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銀行業怎么了?今年銀行業怎么了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銀行業內級別越高,怎么會風險越大呢。當然是中行了,對于那些買了原油寶的中小客戶,就成了被薅羊毛的一族,當時,50萬賠付額度據說可以覆蓋99.63%存款人的全部存款,但時隔兩年了,老百姓更有錢了,可能超過50萬會越來越多了,三,銀行業最壞時刻是否已經過去。
1、銀行業現在走下坡路了嗎?
看A股上市銀行的收入增速就可以知道,2005年以來除了金融危機造成影響的2009年外,營業業收入增速都是20%以上。2011年以后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的增速幾乎就是下滑趨勢,2011上市銀行收入增速為27.22%;2012增速為16.23%;2013增速為12.15%;2014增速為14.47%;2015增速為9.33%;2016增速為0.8%;2017增速為2.69%;2018增速為8.28%。
2、連續多日暴跌,興業銀行怎么了?
興業銀行已經連跌5個交易日,周跌10.11%,連續多日暴跌,主要由于以下三大原因:原因一:因為興業銀行空降掌門人,興業銀行董事長一職空置一年多,突然空降掌門人,由于新任掌門人不被市場認可,認為新任掌門人能力不足,導致投資者持股動搖,這是近期興業銀行持續多日暴跌的導火線。原因二:因為興業銀行出現補跌,要知道興業銀行相比其他銀行股漲幅驚人了,同比其他銀行股興業銀行就是茅臺了,
股票有漲就有跌,有跌必有漲,這是股市自然規律;既然興業銀行前期漲太高,近期出現補跌是不是非常正常呢?原因三:因為興業銀行遭受超大資金逢高拋壓,興業銀行已經潛伏很多機構,這些機構在趁機逢高賣出套現。其次持有興業銀行的個人投資者見到股價連續殺跌,選擇賣出,制造盤面的恐慌,導致興業銀行持續多日暴跌,總之興業銀行近期加速下跌,主要是由于以上三大原因所致,不管什么選擇背后都是由超大資金進行砸盤的。
3、中行原油寶、中信道歉,現又寧波銀行員工自殺,今年銀行業怎么了?

正好有一部熱播劇《獵狐》才完結,如果對銀行和證券市內部了解更多,不妨好好看看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為什么會出現寧波銀行員工自殺,中信道歉,中行原油寶事件了,其實,題主所講的這幾個典型案件也只是你看到的,你所不知道的還有很多,并且類似的這些案例每年都在發生。現在金融系統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較前些年要好很多了,但是畢竟太陽也有照不到的陰暗死角,而那些被曝光出問題的案件,恰是被揭開的陰暗面,
不管是在銀行業內,還是在證券市場,亦或是期貨市場,都普遍存在大魚吃小魚的生存法則。就拿銀行業來說吧,如果你從級別和工薪去做比較的話,會發現級別越高的領導年薪拿的越多,甚至是普通員工的幾十倍,上百倍,用領導們的話講,拿的薪酬越多,承擔和責任與風險越大。銀行業內級別越高,怎么會風險越大呢?其實很容易理解,給企業放貸回收的風險在加大,還就是冒著違規審批的項目就越多啊,收取的中間費就越多啊(中間費就是好處或回扣),
對于不同級別的領導來說,就必須要把風險層層往下化解,于是化解的過程就是不斷增加工作量。正所謂干的越多,麻煩事就越多,所以,當你看到中信銀行違規給大客戶提供隱私資料時,就知道銀行面對利益時,往往會優先照顧誰的利益,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而池子這樣的網紅,恐怕是中信那個支行行長所不了解的,如果他真了解現在網紅的巨大能量,嚇死他也不敢給笑果文化提供違規資料,
再說中行原油寶,同樣在資本面前,誰獲得利益最大化?當然是中行了,對于那些買了原油寶的中小客戶,就成了被薅羊毛的一族。對于銀行來說,往往去買理財產品會有一句讓你有虧還說不出的話:理財有風險,請慎重購買,待真出事時,人家會說,我們有事前提醒啊,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利益惹的禍,就如寧波銀行事件,如果跳樓的員工有風險防范意識,你干嘛要不斷往里陷?感覺你自己無力承受時,可以辭職啊,你活著就能照顧父母妻兒,可是當事人不這么想,他認為自己不能丟了所謂能掙更多錢的目標,只要再忍忍再堅持一下。
以上就是有關“銀行業怎么了?今年銀行業怎么了”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