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經濟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這個國家的人均gdp是非常高的,達到了6.5萬美元,這個數字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前列的。其次,這個國家家還是一個旅游大國,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旅游。最后,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擁有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如果果中國想要在這個國家發展,必須要給予一定的幫助。
一、經濟封鎖、導彈危機,古巴歷史上是如何活在美國的“陰影”下的?
優質答案1:
古巴位于墨西哥灣,最近處離美國(邁阿密)僅200多公里。
1959年元旦,人民革命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獨裁政府,1月13日成立古巴共和國。激進民族主義者菲德爾.卡斯特羅出任總理,開始時美古繼續保持友好關系,隨著政府重要部門被激進民族主義者掌控,美國擔心古巴高層變動會引起拉美地區失控,美古關系惡化。
1961年1月,美國突然宣布斷絕與古外交關系,并對古巴進行經濟制裁以逼其就范。
1961年4月,在美國策劃支持下,反對派流亡分子駕機轟炸古巴,雇傭軍于15日在古巴豬灣登陸,72小時后,古巴擊敗雇傭軍。
這時,卡斯特羅及其戰友只是民族主義者。
為了擺脫美國經濟制裁,獲得古巴經濟獨立,古巴作了許多償試,但由于人口規模小,又是海島,經濟并無多大起色。
美國壓力的推動,古巴開始尋求蘇聯支持。古巴的求援與在拉美謀求戰略支點的蘇聯一拍即合。蘇聯向古巴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
1962年,卡斯特羅任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第一書記,正式主張馬克思主義。
同年,蘇古最高領導人密謀同意,拆解轟炸機和導彈及核彈頭,以一般貨物形式秘密運入古巴,美國高空偵察機發現了古巴導彈發射井,古巴導彈危機上演。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蘇聯赫魯曉夫在沒征求古巴意見的情況下,撤出所有的導彈和核彈頭。
古巴導彈危機解除。古巴與蘇聯關系一度陷入低谷。
1970年后,古巴開始修復與蘇聯關系,實施了許多經濟措施,加入經互會,參與蘇東經濟體系,國內經濟有很大發展。但更加大了對蘇聯計劃經濟的依賴。
蘇聯解體后,1991年經互會解散,古巴經濟崩潰。
2011年 菲德爾.卡斯特羅退休后,古巴償試進行改革,經濟有一定改善。
二、為什么美國不對古巴發動武裝進攻,而只是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優質答案1: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北部,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僅217公里,是當今世界現存的五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古巴在歷史上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占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美國則在贏得對西班牙的戰爭后占領了古巴。1901年古巴新憲法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允許美國保留干預古巴內政的權利。1902年5月20日在美國的扶植下成立了受美國保護的“古巴共和國”,至此古巴結束殖民地狀態,盡管在形式上已成為一個國家,但仍是受美國控制的受保護國,因此在內政外交上仍要受到美國的諸多控制。1901年2月美國總統麥金利簽署的普拉特修正案中有一條就是強迫古巴讓出關塔那摩灣及其鄰近的部分陸地給美國建立軍事基地。1903年2月名義上獨立后的古巴共和國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同意美國無限期租用關塔那摩基地。
自從1902年5月20日古巴共和國在美國的扶植下建國以來就長期受到美國對其內政外交的控制,直到1959年1月2日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府被以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力量推翻。盡管古巴革命政府是在推翻親美政權后上臺執政的,但當時的古巴革命政府并不是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政府,也并未試圖和美國徹底走向對立,然而古巴堅決捍衛主權獨立、拒絕一切外國干涉的立場仍使美國感覺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受損。長期以來美國視包括古巴在內的拉美地區為自家后院,因此極其擔心古巴革命會在整個拉美地區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對古巴采取了封鎖制裁的敵視態度。美國的封鎖制裁并沒使古巴屈服,相反在當時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冷戰對峙的國際局勢下古巴選擇主動向美國的戰略對手蘇聯靠攏并從1960年效法蘇聯進行土改,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聯合果品公司在古巴所控制的土地也被古巴政府收歸國有。這時美國依然沒想到對古巴動武,因為在美國看來:為古巴完全依靠美國,自己即使不動用武力也完全有足夠多的方式迫使古巴屈服。美國采取的第一個措施是不向古巴運油。由于古巴的發電完全是使用燃油來解決的,美國希望以此來使其革命政府垮臺。然而古巴卻開始從蘇聯進口石油,美國政府因此下令美國公司在古巴的煉油廠不煉從蘇聯進口的油。由于這些煉油廠通過合同保證煉任何油,這個命令實際上是迫使這些公司違反這個合同,古巴政府以此為由將所有煉油廠納入國家強迫管理。
美國見經濟制裁的手段無法使古巴屈服,于是開始構思對古巴進行武力顛覆的計劃:從1960年起美國中情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糾集古巴巴蒂斯塔政府的流亡分子,隨時準備登陸古巴執行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的代號為“十字軍行動”的計劃。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雇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美國為支援雇傭軍入侵古巴還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陸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陸地點,最終薩帕塔半島一個沼澤地邊上的豬灣被確定為登陸地點,這是因為這里人煙稀少,卡斯特羅革命政權在此地的軍事力量相對薄弱,同時這里也是巴蒂斯塔政府殘余勢力在古巴國內的一個活動地區。1961年4月15日美國以轟炸古巴機場作為執行豬灣登陸計劃的準備,這些飛機都被涂上古巴的標記來造成是古巴國內反政府起義的假象已撇清美國自己,然而這些美國飛機都被古巴擊落了。這樣一來美國的戰略轟炸不僅沒能起到預期的戰略作用,反而打草驚蛇使古巴方面開始提高警惕。
1961年4月17日一支由約1500多人組成的美國雇傭軍在兩名中央情報局官員指揮下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美國海軍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陸,占領了長灘和吉隆灘并繼續向北推進。然而這時的古巴革命政府早已對可能的入侵有所預感并提前進行了應對準備工作,因此這支入侵的美國雇傭軍迅速遭到了古巴正規軍和民兵的迎頭痛擊。三天后這支入侵古巴的美國雇傭軍被消滅——1000多人被俘,約90人陣亡。豬灣事件不僅沒能實現美國顛覆古巴革命政府的目的,反而使古巴進一步倒向蘇聯——豬灣事件后古巴公開宣布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古巴同蘇聯的關系日益密切起來。1962年8月美國發現了蘇聯設在古巴的導彈發射場,這意味著蘇聯可以通過在古巴的導彈基地直接對美國本土形成威脅。1962年10月22日晚上7點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事實,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撤走已部署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這就是被譽為人類距離核大戰最近的古巴導彈危機。
美、蘇雙方圍繞古巴導彈危機劍拔弩張使世界籠罩在核大戰的陰影之下,就在形勢一觸即發之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率先做出讓步——同意按美國的要求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然而蘇聯的妥協讓步是有先決條件的:美國必須保證古巴的安全,美國為換取蘇聯撤出導彈,于是公開許諾不侵略古巴。古巴導彈危機解除后美、蘇兩國在古巴達成妥協:蘇聯不再在古巴維持軍事部署,這樣一來美國本土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但與此同時美國也默認了古巴作為親蘇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客觀現實,美國不再對古巴采取軍事行動以免過分刺激蘇聯。盡管美國不再對古巴采取軍事行動,但對古巴的封鎖制裁從未停止過,同時美國中情局還策劃了針對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的600多次暗殺。按說冷戰結束后作為古巴最大的外部支持者的蘇聯已不復存在,那么為什么美國仍沒對古巴采取軍事行動呢?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冷戰結束后美國之所以沒對古巴采取軍事行動是因為機緣巧合——美國先后對伊拉克、南聯盟、阿富汗等國采取過軍事行動,相比事關美國石油戰略利益的中東地區而言:古巴一直不是美國海外戰略的重點。同時美國也忌憚萬一對古巴采取軍事行動,那么該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難民問題,畢竟在中東采取軍事行動就已導致了尖銳的難民問題,不過中東難民會就近往歐洲跑,可如果對古巴下手,那么由此所造成的難民會往那兒跑呢?另外古巴也意識到自己在失去蘇聯這一外部支持后所面對的嚴峻的形勢,所以主動開始緩和同美國的關系:2015年美國和古巴恢復外交關系,古巴也開始極力推動美國解除對古巴的經濟制裁,為此古巴政府在國內也作出了許多改革,這讓持續對立了半個世紀的美古關系迎來了轉機。
優質答案2:
謝邀。問:美國最怕什么?答:美國最怕本土受到攻擊!古巴與美國近在咫尺,用武力的形式推翻古巴,恐怕美國將永無寧日。
古巴首都哈瓦那
1.古巴國力不強,美國用武力推翻古巴政權輕而易舉。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北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僅有217公里。古巴的面積是10.9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GDP870多億美元,正規軍隊只有5.8萬人,預備役只有3.9萬人。與美國曾經推翻伊拉克政權、阿富汗政權相比,古巴實在是太弱小,美國在古巴境內還有關塔那摩軍事基地,美國140萬世界上最具戰斗力的軍隊,想要推翻古巴政權輕而易舉。以現在古巴的軍事實力,美國不需動用140萬正規軍,僅僅依靠50多萬國民警衛隊都能推翻古巴政權。
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州近在咫尺
2.美國使勁手段試圖推翻卡斯特羅政權,卻從直接動用美國軍隊攻擊古巴。1959年,古巴卡斯特羅革命政權成立,改變了古巴前政權對美國卑躬屈膝的外交政策,與美國交惡。1961,美國肯尼迪總統當政時期,CAI曾經策劃組織古巴前政權流亡人員古巴西南海岸豬灣,試圖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結果失敗。從此以后,為了推翻卡斯特羅革命政權,美國人絞盡腦汁,CIA甚至對卡斯特羅一共發起了638次暗殺,美國也長期對古巴進行經濟封鎖。事實上,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即使有前蘇聯的保護下,武裝推翻卡斯特羅也是輕而易舉的。不過,美國從來沒有這么做。
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
3.古巴與美國近在咫尺才是美國不敢直接動用武力攻擊古巴的原因。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戰爭進行中死亡軍人均不超過百人,反而在戰爭結束后的維持治安工作中死亡了數千名美軍。正面戰場,美國不懼怕任何敵人,但美國無法應對各種恐怖主義形式的襲擊。古巴離美國佛羅里達州最近處只有217公里,古巴人甚至可以用人力小船劃到美國。試想一下,美國如果用武力推翻古巴政權,古巴人學習阿富汗人那樣對付美國人,可以非常容易進入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美國人防不勝防。
所以,擁有3.2億人口、140萬正規軍、50萬國民警衛隊、10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拿小小的古巴沒有辦法,就是因為離得太近了。逼急了古巴人,跑到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美國人承受不起這樣的后果。
三、古巴是個怎樣的國家?
優質答案1:
如果你想找一個美麗的島國度假,那么,去趟古巴吧!
海明威筆下的古巴海灘、世界聞名的古巴雪茄和蔗糖、棕櫚樹下富于拉美情調的酒吧和歌舞、熱情好客的古巴人民,令這個加勒比海上的國家充滿了神秘情調!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素有“墨西哥灣的鑰匙”之稱,是加勒比海最大的島國,形似鱷魚,因此,又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
古巴由16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擁有無數天然良港和海灣,素有“千島之國”“百港之國”的美稱。
古巴是現存世界上為數不多的5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而且是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
憑借著78.3歲的平均壽命和99%的識字率,讓古巴多年的人類發展指數達到極高水平。
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古巴。18年后,西班牙遠征軍把古巴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之后古巴被英國人占領,又被西班牙人用佛羅里達給換回。
古巴與美國的“愛恨情仇”
美國贏得對西班牙的戰爭后占領了古巴,美國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并且強行租借古巴兩處海軍基地。
此后古巴一直在美國的掌控之下,并且作為一個長期被殖民的島國,古巴缺乏成熟完善的工業體系,其支柱產業制糖業和煙草業長期受到美國的掌控,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古巴都是美國的附庸。
然而,世界經濟到了20世紀50年代開始持續走低,古巴的傀儡政府無力調和社會矛盾。
于是,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在1959年爆發了,卡斯特羅率領起義軍推翻了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新古巴宣告成立。
古巴并不愿意得罪美國這么一個強大的鄰居,而且迫切需要經濟方面的支持,卡斯特羅曾多次在公共場合宣稱古巴的革命是“橄欖綠”顏色的,并不是“紅色”的,古巴的積極示好并沒有換來美國的信任。
1961年美國協助逃亡在美國的古巴人,基本上就是那些傀儡政府的“上層人士”,向新古巴發動了一起入侵,這直接將古巴給推向了敵人的陣營。
入侵古巴失敗后,美國與古巴斷絕了外交關系。
由于害怕美國再次攻擊,古巴開始與蘇聯接觸。
第二年,也就是1962年,美國開始對古巴實施經濟、貿易和金融的全面封鎖。
同年,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與美國無聲地對峙了13天之久,在加勒比海地區引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這場危機差一點引發了核戰爭,使世界處于千鈞一發之際!
在人類進入核時代以來、美蘇軍備競賽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激烈斗爭中,沒有任何一次危機達到如此驚心動魄的程度。
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曾在不同場合表示古巴愿在“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和不危及獨立、主權和自覺權”的情況下與美國開展對話。
盡管美國與古巴的關系十分緊張,甚至多次派人暗殺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但有意思的是,美國在古巴仍然擁有一個軍事基地。雖然古巴一直不承認該基地的合法性,堅持美國歸還,但美國依然控制著關塔那摩基地。

雖然美國每年支付租金,但古巴從來沒收過錢,一旦收了就承認該基地的所有權是美國。
很顯然,古巴并沒有能力將美國軍隊從基地內驅逐,而蘇聯也沒辦法幫上忙,局面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美國在制裁的古巴60多年后,直到2015年才和古巴正式恢復了外交關系,隨后在2017年,美國又強化了對古巴的封鎖。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這或許正是古巴的命運吧!
“世界糖罐”
古巴的國土有2/3是平原,由于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及歷史原因的影響,這個國家的農業自古便以種植甘蔗為主,甘蔗的種植面積占全地可耕地的55%,蔗糖的年產值約占國民收入的40%。
甘蔗歷來為古巴國家經濟的支柱,被譽為“世界甘蔗國”。
古巴工業也以制糖業為主,糖產量僅次于印度、巴西,居世界第3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年產量一直保持在5,000萬到7,500萬噸之間。
古巴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糖產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出口糖最多的國家。
古巴糖是稱霸世界的拳頭產品,所以又被人們稱為“世界糖罐”、“世界上最甜的國家”。
古巴人最愛吃甜食,古巴的甜食制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哈瓦那雪茄煙”的故鄉
古巴雪茄聞名世界,最有名的雪茄要數哈瓦那雪茄了,好的哈瓦那雪茄則如同詩境般地引人入勝。
哈瓦那雪茄是融合陽光土壤及超過五世紀卷煙藝術而成是無與倫比的產物,它伴隨著古巴煙農經年累月的辛勤呵護成長,在復雜而多次的手工藝術下逐步成型。
古巴人民的生活
由于美國對古巴進行了幾十年的經濟封鎖,這導致了古巴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條件也不好。
一般家庭好點兒的每天能吃到肉,差一點的就吃個雞蛋。之前憑票的時候,每家每月能領到一定量的低價食物,但是量不多,取消票制后保留了土幣的食品商店。
按照供給制,古巴人的基本生活是能夠保障的,也就是能吃飽。但是古巴人如果想生活好很難,因為大多數工業品都靠進口,需要換了外匯券在外匯商店購買,價格昂貴。
古巴實行小學到大學全免費,食物配給、房屋配給、醫療全免費、體育設施全免費。
古巴人在2012年之前都不允許有手機,所有人都是分配房屋、分配工作,月薪大約25美金。
2012年初,古巴開始允許公民進行房屋買賣、開餐廳等。手機也被越來越多的古巴人擁有,但在絕對數量上還是很少。
旅游資源豐富
古巴擁有7000多公里海岸線和300多個白沙海灘,其中巴拉德羅潔白細沙海灘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海灘之一。
旅游資源豐富的古巴,幾百個風景點像翡翠般點綴在海岸線上。明媚的陽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灘等自然風光,使這個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譽的島國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療養圣地!
古巴值得一去的地方:
哈瓦那舊城:
特立尼達城:
圣地亞哥:
巴拉德羅:
椰島:
結語
古巴是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美洲國家,這也是它第一次進入國人的眼中。
熱情好客的古巴人民永遠不被困難打倒,積極樂觀貫穿了他們的一生!
如果有機會,去古巴走一走吧!
優質答案2:
縱觀歷史發展,我們不難發現這個世界還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用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話說,就是“槍桿子里出政權”。雖說世界秩序由強者把持,不過往往有些強國習慣用自己的強大實力,強迫別國服從。美國就是這么一個國家,二戰結束后,美國作為第一超級大國。自喻為世界警察,常用“封鎖”手段,來控制打擊那些不聽他話的國家。中國這樣,古巴也是其中一個。
說起被美國封鎖制裁過的國家,那可真是不少。我們曾深受其害,現在老大哥俄羅斯也處處受其轄制。這其中有這么一個國家,面積不大性格卻很頑強,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受到美國的封鎖與禁運。屢屢社會一度頻臨崩潰,因封鎖受到的損失已達11573億美元。如今近60年過去了,還在受到美國的封鎖,卻依舊屹立不倒,這個頑強的國家就是古巴。
這是一個與美國本土挨得很近的一個國家,也因此1989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獲勝。實力已經不俗的美國,就把勢力延伸到了這個倒霉的國家。當時美國在該國扶持了親美政權,以此在慢慢滲透中加強對古巴的控制。大家看到這一步是不是很熟悉,當年西方列強就是這么對中國的。后來,古巴發動革命,推翻親美政權贏得了獨立。也正面與美國對立起來,為了保存自己向蘇聯靠攏。這種種動作引起了美國的敵視,也就是在這時候1960年,美國正式對古巴進行封鎖制裁。
后來又經歷了失敗的古巴“豬灣事件”,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是越來嚴苛,1962年對古巴全面禁運。導彈危機之后,1963年更是封鎖相關外交、貿易、通信。這讓依賴外貿生活的古巴,幾乎頻臨絕境。卻也從未放棄過對抗,加強同中蘇兩國的交流,就是其中一項。60年代初期,古巴每年對中國出口40萬古巴糖來換取物資,相信部分人還有記憶。不過從60年代中期開始,中古友誼暫時停止了。同時,古巴對蘇聯的緊密聯系,一直沒有停止過。通過出口蔗糖,換取蘇聯的一些日用品和工業產品,還積極響應蘇聯的全球擴張戰略。后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加強封鎖,古巴面對外貿萎縮經濟頹靡,積極通過多種改革措施度過困境。時至今日,近60年的封鎖中,古巴通過不斷變通應對美國刁難,至今仍沒有被制裁所打倒。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