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集成電路企業如何認定?集成電路就業方向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集成電路就業方向
本科的話就業可以干很多,但是都不是核心,要是研究生畢業一般都會是搞集成電路設計,可以去intel ,AMD等大公司,
2,中國各大城市有什么知名的集成電路企業
有很多的地看你是需要做什么產業或者產品,是民用還是軍用。或者是下游商家想找供貨商生產企業的話,知名的都是海外的,臺灣那幾家還勉強算是小有名氣的。IC這塊在國內太缺了,主要貿易集中地市長三角,北京,深圳這三塊地方。
3,集成電路需要認證嗎
一般的民營集成電路產品不需要認證。要獲得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資格是需要認證的,可以享受國家的一些企業優惠政策。高質量等級的集成電路產品需要得到用戶單位的認證,比如軍品及以上等級。樓上的我暈。人家設計集成電路,protel要了干嘛啊。線路設計會用到:matlab、spectre、hspice、hsim等版圖設計會用到cadence的版圖設計工具。
4,什么是ic是什么行業
IC與CI的區別。----------------------------- IC設計,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或稱為集成電路設計,是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工程學的一個學科,其主要內容是運用專業的邏輯和電路設計技術設計集成電路(IC)。 專業知識 IC設計涉及硬件軟件兩方面專業知識。硬件包括數字邏輯電路的原理和應用、模擬電路、高頻電路等。軟件包括基礎的數字邏輯描述語言,如VHDL等,微機匯編語言及C語言。作為初學者,需要了解IC設計的基本流程:基本清楚系統、前端、后端設計和驗證的過程,IC設計同半導體物理、通信或多媒體系統設計之間的關系,了解數字電路、混合信號的基本設計過程。----------------------------整體形象的塑造——CI設計 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字面意思“企業識別”)的縮寫 CI是一種系統的名牌商標動作戰略,是企業的目標、理念、行動、表現等為一體所共有的統一要領,是企業在內外交流活動中,把企業整體向上推進的經營策略中重要的一環。CI設計的底流是企業基盤整體的主腦部分。企業實施CI戰略,往往能使企業組織在各方面發生積極性的變化,從而綜合作用于企業的相關組織和個人,產生全方位的功效。CI設計時60年代由美國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廣泛推廣和應用,它是現代企業走向整體化、形象化和系統管理的一種全新的概念。其定義是:將企業經營理念于精神文化,運用整體傳達系統(特別是視覺傳達系統),傳達給企業內部與大眾,并使其對企業生產一致的認同感或價值觀,從而達到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促銷產品的設計系統。

5,杭州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友旺微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研究開發分公司◇ 杭州士騰科技有限公司 ◇ 威睿電通(杭州)有限公司◇ 漢帆(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杭州百士特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晶圖微芯技術有限公司 ◇ 杭州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茂力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 浙江朗威微系統有限公司◇ 杭州安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杭州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晟元芯片技術有限公司 ◇ 杭州士康射頻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 杭州萬工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道道微電子有限公司 ◇ 杭州士景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杭電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 ◇ 浙江國存微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聯矽微電子有限公司 ◇ 誒比控股集團杭州南廣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硅星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高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科希(杭州)微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杭州廣立微電子有限公司◇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國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理工科各專業,找工作都有性別限制,除非某個公司研發部都是男性,需要女性來調劑性別比例了,女生會偶爾吃香但是換個角度,只要學得很好、基礎扎實,你的興趣、專業背景、學校聲望都合適,找工作就沒有問題,即使是女生也會是高薪鑒于現在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整體并不算景氣,建議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1.多動手,勤思考,實驗環節很重要。比如verilog/vhdl小程序的練習,比如各種eda軟件的應用以及大概原理2.爭取多做項目,不僅要重視分析電路細節,也要漫漫學會對電路設計有整體把握3.理論基礎要扎實且不能丟4.兼學些軟件或rf相關知識,最好熟練掌握一門編程語言(c/c++/java等)5.外語,有助于閱讀國外論文
6,集成電路行業的上下游產業是指哪些具體的
根據LED的生產流程,可以把行業分成上游外延片生長、中游芯片制造和下游芯片封裝三個產業鏈。上游外延片生長為LED的關鍵技術,附加值也最大。單晶片是襯底,目前使用較多的是藍寶石。利用不同材料可以在襯底基板上成長不同材料層的外延晶片,現有的規格大小是2 寸及3 寸的外延晶片,厚度很薄就像平面金屬一般,之后供中游使用。中游廠商根據LED 元件結構的需要,先進行金屬蒸鍍,然后在外延晶片上光罩蝕刻及熱處理而制作LED 兩端的金屬電極,接著將襯底磨薄、拋光后切割為細小的LED 芯片。由于襯底較脆且機械加工性差,芯片切割過程的成品率為中游制作階段的重點。中游的最后一步是測試分選。下游把從中游來的芯片粘貼并焊接導線架,經由測試、封膠,然后封裝成各種不同的產品。原則上芯片越小、封裝的技術難度越高。但相對于上游而言,技術含量仍然比較低。所以制作重點除了封裝能力的多樣化外,還有在于如何增加封裝難度高的大功率LED 產品以提升利潤與競爭力。解析:LED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現狀由于中游芯片制作質量的好壞主要由上游的外延片決定,兩者相關性非常密切。一般而言,上游廠商同時會進行芯片制作流程,中游廠商為了控制質量,也會向上游延伸。所以往往上游外延片生長和中游芯片制造是一體的,兩者合計占整個LED 產業產值的70%以上。LED生產流程除這三者外,更加寬泛的LED 產業鏈還包括襯底(基板)的制造和芯片封裝后LED 應用的開發,前者也可歸于材料行業,后者可以歸入各個應用領域。LED 的外延片生長主要有LPE(液相外延)、VPE(氣相外延)和MOCVD(有機金屬氣相外延)技術,前兩者主要用來生產傳統LED,后者用于生產高亮度LED。隨著高亮度LED 越來越成為LED 的主流,目前新購置的外延片生長設備均是MOCVD。LED主要外延片生長技術不同的基板材料,和不同的發光層材料,對應不同的波長,也對應不同的顏色。由于藍綠光和白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現在的主流產品,藍寶石作為基板目前使用最多。LED外延片材料分類LED 產品封裝結構通常分為點光源、面光源和發光顯示器三類,單個管芯一般構成點光源,多個管芯組裝一般可構成面光源和線光源,作信息、狀態指示及顯示用,發光顯示器也是用多個管芯串聯和并聯組合而成的。LED主要封裝技術目前全球LED 主要廠商為日亞化學、豐田合成、CREE、GELCORE、LUMILEDS 和OSRAM 等,這些國際大公司主要分布在歐美日,擁有LED 技術的主要專利,也是LED 前沿技術的主要開發力量。集成電路制造,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idm廠商,設計制造都是自己做,例如intel;另一類是外包廠商,只做加工,例如臺積電。從ic產品的供應鏈看,ic制造者要從設備研發者那里購買生產設備,從ic設計者那里拿到設計,從晶圓生產者那里購買晶圓(當然也可以自己制作晶圓),然后投入量產,再將成品送到ic銷售者那里去銷售。對于idm廠商,設計者和銷售者都在本公司內部。對于外包廠商,設計者和銷售者都在公司外部。但還是可以將ic設備研發、ic設計、晶圓生產看作上游,ic銷售看作下游。
7,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擴展資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如下: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 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4. 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 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 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 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 構進行核實處理。 參考資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百度百科原發布者:MBBM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至少1發明專利或6個實用新型專利以上);(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年銷售收入<5000萬,比例>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5000萬-2億,比例>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2億以上,比例>3%;其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發費用占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創新能力評價體系:R&D經費: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一)創新投入能力反映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意愿和投入力度,包括3個二級指標和6個三級指標:1.創新經費(1)創新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服務: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等四技合同的,開具地稅服務發票的,同一種類技術服務合同只能算一次;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見附件)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法律依據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條件解析(一)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二)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知識產權包括:◆專利: 發明 實用新型 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備注:(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權利(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二)、 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受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三)企業的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科技領域1. 電子信息技術2. 生物與新醫藥技術3. 航空航天技術4. 新材料技術5. 高技術服務業6. 新能源及節能技術7. 資源與環境技術8. 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四)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1.企業科技人員 是指在企業從事研發活動和其他技術活動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直接科技人員及科技輔助人員.2.企業研究開發人員 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1)研究人員:是指企業內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2)技術人員: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下述工作的人員: 關鍵資料的收集整理;編制計算機程序;;進行實驗、測試和分析;為實驗、測試和分析準備材料和設備;記錄測量數據、進行計算和編制圖表;從事統計調查等.(3)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熟練技工.(五)企業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如下要求: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 4%;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人員人工 直接投入 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設計費用 裝備調試費 無形資產攤銷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其他費用(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1. 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2. 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收入;3. 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4. 接受委托科研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七)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評價時采用百分制打分;其中:知識產權占30分,科技成果轉 化能力占30分,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占20分,企業成長性占20分.四項指標合計得分須達到70分以上.(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二)企業的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四)企業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必須同時滿足6個條件: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不含申報當年)通過自主研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2.企業所在的領域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即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3. 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注: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4.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北京天拓力行顧問咨詢有限公司,陳經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八個條件的: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②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③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這是2016年最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滿足的條件變化,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八個條件的: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②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③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這是2016年最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滿足的條件變化,相比之前的確實放寬了很多,另外針對各地的優惠政策也會有所區別
以上就是有關“集成電路企業如何認定?集成電路就業方向”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