這些機會都是他慢慢堆砌出來的,一點點地延遲著自己的滿足,尋找更高性價比的東西。
也許你覺得你現在沒錢沒辦法投資,就不用學不用想,但與此同時你也只能在一次次的機遇面前,無奈地說,我不會。
死胖子的第三步也很值得學習
是對待消費的態度
死胖子認為:買房、投資、創業或者讀書在他看來都優先于買車。
當然不是反對大家買車哈,這里只是說這個消費分析方法
因為我也了解車對于工作、生活有時的確是必須,我們之前也講過,車用的好,也可以是資產。
所以這又回到了之前我們強調的,區分必要、需要和想要
如果車屬于必要,那你買,如果僅僅是需要,那我建議你可以想想有沒有更高性價比的交通方式可以替代~讓自己的消費理性一點兒
以上就是有關“零元理財課(零基礎投資理財課)”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