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說盤大盤基本到位,其實還是和上周周評說的一樣,就是低位震蕩,創業板收了兩個十字星,估計也差不多了,不過20均線向下,所以還有兩周,等轉向再說。我的重倉股,基蛋生物,今天下午拉升,突破了所有均線,磨磨蹭蹭也很久了,估計好多兄弟堅持不住了,但是繼續保持進攻態勢,所以耐心持有,因為漲與不漲,都是莊家的決定。002422 科倫藥業,今天有見高現象,按照天量后天價,后面還會有新高,就看你能抓住不,就像我前段說的萊茵生物。好了就說這些,關注我,你不吃虧。
1、沒有基金持股能買股票嗎?
想吃饅頭,不用先吃米飯
可以
支付寶可以買基金的,玩股票的話必須開個賬戶才能玩股票
2、基金持倉都是公開的,買基金不直接去買股票是不是很蠢的行為?
如果真像題主說的那么簡單,基金經理就不會是百萬年薪的高收入者了,絕大部分基金經理都要失業了。另外,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公司也會定期發布公告,其中會披露公司的持股結構和持股比例。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大家也能去看,可股神為什么只有巴菲特一人呢?和他吃一頓午餐都要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說幾點基金中題主忽視掉的問題吧。
1.基金的持倉并不是立馬就公布的,會有一定的延后,投資者并不能時刻把握基金的當下持倉。
2.基金購買的股票數目非常多,所謂的重倉股也只是比例稍微高一些而已。基金資金多,能夠購買幾十只股票。普通投資者資金有限,無法做那么大的分散投資。
3.基金確實會長期持有一些白馬股,但人家不是買了就不動的。炒股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倉位的把控以及買賣點的選擇。大家都知道一些股票是白馬股,公布的財報業績也不錯,但知道和操作**是兩回事。基金經理的重倉股可以不變,但倉位每天都在變,每天都在做著交易。假設某日持有某股票100萬股,但當天通過滾動操作已經完成了多筆交易,高價賣、低價買,將持倉成本降低了。收盤后基金還是持有某只股票的100萬股,但人家的成本比早上攤薄了很多。
散戶跟著基金買股,不會滾動操作,或者胡亂操作,以為自己在做T能夠攤薄成本,結果成本越來越高。
同時,基金持有幾十只股票可能每天都在做進出操作,你就算足夠的資金也沒有水平完成這樣的操作。
4.短期來看,有些人可能是可以選擇模仿基金的持倉獲得一些收益,尤其是在市場好的時候,投資收益甚至比基金還要高。不過,每拋掉的股票都是浮盈,市場一旦有所震蕩,散戶的倉位控制能力以及心態完全擋不住,收益率立馬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5.有一些短線實力很好、盤感高超的人能夠贏錢,但這樣的人非常少見,且他們可能已經就是基金經理或者擁有這方面的天賦。普通人想想就好了,千萬不要真的以為自己能夠戰勝機構。
以上答復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關注、點贊 海上招財喵 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基金持倉的公開屬于相對公開,買基金不是相當于買基金公開的持倉股票,而是買基金管理團隊的金融服務。
基金持倉公開的有限性
1.公開時間上的差位。基金持倉一般季度末公開時點持倉,同時各上市公司公開的信息中涉及其基金持股情況也是以季度末時點為準,而公開信息的發布都在各季末時點之后,特別是上市公司信息公開甚至在季后一個多月,這之間的時間差,給了基金調倉空間。
2.公開持倉上的差位。基金公開一般只公開其持倉市值得前十位,持倉市值十位之后的一般沒有公開,加之基金實操中還可對其前十位持倉股票在公布時點前人為干預,所以,基金的實際長期持倉情況可能并非公眾所見。(基金每天的時實估值與基金晚間公布的凈值一般有差距,間接證明了這種情況。)
基金管理團隊的優勢
1.知識優勢。基金管理團隊一般由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金融人員組成,他們的專業知識就是金融類,請專業人才做專業工作,本身就是非專業投資者購買基金的初衷。
2.專職優勢。基金管理者相當于全日制金融工作者,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對基金管理的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調、研、買、賣,普通基金投資者大多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可能有時間、精力來完成該項工作。(前幾年基金行業招聘了一批期貨操盤手,結果是那段時間的基金操盤風格極具攻擊性,普通投資者能做到嗎?)
3.信息優勢。與普通基金投資者比較,基金管理者可獲得更及時、更真實的各類財經信息,并能更合理地對其篩選、利用。
4.制度優勢。基金的運作有嚴格的制度,包括資金持倉比例、股票等標的物的持倉規定、止盈止損等等,用制度來規避人為錯誤,控制風險。
5.抱團優勢。這一條不需要多解釋,只需要明白抱團后信息更全、資金更大、力量更強,結果就是強者恒強。
綜上,購買基金是非財經專業人員理智地參與投資股票等理財的行為。
3、股票基金要不要每天看,多久看一次好,要不要加倉什么的?
這個因人而異,因選擇的基金而異,因時間而異。至于是否補倉還是減倉有根據自己選擇的策略有所不同。共6點進行分析
分析之前,先說下發乎財經的操作:開盤前(也就是9點半看一下)午飯時間看一下,收盤前(也就是14:30)看一下。總共時間不超過1小時。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晚上去深入研究,畢竟上班才是正事,不能因為理財影響了正常工作。
01 因人而異
有時候不是你自己想不想看,而是根本就管不住自己。尤其是剛開始投資理財的,總想時刻看著,這個也都是普通者的心理,大家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隨著自己投資理財經驗逐漸豐富會逐漸減少看盤的頻次。
02 因基金而異
有的基金凈值波動小,每次去看都是那個價格,肯定就不會再去看了,比如銀行ETF每天波動都很小,自然就慢慢的不關注了
但是有的基金,每天波動很大,動不動就波動10%,如華寶油氣,你不想時刻關注都難。
03 因時間而異
因為股票基金也是有周期的,可能最近油氣比較火爆,剛好持有,那就只能盯著了,畢竟每天涉及到10%的波動。過一段恒生指數基金火爆,又要盯著另一只。所以時間不同周期不同。是否需要實時關注也有很大不同。
除了以上三點決定是否需要每天看,是否補倉這個要根據自身策略來定:

04 網格交易策略法
網格交易策略,就是根據基金凈值設置不同的幅度進行買賣交易,例如之前法乎財經分享的500ETF和華寶油氣的網格幅度,5%-15-20%,分為小網、中網、大網。然后進行補倉。
05 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屬于長期持有,只要價格低于價值就買進,補倉與否,看自己是否有本金。有本就補
06 定投
這個是目前工作人士選擇最多的,每個月定投一部分,這個肯定是每個月都要補倉的。但是有一個缺點,無法把控什么時候是賣的時候。
只有實際操作才會知道看與不看的時機,以及建立自己的策略,進行擇時、擇價、擇股。
法乎財經:期待與你共同探討
散戶多久看一次凈值比較好?
昨天也聽一位同業吐槽,“散戶天天拿凈值逼我…”,看看,是時候探討多久看一次基金凈值的問題了!
先說結論
一兩個月看一次就好了
打個比方:大家買了基金后的心理就像養自家小孩,心情隨其表現起起落落。但在這里提醒大家,不能把基金視為三歲小孩,每日盯著而失去自我;應該適當放手,視其為寄宿在重點高校奮斗的小青年(基金經理就如同高校名師),雖會想念但不必天天見,相信他在名師的指導下也能健康地成長,這樣大家才能收獲“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驚喜。
部分平臺竟然還推出實時凈值估算的功能(根據季報十大持倉進行估算,該估值僅供參考并非真實基金凈值),幾乎實時更新,滿足散戶們實時玩心跳的需求。
這里要跟大家做這個交代,一個好的基金,短期漲跌是沒辦法預測的(隨市場波動),但是好基金擁有長期給大家帶來回報的能力。
大家知道開放式基金每日更新凈值(基本上晚上就會出當日凈值),但是封閉的基金(比如封閉期或者封閉運作的,包括私募)都是每周更新一次凈值。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假設2種情況,分別是每月更新凈值和每年更新凈值。接著,我們測算一下同一個基金,我們每天看,每周看,每月看,每年看,效果會如何呢?
在上圖,我們選了個主動權益基金,你發現,其實把頻率拉開,波動性就下來一點(值是累計漲跌幅,黃色是每天更新,灰色是每周更新,紅色是每月更新,藍色是每年更新),總體來說,黃色最刺激,信息最多,漲漲跌跌最清楚,但是小心臟也受不了,如果頻率降低一下,每周每月都會好受一點。
再進一步用收益大于零測算,很明顯,每天的是最低的(當然跟截取點有關系),每年看是最高的,背后有中國股市長期上漲的道理,就是頻率低一點看,市場還是有上漲的。
所以,大家要注意,與其花太多看凈值,不如花時間給“孩子找個好學校好老師”(選對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
如果非要看
那就每個月或者每年看看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