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國稅一窗式比對是什么?稅務系統一窗式比對是怎么回事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稅務系統一窗式比對是怎么回事
一窗式比對就是你當月申報的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要與IC卡上的開票信息、相符才能通過。通過了才能清卡,卡在這個月什么時候清都行
2,納稅申報數據已提交請到申報大廳完成申報抄報稅一窗式比對是怎么
你這是開票軟件未先上傳上報匯總資料,而在金三系統中先行完成了增稅申報出現的提示。這樣你只能拿金稅盤去國稅大廳抄稅。申報數據網上提交然后帶上紙質的申報表去大廳確認蓋稅務局的章.
3,遠程報稅時提示一窗式比對錯誤是什么原因
出現對比錯誤,說明你網上的申報表中的申報開出發票的數據和你實際開發票的數據存在差異,應該以實際開票數據為準,你要仔細核對,你當月開票的數據是否正確,另外,是否有本月開以前月份發票,但是在以前月份已經申報過銷項稅的情況,這種時候是要先沖銷申報數據再增加申報數據的。否則你的抄稅是無法正常進行的,而且無法清卡,無法開發票。國稅的申報表一定是有申報錯誤的,查到錯誤之后,到國稅手工申報重新申報修改過來,然后在去解鎖金穗卡,清卡,然后就能夠正常抄稅了。當接收到申報反饋信息為:“一窗式比對失敗,失敗原因:比對不相符 比對結果=該戶未有申報受理信息”時,說明在進行一窗式比對時申報平臺中尚未確認申報。申報系統在用戶點擊“確認申報”后,無需局端審核的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申報信息會直接發送到一窗式比對系統,若在此之前進行一窗式比對,一窗式比對系統即反饋此提示。解決辦法為:請將申報平臺確認報表已填寫并保存,然后點擊“確認申報”,再進行比對即可。

4,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比對是怎么回事大神們幫幫忙
都說了,你稅控機和Ic卡通過操作能自行完成抄稅記錄銷項稅和銷售額和其他一些數據了,你操什么心,會計有那么多該學的,你就偏在這里說來說去,你去操作一遍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也就會發現你本來不用問這么天真!所謂普通發票一窗式比對:就是把利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普通發票用的各類信息通過防偽稅控報稅系統采集,并把采集的普通發票金額、稅額匯總數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10、16欄“小計”項合計的銷售額、稅額數據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具體內容如下: 利用稅控收款機開具普通發票的一窗式票表比對內容 (一)一般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7%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3%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3%),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3)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4)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6%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6%),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5)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4%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4%),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正常票金額-退票金額,下同)與上述還原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第16欄“小計”項的銷售額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二)小規模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3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5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與上述還原的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中第7、9欄“本月數”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信息來源:(國稅發[2005]141號)
5,稅務系統一窗式比對是怎么回事
網上申報增值稅的主表、表1、表2,發送成功,但在查詢申報結果時,卻提示申報失敗,原因為進行一窗式比對時未通過:提示申報表和開票系統開具的數據不一致,到稅務局申請撤回申報表,按照開票系統的數據進行正確的申報就可以。根據稅法規定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填寫次序為: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情況表(必填);附表一(必填);附表三(改征增值稅納稅人必填,其他納稅人不需填寫);擴展資料:(1)納稅人必須如實報稅,提交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和其他納稅資料要求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按照指定的時間限制和內容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稅收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必須如實提交報告和支付或收集和支付以及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相關材料提交由扣繳義務人根據實際需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期限內和納稅申報表內容由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向稅務機關辦理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納稅申報或者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采用郵寄、數據電傳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代扣代繳稅款。網上申報增值稅的主表、表1、表2,發送成功,但在查詢申報結果時,卻提示申報失敗,原因為進行一窗式比對時未通過:提示你的申報表和開票系統開具的數據不一致,你到稅務局申請撤回申報表,然后按照開票系統的數據進行正確的申報就可以啦!所謂普通發票一窗式比對:就是把利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普通發票用的各類信息通過防偽稅控報稅系統采集,并把采集的普通發票金額、稅額匯總數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10、16欄“小計”項合計的銷售額、稅額數據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具體內容如下:利用稅控收款機開具普通發票的一窗式票表比對內容(一)一般納稅人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7%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3%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3%),還原為含稅銷售額;(3)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4)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6%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6%),還原為含稅銷售額;(5)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4%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4%),還原為含稅銷售額。2.一窗式比對內容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正常票金額-退票金額,下同)與上述還原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第16欄“小計”項的銷售額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二)小規模納稅人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1)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3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5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2.一窗式比對內容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與上述還原的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中第7、9欄“本月數”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注意一點:銷貨方申報納稅,所以是銷貨方比對。是不是沒有交稅盤的服務費?一窗式比對就是你當月申報的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要與IC卡上的開票信息、相符才能通過。通過了才能清卡,卡在這個月什么時候清都行
以上就是有關“國稅一窗式比對是什么?稅務系統一窗式比對是怎么回事”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