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為什么在張家口舉辦?這里有一個故事。1896年,奧地利人斯蒂芬·施瓦岑貝格發明了滑雪板,這是世界上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滑雪板。從那時起,人們開始在冬冬天穿著滑雪服進行滑雪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滑雪服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并在歐洲和美國廣泛流行。現在,滑雪服不僅在歐洲,而且在在亞洲也很流行。然而,在中國,許多人仍然喜歡穿棉服。
一:冬奧會為什么在張家口舉辦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昨天(5日),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名北京和張家口將聯手申辦2022年冬奧會,提交申辦截止時間是11月14日。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將于2014年7月確定候選城市
二:冬奧會為什么在張家口舉辦地理位置和氣候
提高城市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中國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和發展中國家,在中國舉辦冬奧會無論是對奧林匹克的廣泛傳播,還是對奧林匹克冬季運動會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及和發展,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現代城市發展的歷史表明:大城市往往是一個地理區域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或文化中心,或幾者兼備。生產與社會的發展需要并使得城市的國際交往活動日益廣泛,可以預料,大城市的國際性將變得更加明顯。隨著冬奧會的舉行,主辦城市將成為世界的焦點,為主辦城市提供空前的機會把自己展示給全球的觀眾,大大提高城市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城市的長期產出,可以認為包括舉辦運動會投入的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機場、通訊、建筑等,以及城市知名度、城市管理水平、城市規劃建設發展水平帶來的長期影響。如對旅游業的發展,大規模的國際體育交往活動顯示出與國際旅游業的密切關系,主辦國際體育交往,特別是主辦奧運會,借助冬奧會的巨大國際影響力和短期大的規模建設活動,往往是一個城市旅游業發展的契機。挪威的利勒哈默爾在舉辦冬奧會后,由于設施的改善和城市國際知名度的提高,前來滑雪旅游的人數比冬奧會前增加了一倍多。奧運經濟是舉辦城市乃至舉辦國在籌辦和舉辦奧運會期間,以及奧運會后一段時期內,利用奧運創造商機,借勢發展本地經濟的活動。北京與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是張家口改寫經濟社會發展歷史的重大戰略機遇。申辦冬奧會不僅能提升張家口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還能極大地推動張家口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改善和奧運相關產業的跨越發展,提高就業率。從之前幾屆冬奧會承辦城市的成功經驗來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據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和殘奧會為該省帶來了至少5000萬加元的稅收,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了2.078萬個就業崗位,同時還催生了800個新企業。2014年索契冬奧會也同樣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由于籌辦冬奧會,索契所在的南部地區工業增長速度高達7%,為當地創造了56萬個就業機會。那么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特別是承辦2022年冬奧會絕大多數雪上項目的張家口(崇禮),能否通過申辦乃至舉辦冬奧會為本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其實,奧運經濟本身就是民生經濟。不久前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上出臺了《張家口市奧運經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專件明確提出到2025年張家口奧運經濟發展總體目標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GDP年均增長9%以上,經濟增量和質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時還對奧運經濟進行了總體規劃,以滑雪、溫泉、草原、文化等資源為依托,高標準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帶,力爭到2025年全市初步建立起現代化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的就業人數占全市從業人口總數1.5%;全力打造以冰雪產業為龍頭,獨具奧運魅力的旅游產業,開發建設具有全國品牌影響力的五大旅游業功能區:以崇禮、赤城等區域為重點的冰雪溫泉大區,以壩上區域為重點草原風情大區,以蔚縣、主城區、壩上等區域為重點的民俗精品大區,以主城區、涿鹿等區域為重點的歷史文化大區,以懷來、涿鹿等區域為重點的“酒菜”品游大區;全力建設安全、高效的綠色食品供應總部;推進基礎設施、城市建設、區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促動文體旅游產業、綠色高效農業發展,以及冬奧會籌辦到舉辦,需要興建各種體育場館、交通設施、通訊、服務等設施,帶來的各種生產性、服務性部門的增多,都必將為民眾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初步估算2015—2022年,京張聯合申辦和舉辦冬奧會將為張家口帶來40萬個就業崗位,使城鄉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三:冬奧會為什么在張家口不在承德
因為張家口它有獨特的地理氣候,包括滑雪場的一些設施都是比較完備的。2022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賽區承辦所有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承辦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項目,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北京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開幕,2月20日閉幕。北京冬奧會張家口主要場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又被稱為“雪如意”,因為從場地的整個形態來看,頂部與地面落差達130多米,在銀裝素裹之下,就像一個如雪般的“如意”躺在山巔。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是一個綜合性場館,總共有5層,地下1層,地上4層,可滿足比賽、訓練、運營、技術、媒體中心等多個功能的使用。
四:冬奧會為什么在張家口舉辦地理題
2022年冬奧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北京成為歷史上首個同時舉辦夏奧會與冬奧會的城市。北京為何能摘得“雙奧之城”桂冠?背后有哪些地理因素和優勢?思客通過分析北京及周邊的氣候、地理因素,展現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北京冬奧會賽區分布示意圖。
氣候適宜
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冬奧會對氣候有著嚴苛的要求。翻閱歷屆冬奧會的舉辦地,我們發現這些城市基本上都處于北緯40度到北緯70度之間,舉辦時間一般在2月份,氣溫-17℃-10℃是冬奧會舉辦的理想溫度。
北京能成為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是受北京的氣候特點決定的。
北京的地理緯度為北緯40度左右,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征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所以從奧運會比賽項目來看,夏季、冬季的賽事均適合在北京的冬夏季舉辦。
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氣候示意圖。
地形優勢

冬奧會雪上項目本身就對自然地理條件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其中,高山滑雪、雪橇、雪車等項目要求場地落差要大。比如高山滑雪賽道距離一般為3000米左右,但它要求場地落差要達到800至1000米,因此這類項目往往選擇在山地舉行。
圖為以第23屆冬奧會比賽場地為參考繪制的示意圖。
延慶賽區地處北京西北部的延慶區小海坨山區,考慮到延慶小海坨的有利地形條件,這里獨立承擔本次冬奧會的高山滑雪項目。
北京延慶賽區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共建設7條雪道,依托小海陀山天然山形規劃建設,全長達到21公里,約900米落差,3000多米坡面長度,天然“山石”作為賽道主要要素,這一特色及賽道本身的難度將確立延慶海陀山滑降賽道在世界高山賽道中的地位。
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四大場館。
除了北京賽區、延慶賽區之外,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的張家口賽區承擔了大部分雪上項目的比賽,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坐落在山間臂彎,與“冰玉環”、冰雪小鎮相互呼應,共同見證這場冰雪盛宴。
使用國產衛星數據制作的崇禮冬奧中心夜景。
適宜的氣候條件再加上天然的地理優勢,讓北京及周邊城市成為一片“天然冰雪場”,這里正敞開懷抱,見證并期待著選手大展身手。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聯合出品
策劃:劉娟監制:李曉云
衛星技術支持單位: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數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