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我國醫改改了什么?我國在2000至2005的醫療改革中的主要變革是哪些內容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我國在2000至2005的醫療改革中的主要變革是哪些內容
1、在我國農村建立合作醫療制度。2、建立醫療事故仲裁制度。3、建立控制藥品價格有效機制。4、醫療行業引入競爭機制。搜一下:我國在2000至2005的醫療改革中的主要變革是哪些內容?
2,新醫療改革改的是什么
醫療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的研究報告之中認為,目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現為醫療服務的公平性下降和衛生投入的宏觀效率低下,并認為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布的報告也在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方面將中國列為倒數第四位。這兩份報告使中國的醫改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國務院某研究室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表示,目前我國醫改存在三個深層次的問題,即醫療機構的公益性和贏利性不分、醫藥不分、管辦不分。今后的醫改方向應在堅持“一個結合、三個分離、三個聯動”,即市場方式和政府方式結合以解決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問題;將公益性和盈利性醫療機構徹底分離、醫藥分離、管辦分離;同時將醫療改革、醫藥改革、醫保改革進行整體設計、互相推動。 在部分官員和業界專家的探索中,將公益性醫院和盈利性進行嚴格區分被認為是醫改的前提和基礎。因為,雖然目前國內90%以上的醫院都是公立醫院,只有10%左右是民營醫院,但所有醫院都在追求利潤,它的公益性沒有辦法體現出來,醫療服務的普遍性也無法實現。這是醫改中最受詬病的地方。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副會長于宗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醫改到現在,主要問題就是醫院創收。由于財政撥款不足和保障體系不完善,醫院80%~90%的收入都由自己創收,在這種路子下,醫院和醫生就只好想方設法從老百姓口袋中來掏錢。 原世界衛生組織副總干事特別代表、復旦大學教授陳潔則向記者表示,在新加坡的平民病房中,有的只開著電風扇而用不起空調,但它能保證所有的公民都能看得起病。因此,政府應該承擔的是基本醫療服務,在基本醫療服務之外的需求就可以由私人醫院來提供,兩者之間應有相對的分工。因此,現在倡導的公益性、公平性問題和私人資本對醫療領域的投資并不矛盾。
3,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改的是什么
實施方案》明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試點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包括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等;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推進醫藥分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一、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是解決公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二、從新評估與構架各類醫療資源,破除以藥養醫的制度弊病。三、進行各類技術改革,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建立完善的公立醫院績效體制,使公立醫院能高效的為公眾服務。四、分類改革的基礎上政府財政保障醫務工作人員的待遇。主要還是在資金渠道醫生待遇因為資金渠道涉及到醫院的藥物方面的收入,所以還會牽扯到醫藥行業。一、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2113。公立醫院要堅持維護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原則,以病人為中心。鼓勵各地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界定公立醫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二、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5261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藥、檢查和醫療行為。推進醫藥分開4102,積極探索多種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1653費等多種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同時采取適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三、落實內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扶持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補貼政策性虧損等,容對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形成規范合理的公立醫院政府投入機制。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標準和貸款行為。

4,當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有哪些急求
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為主體,還包括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構成,分別從制度上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國家、雇主、集體、家庭和個人責任明確、合理分擔的多渠道籌資,實現社會互助共濟和費用分擔,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城鄉醫療救助是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網底,主要由政府財政提供資金為無力進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以及進入后個人無力承擔共付費用的城鄉貧困人口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與其他社會成員一樣享有基本醫療保障。補充醫療保險包括商業健康保險和其他形式補充醫療保險。主要是滿足基本醫療保障之外較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國家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需求。除此之外,國家通過提供社會福利和發展慈善事業,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設施,擴大醫療保障資金來源,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保障需求。首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需要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在改革初期首先著力解決公平問題,保障廣大群眾看病就醫的基本需求,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 其次,醫療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公益性質弱化,藥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范、價格虛高是醫藥衛生領域突出的問題,推進五項改革就是要改變部分城鄉居民沒有基本醫療保障和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長期薄弱的狀況,扭轉公立醫療機構趨勢利行為,真正回歸公益性,有效解決當前醫藥衛生領域的突出問題,為全面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長遠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推進五項重點改革,旨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較多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將全體城鄉居民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切實減輕群眾個人支付的醫藥費用負擔。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方便群眾就醫,降低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使全體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最大限度地預防疾病。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高公立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努力解決群眾“看好病”問題。
5,中國醫改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中國醫改的具體內容有七條。一、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方面2016年,要以點帶面進一步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分類指導和示范引領,選擇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工作。新增100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使全國試點城市達到200個。推動將10所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委管醫院納入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并建立績效考核機制。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2016年,繼續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要求,以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為重點,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試點。三、進一步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推進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在“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實行“六統一”政策。四、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抓住藥品生產、采購、流通、配送、使用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五、進一步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健全醫藥衛生監管法律體系。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非法行醫。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繼續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二是全面組織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七、進一步穩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制度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5元,優化現有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覆蓋面。 八、進一步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統籌推進國家、省、市、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并實現互聯互通。九、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2016年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等方面的醫改重點工作。 一、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方面 2016年,要以點帶面進一步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分類指導和示范引領,選擇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工作。新增100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使全國試點城市達到200個。推動將10所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委管醫院納入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并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2016年,繼續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要求,以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為重點,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試點。 總結推廣地方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成熟經驗。 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縣級醫院能力建設,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 三、進一步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 2016年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主要有5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推進建立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保障水平調整機制。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醫保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人均個人繳費相應提高。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到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二是推進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在“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實行“六統一”政策。 三是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五保供養對象和低保對象等在內的城鄉貧困人口實行傾斜性支付政策。 四是進一步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五是推進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四、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抓住藥品生產、采購、流通、配送、使用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一是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二是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三是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四是構建藥品生產流通新秩序。五是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五、進一步加強監管體系建設 健全醫藥衛生監管法律體系。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非法行醫。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繼續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二是全面組織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增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7萬名,在培總量達到19萬人。三是支持有條件的醫學院校加強兒科、精神醫學、助產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四是各省(區、市)制訂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實施細則。五是繼續開展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試點。 七、進一步穩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制度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5元,優化現有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覆蓋面。 八、進一步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 統籌推進國家、省、市、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建設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并實現互聯互通。 九、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
以上就是有關“我國醫改改了什么?我國在2000至2005的醫療改革中的主要變革是哪些內容”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